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感谢与道歉     
《双语学习》2010,(7):15-15
【导语】简单的感谢和道谢用语在我们的交流中必不可少。美国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感谢语和道歉语呢?  相似文献   

2.
已有的道歉语研究主要放在口语交际上,而对文字交际中出现的道歉言语行为鲜有涉及。文章对107封汉语书信启辞中出现的该言语行为进行了语用功能及语言形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汉语书信启辞里的道歉语是一种寒暄式的言语行为.使用的主要目的在于修复、保持和加强写信人和收信人之间的人际关系;(2)道歉语句式结构和专门化道歉词的选择较为固定、并且有限,呈“程式化”语言使用的特征;(3)道歉语的使用受到交流双方的角色权势和人际距离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中日两国敬语的使用从分类、表达形式和使用范围方面比较,各有特点.差异主要是日语敬语不仅有固定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语法体系,而且根据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上下关系、语言表达形式均有复杂的变化.汉语敬语没有特定的语法要求和体系,主要以表示敬意的接头词接续名词和动词“请”接续谓语的表达形式较多,如感谢语、道歉语和寒暄语这样优雅礼貌的语言表达形式被广泛地使用.  相似文献   

4.
问卷调查表明汉语普通话道歉语使用六种道歉策略并选择较程式化的实现模式。建立一个完整的框架来解释汉语道歉语及影响道歉策略选择的因素 ,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汉语及其社会文化的习得 ,有助于跨文化交际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谢"从表达道歉、谢罪的意义转移到表达感谢的意义,是受汉语中使用道歉的方式表达感谢的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化心理的影响."致谢""感谢""谢谢"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感谢类动词"谢""谢谢""感谢""致谢"的语法化过程表明,言语行为动词在意义、使用上的发展与文化心理、构词格式、言语行为本身、外来文化的影响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根据语言交际理论,对现代汉语中道歉语的主观性程度和交互主观化进行了考察,分析了道歉语语义的变化发展轨迹,将道歉语言分为真性道歉、假性道歉和礼貌性道歉。道歉者所使用道歉语的主观性程度应与其冒犯的程度相匹配,由此道歉者和被道歉者双方才能产生良性的交互认知。从主观性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道歉语进行分析,有助于丰富现代汉语中道歉言语行为的研究,使汉语母语者更好地理解道歉言语行为,同时也为留学生习得并正确应用汉语中的道歉语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道歉是言语交际中的一种言语行为.当交际者冒犯了对方的面子时,需要向对方道歉.运用正确的道歉策略可以挽救对方的面子,维护双方和谐的人际关系,达到交际目的.作者对道歉的基本概念、道歉的功能、影响道歉策略选择的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对道歉语的研究,作者得出了英汉语中指导交际的八种道歉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在感谢语的使用问题上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由于语言及文化的各自特点,中日感谢语逐渐各成体系.文章基于语料以汉日感谢语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形式、功能、情境的角度来探讨汉语感谢语特点,进而明确对日本留学生汉语感谢语教学的重难点,并以语言的对比为基础,提出全面按照汉语感谢语使用特点对日本留学生汉语感谢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汉语道歉语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对男女大学生道歉策略的选择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向别人道歉;女性更易于选择“直接表达道歉”的道歉策略,使用正式、得体的道歉语: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多种道歉策略,通常使用一个基本道歉策略和多个其他道歉策略;而男性则更倾向于使用简单的道歉策略,通常使用一个道歉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跨文化交际中,道歉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中西方使用道歉语在表达及含义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对道歉策略选择的差异、使用频率的差异等。不同文化对道歉言语行为的使用存在着一定影响,往往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不可避免的障碍,甚至产生误会或纠纷。本文针对道歉语使用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深层的文化剖析,并揭示这种差异根源于社会规范与文化价值观的不同等原因。尊重和提高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并尽可能多地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外语,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1.
礼貌用语是言语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在语言的礼貌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本文运用语用翻译理论,分析了汉语招呼语、称谓语、寒暄语、恭维语、道歉语、感谢语、告别语、敬语与谦语、以及委婉语的特点和英译方法。礼貌用语的翻译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终要实现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交际中的道歉行为与道歉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歉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言语。章用社会语用学的方法阐述了道歉的定义、实施它的适合条件以及五种人们实施道歉行为所采用的策略,进而从中美跨化的角度分析了社会语用因素,如相对权势、社会距离和行为冒犯程度等,对中关在道歉策略选择上的影响以及造成这种影响的社会化因素。最后总结出,社会语用因素和道歉的实施方式是紧密相联的,而社会语用能力则是语言学习所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3.
道歉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言语。章用社会语用学的方法阐述了道款的定义,实施它的适合条件以及五种人们实施道歉行为所采用的策略,进而从俄罗斯和中国跨化的角度分析了社会语用因素,如相对权势、社会距离和行为冒犯程度等,对俄罗斯和中国在道歉策略选择上的影响以及造成这种影响的社会化因素。最后总结出社会语用因素和道歉的实施方式是紧密相联的,而社会语用能力则是语言学习所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刘凯文 《海外英语》2014,(16):171-172,214
道歉是维持社会交际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影响,道歉策略的选择也有所不同。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比了中国二语习得者与英语为母语者在评析道歉策略时的异同。结果发现,不同的背景因素,如严重程度,道歉困难程度及道歉者的真诚程度,以及听话者的文化差异对道歉策略的评价都有影响。同时,在该研究还发现二语习得者的二语能力高低也会影响道歉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和语言学相结合的方法,以《红楼梦》中的感谢语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地位、权力、事情的难易程度等社会因素以及封建迷信影响下的文化因素、男女性别因素三个角度,分析《红楼梦》中的感谢语使用的影响因素,以求进一步窥探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红楼梦》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6.
道歉语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语言之一,更是商务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礼貌用语。然而由于不同语种的民族在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各语种道歉语用的规律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鉴于此,本文立足于道歉语的语用功能,探讨了道歉语用策略在英汉商务文书往来中的异同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70名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感谢语语用水平进行了实证调查。通过对比中外学生感谢语的使用情况,总结了留学生汉语"感谢"言语行为的特点和语用规律,分析了其感谢语策略的选择与汉语母语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提出了对留学生感谢语使用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雅洁  陶阳 《考试周刊》2013,(61):16-17
"对不起"和"不好意思"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道歉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好意思"的语义在不断增多,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文章调查"对不起"和"不好意思"的使用情况,研究两者在不同年龄层的使用频次,以及影响其使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言语行为,道歉语在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中美男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中国人比美国人更多使用明确道歉策略;女性的道歉行为比男性要多;在表达形式上,女性比男性也更多地使用道歉的两种表达式加一个强势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汉英两种语言感谢语的使用以及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感谢语的习得情况,并从致谢情景、致谢策略使用以及具体感谢语言几个方面比较了汉英感谢语的异同和语用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