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经成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为广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2003年的"非典"不同的是,当下的舆论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媒体因为新媒体的发展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近些年来还出现了不少唱衰电视媒体的声音。但在此次疫情报道的媒体大军之中,电视媒体却是大放光彩,权威、科学的声音不断通过电视媒体发出。本文通过分析央视、卫视、地面频道在此次疫情报道中的具体做法,研究电视媒体的传播效能,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疫情报道的媒体融合手段。  相似文献   

2.
在新冠疫情期间,媒体成为人们了解疫情进展的重要渠道。在"互联网+"时代,许多自媒体为了博取关注、赚取流量,散播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对群众造成了误导,也干扰了抗疫工作的正常进行。相比之下,主流媒体则充分展现了专业性、权威性、客观性的优势,并且尝试多种方式进行融合报道,满足了广大群众第一时间了解真实疫情信息的需求。本文探讨了主流媒体在疫情报道中作用的发挥、价值的体现,对今后主流媒体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大众对疫情信息高度关注,主流媒体在扮演社会"瞭望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面临着创新话语方式和传播形态的挑战。如何生产出形态创新、内容专业、传播高效的融媒体产品,成为战"疫"报道的关键。如何推进新闻生产主力军进入移动传播主阵地,也成为媒体融合的实战演练。本文选择合肥市属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观察、研究疫情宣传舆论引导的全媒传播表现及效果。疫情期间融媒体传播呈现出的特征,为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应对公共突发性事件提供了思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4.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新闻媒体的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考,如何在突发疫情报道中讲好"中国故事",也给全体新闻人带来了全新的思考。笔者就习近平总书记点赞湖北好故事,媒体在报道中讲好"中国故事"为例,浅谈如何在突发疫情报道中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5.
与中国国内的各大媒体高度关注此次疫情不同,美国各大媒体对此次疫情的报道以及版面和相关标题的设计安排都让人再次领略了美国媒体舆论引导的技巧,也让美国媒体再次充当了美国国家利益忠实"守门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一些与疫情相关的新名词、新概念,在媒体集中式报道下迅速诞生。"硬核管理"的概念也是此次某些疫情报道的产物之一,特指基层干部利用严苛甚至"非常手段"进行防疫管理的工作方式。本文梳理资料发现,在疫情发生初期,无论媒体报道还是公众反应,多对"硬核管理"表现出"支持""赞扬"的态度,其背后存在的人权、法律问题一度被忽略。  相似文献   

7.
《人民日报》在疫情期间借助抖音短视频平台多层次、高密度地发布疫情相关的短视频报道,压缩了疫情的谣言空间。坚持生产传播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的优质短视频内容,坚守主流媒体的立场和态度。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公正、公平、真实、客观、准确地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在战"疫"新闻宣传工作中,定民心、碎谣言、讲时效,吹响了主流媒体冲锋的号角。  相似文献   

8.
孙奇茹 《青年记者》2009,(14):59-60
相比2003年对SARS的报道,国内媒体今年对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要迅速、透明得多,这也是近年来政府信息公开与媒体发展的结果。然而疫情爆发、突发事件降临时,也往往是媒体新闻伦理和原则受到考验最多也是最严峻的时候。在对甲型流感疫情的报道中,媒体虽较以前有所进步,但仍有不少违反新闻伦理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20,(7)
以新冠肺炎早期(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20日)代表性专业媒体的报道为样本,研究发现:官方机构的疫情信息通报占据着消息来源的主导地位,一线医务工作者总体被忽略,通过记者采访核查获取一手消息来源占比少;消息来源的偏向性一定程度延误了对早期"人传人"核心事实的及时发现和传媒早期风险预警的迟滞;多种现实因素的"叠加"影响,共同导致了这一现象的产生;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萌发阶段,在落实媒体早期疫情事实的实际报道权基础上,建议专业媒体:一是采纳政府和专家权威消息来源的同时仍需加强记者采访,尤其应加强对核心信息的重点核查;二是借助社交媒体及其大数据,及时挖掘来自基层的核心事实,并加强记者专业的事实核查、深度追踪与实时报道;最终双向合力发挥专业媒体独特的早期风险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疫情报道中,突出的媒介技术变化就是短视频的广泛应用。本文从央媒、自媒体、用户原创三个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优秀的短视频作品,探讨媒体如何应用短视频提升传播力,实现"硬新闻的软表达"。  相似文献   

