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作为县级电视台记者,长期采访在农村这片沃土上,感受到县级电视台最大的优势是农村,最多的受众是农民,最有潜力的行业是农业。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县级电视台"三农"报道如何跳出老框框,贴近农村实际、增强可视性,是县级电视台面对的新课题。笔者试就县级电视台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三农"报道,从三个方面加以浅谈。一、提高认识,找准"三农"政策切入点,展示农村新貌县级电视台作为基层媒体,新闻记者要吃透"三农"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宣传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上头”多,“下头”少:在地方党报的宣传工作中,存在报道地方党委加强“三农”工作的要求多,各种会议、文件精神和有关部门落实“三农”工作的各项措施的报道多,而反映农业、农民、农村关心的问题和呼声的报道少,城市读者看不到“三农”问题的真实情况,农民读者又感到地方党报“三农”问题的宣传离自己远。要让“三农”问题贴近农民,编辑记者必须有“农民思维”。也就是站在农民的角度,用农民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大局,"三农"报道也一直是电视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许多地方电视台为加强"三农"报道,相继开设了直接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农村栏目,宣传党的政策,传递致富信息,推广先进典型,在助推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慰蔚 《视听界》2004,(1):77-77
近几年,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注,对“三农”的报道也是目前经济报道中的重点之一。笔者是采访农口的记者,在这二三年的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水平已发生巨大的变化,新闻工作者对“三农”的报道,必须随着农业经济、政策、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尤其要注重理性思考。因为,在对农报道中普遍存在这样几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事关国运民瘼。从事“三农”报道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切感受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不是新闻报道的“偏门”,而是一座富矿,关键是看记者懂不懂得挖掘,如何挖掘? 忧患意识:当好农业记者的原动力 1993年11月,我在广州采访一个大型人才招聘会。目睹了众多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豪华的摊位和诱人的宣传广告,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偏远山区几个县教育局的简陋展台。他们开不出诱人的“价码”,展台显得冷冷清清。但与他们攀谈起来,我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农村、农民,俗称“三农”。其中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农村是我国政权的基础,农民是我国力量的基础。因此,“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政权的兴亡,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2004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农业问题的一号文件,2005年中共中央又一次下发了关于农业问题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县级广播电台既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又是作为一级信息传媒、文化载体和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从贴近实际、贴近农村、贴近农民入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为“三农”服务。那么,县级广播电台要如何做好“三农”宣传工作呢?我们认为必须面对农村这一现实,从农民增收这个角度去寻找宣传的落脚点,明确宣传的价值取向。具体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通州区位于京城以东,面积906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口60多万,其中农村人口占将近三分之二.近几年来,通州区档案局围绕区委、区政府"三农"工作大局,紧贴农村工作实际,以规范村级建档、完善农业科技档案、提高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水平为切入点,抓点带面、服务"三农",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记者在这次采访中了解到,有不少民企老板和村干部在生产、工作实践中切身体会到:加强档案管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距离"三农"最近的县级电视台,应该责无旁待地担负起宣传"三农"的急先锋和主力军角色,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反映情况,宣传经验,营造氛围,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参谋和助手.  相似文献   

9.
"三农"电视节目如何"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电视作为强势媒体,宣传"三农",服务"三农"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三贴近"是宣传思想战线的基本工作原则.电视媒体在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具体工作中应该始终坚持和充分体现"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三农"报道面临着新的课题,也是摆在新闻媒体面前的新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找准"三农"报道的支撑点,立足农村、服务农业、心系农民,切实为农业的改革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的进步和农民的致富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一、着力加强"三农"报道的导向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领导下的新闻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建立健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近年来,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掀起高潮,并稳步推进,媒体宣传的内容和方式也是各出新招,呈现了不少新农村建设崭新而动人的场景,有的媒体记者甚至驻村采访,获取第一手素材。  相似文献   

12.
要把自己当农民。记者要深入到农村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把自己当成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熟悉农村,关注农业,热爱农民。很多记者一年到头生活在城市,对现在的农村什么样子、农民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都不太清楚。有的记者对二十四节气一窍不通,一些基本的农业常识也没有。要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三农"报道,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江西省宜春地区是农业大区。全区80%的人口在农村,农业总产值居江西省各地市之首。围绕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始终是我们宜春日报的大事。近年来,我们的“三农”报道从总体上看做了两篇文章:其一,宣传用特色农业填补市...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拥有九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但从目前情况看,农村居民从广播电视中获取的有效信息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很大。所以,关注"三农",服务"三农",把农民迫切需要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文化精品传递给广大农民,切实为"三农"服好务,是广播电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延吉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县级市,和工业相比,农业比重不大,但是我们对农业方面的宣传并没有忽  相似文献   

15.
谷峰 《新闻世界》2020,(2):19-2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方电视台的农业栏目随之应运而生。要留住众多的农村电视观众,就要把栏目办成农民观众自己的栏目,使农民观众在栏目中找到想要了解的致富信息、国家农业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而办成农民观众自己的栏目,内容上要充满"农味",做到"让农民说,让专家说,让政策说;打造一支心系"三农"、懂"三农"的编辑记者队伍,同时要扩大节目内涵,创新报道方式,切实提高节目质量。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广播作为强势媒体,宣传"三农"、服务"三农"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播好广播对农节目一定要深入基层,走进农村,贴近农民,多反映农民心声,多帮农民反映、解决实际问题,多展示新时代农民形象,真正将对农节目办出"农味""农色"。一、对农广播节目的不足对农广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现有发  相似文献   

17.
作为地市级党报,在新闻采编系统一般都设有农村部,专门关注"三农",做好"三农"领域的报道。面对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农民生活等方面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和新亮点,"三农"报道如何才能搞得有声有色、有高度有深度、产生良好反响和重大影响力,已经成为农村部记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要做好"三农"报道,选好视角尤为关键。找到了最佳视角,我们的报道就成功了一大半。审视同一个客观存在,不同的记者  相似文献   

18.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也是目前经济报道的重大课题。笔者在多年的采访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面对“三农”中的“热点”问题,记者切不可跟风跑,必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也要讲导向。 摆在“三农”首位的农民增收问题,是媒体报道的热点。报上经常刊登各地在种养中涌现出的致富典型,这种活生生的个例,对农民有一定的借鉴意  相似文献   

19.
“农村、农业、农民”历来是以农村读者为主的市报的宣传重点。随着农业升温大气候的日益形成,研究“三农”报道,搞好“三农”报道,提高“三农”报道的质量显得愈加重要和迫切。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体会到,要搞好“三农”报道,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张荫泉 《新闻窗》2013,(6):15-15
中央连续多年下发关于农民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新闻媒体,我们要立足农村、心系农民、服务农业,找准新农村建设报道的支撑点,为"三农"发展提供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