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2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最大的核心网和惟一的全国性学术网,是目前所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采用纯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  相似文献   

2.
为响应"网络强国"和"创新驱动"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更好地发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及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定于2018年9月至12月举办"第四届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大赛以"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创新"为主题,旨在激励会员高校学生积极开展下一代互联网软硬件技术及应用、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二、大赛组织1.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承办单位: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2012年,IPv6升级潮来临,全球共迎下一代互联网新时代。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2)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最大的核心网和唯一的全国性学术网,是我国第一个IPv6国家主干网,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采用纯IPv6技术的下一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一项专门针对在校大学师生的下一代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基金在第二十一届CERNET学会年会上宣布设立,计划每年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以鼓励我国高校师生创新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应用。11月25日,CERNET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来纪念自己的20年。2014年时值互联网进入中国二十周年,也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设二十周年。  相似文献   

5.
美国1996年启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计划NGI,中国最早从1998年开始全力跟踪。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研究下一代互联网的历程,几乎就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历程的写照。  相似文献   

6.
其一,下一代互联网。2004年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8部委联合宣布,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正式开通,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穴互联网协议第六版雪互联网。其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04年2月20日,教育部决定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其三,无线大学。2004年9月27日,英特尔联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穴CERNET雪推出“中国无线大学计划”,以促进中国100所一流大学对于移动计算和无线技术的采…  相似文献   

7.
在25日举行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设20周年大会上,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8部委联合宣布,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核心网(CERNET2)正式开通,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专家委员会主任吴建平教授说:“如果说在第一代互联网上,我们还是以学习和跟踪为主,那么在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上,我们已经赶上了世界的步伐,取得先机,也赢得了世界的重视与尊重。”  相似文献   

8.
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2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最大的核心网和惟一的全国性学术网。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在CNGI核心网CERNET2的建设内容中。核心节点的建设是连接主干网和用户网最为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IPv4地址已分配完毕,全球各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下一代互联网过渡计划与时间表.我国积极应对互联网发展的新形式,由国务院主持召开专门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的路线图.2008年,由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联合组织实施了"2008年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产业化专项".作为专项中规模最大而且是第一个启动的项目,"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由教育部领导,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组织协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0所学校承担建设.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2月25日,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2)主干网正式开通,在此之前10天,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度行)》。这两件事情的同时到来,无疑对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将意义非凡,标志着又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