11.
略论“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道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助非典、禽流感等疫情的报道经验,我国媒体在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道中因其更为成熟的表现广受褒扬;但综观前一时期的媒体报道,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因此,本文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媒体报道和产生的传播效果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前一时间段内的媒体报道进行反思,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此后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媒体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庚子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许多行业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震动。反观地市主流媒体,又何尝不是一次很大的"震动"呢?疫情面前,地市党报加班加点发新闻,出报纸,但报纸送不出去,到不了读者手上;记者深入一线采访,但报道手段单一,无法第一时间发出报道,抢不到新闻"落点",新闻成了"旧闻"。实践表明,地市主流媒体"堵点"突出、网上传播力弱,是当前地市主流媒体必须寻求破解之道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报道即是使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对网络上肆意横飞的谣言,如何保证报道真实、客观、科学、有效地打好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宣传战役?主流权威媒体必将成为促进防控信息无缝渗透、巩固公众统一认识的主力军。本文通过大量主流媒体发布的权威解读及宣传报道的数据,使走在"抗疫防疫"宣传第一线的全国主流媒体成为媒体报道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李磊 《新闻前哨》2021,(2):19-20
2020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黄石日报融媒体中心全员上阵、全程参与,以全媒形态报道黄石干群一心、众志成城、奋力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动人画面,为心系黄石战"疫"的市民和外地爱心人士提供权威报道,回应民众关切。黄石日报融媒体中心全员取消休假,投入到战"疫"报道中,文图音视频各形态内容产品生产量实现历史性突破,端微号各平台均阅读量实现历史性超越,媒体品牌综合影响力在黄石地区同类媒体中稳居第一,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媒体排名有了长足的进位。此役,是黄石日报融媒体中心全平台协同作战的一次大战役、大练兵,为后战"疫"时代积累丰富的全媒体报道经验,也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提供可行性实战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5.
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爆发作为一场社会危机,具有危害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因此,对危机的报道也直接反应出媒体的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判断能力、创新策划能力、整体协调能力以及综合实力。从一个多月来各大媒体对这场流感疫情的报道,我们发现媒体在危机的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的报道角度和报道重点,从而形成了多元的新闻框架。  相似文献   

16.
2021年岁末,新冠病毒变异株"德尔塔"突袭绍兴.恐慌情绪悄然滋长、舆情发展瞬息万变,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工作如何跑赢时间、跑赢疫情? 绍兴日报全体采编人员迅速进入疫情防控报道"战时"状态,跟踪疫情发展、策划报道选题、制定报道方案,运用"三个坚持"策略,突出主题引导,营造强势舆论氛围,牢牢占领舆论高地,为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了...  相似文献   

17.
距离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卫健委首次在官网向社会公布新冠肺炎疫情已一月有余。经过梳理,笔者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经历了自媒体披露为主的信息呈现阶段和疫情信息公开后多元角逐的媒体表现阶段。第一阶段为12月31日至1月20日,由于疫情信息未及时向外界公开,这一阶段武汉当地媒体缺位失声,基本没有媒体报道的呈现;1月20日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国家领导人对疫情作出重要指示,钟南山院士晚间在央视《新闻1+1》发声,武汉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从这天起,疫情进入全面爆发和抗疫阶段,媒体疫情报道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相似文献   

18.
祝静 《新闻世界》2020,(5):18-21
发生在岁末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其汹汹袭来之势,不仅考验着中华民族,同时也考验着我国的新闻媒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我国新闻媒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凸显人文关怀;坚持以群众视角,创新融媒体时代典型报道,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改进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的新闻报道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我国集中战疫这段时间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显身手,以媒体融合为目标推出了有责任、有站位、有温度的一大批新闻产品。要做好"疫情后"报道,必须在把握社会心理上下功夫,围绕人民群众的切实需要,实现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2021年,在重大历史节点下召开的全国"两会"备受关注与热议.与此同时,向深度融合迈进的主流媒体在转型创新中渐趋务实,而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现实也倒逼媒体创新,这些都形成了2021年全国"两会"时政创新报道实践的鲜明特色.为此,本文重点观察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四家中央级主流媒体,以其在微信、微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