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毛庆  柳汀 《今日科苑》2014,(3):32-33
<正>距今1.45亿年至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是地球发展史上的最热和最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当时南北极的年平均气温超过14℃。白垩纪的古大气二氧化碳是如何变化的?恐龙灭绝是否跟当时的大气二氧化碳变化相关?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  相似文献   

2.
在地球中生代的1.4亿年之中,恐龙遍布在平原、丛林和沼泽地上,成为地球的主宰,威名显赫地统治着整个地球。然而,大约在距今6500万年前,当时正值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第三纪两个地质时期的交换之际,具有250种恐龙却突然从历史大舞台上消失了。它们踪迹杳然,全部灭绝了。人类的出现仅仅在50000年以前,而恐龙的灭绝已是人类出现以前很久远很  相似文献   

3.
谁使恐龙灭绝 恐龙兴起于2.3亿年前,曾横行地球1.6亿年之久,然而却在6500万年前倏然消失了。  相似文献   

4.
1.6亿年前,宇宙深处一声枪响,一颗子弹向地球飞来,在6500万年前击中地球,令恐龙当场毙命。究竟——[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古生物学观点认为,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介于10千米到14千米之间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在今天称之为犹卡坦(Yucatan)半岛的地方,造成了恐龙的消失。当前多数科学家认为,这次撞击造成的直径约为145千米的希克苏鲁伯(Chicxulub)陨石坑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KT-extinction)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6.
正大约在2.5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生物大灭绝,它的毁灭性远远超过了6500万年前那次杀死了恐龙的生物灭绝。6500万年前的那次灾难毁灭了地球上50%的物种,而2.5亿年前的那一次,陆地上至少70%的物种、海洋中96%的物种都消失了。由于那次灭绝发生在古生代终结时的二叠纪和中生代开始时的三叠纪之间,古生物学家称之为"二叠纪-三叠纪生物大灭绝"。在二叠纪,地球上几乎所有陆地都聚在一  相似文献   

7.
恐龙曾是地球历史上“称王称霸”的动物,生 活在两亿年前的中生代,于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 遗留下的骨骼化石,成为研究的重要资料。恐龙属 于爬行动物,对于后来地球动物的形成有重要影 响,因此研究恐龙的意义十分重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其中恐龙是否为冷血动物?恐龙的颜色是什 么?以及恐龙的奔跑速度都是令科学家十分困惑的 难题,他们根据一些化石以及科学想象,正在攻克 这些难题。 恐龙是冷血动物吗? 恐龙…  相似文献   

8.
《金秋科苑》2010,(11):11-11
美国研究人员说,大约2亿年前火山持续爆发导致恐龙竞争对手镶嵌踝类初龙灭绝,为恐龙称霸地球铺平道路。 根据这一说法,大约2亿年前,古大陆北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逐渐分裂,形成大西洋。板块分裂过程中,火山爆发持续大约60万年,岩浆覆盖面积约900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9.
中生代白垩纪(距今约1.35亿年前~6500万年前) 先蛇颈龙后沧龙、阿根廷龙、翼龙 在白垩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称霸海洋的还是蛇颈龙。但到了白垩纪末期,蛇颈龙渐渐走上灭绝之路,而体积庞大、更为凶猛的沧龙成为了海洋中强大的掠食者。  相似文献   

10.
它长着像蜗牛一样一圈圈盘旋的壳,它生活在几亿年前的海洋深处,它出现在今天的珠穆朗玛峰顶。在地质学家的眼里,它的价值甚至远远超过了恐龙,它是什么?海中的古生物菊石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软体动物,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初期(距今约4亿年),直至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500万年)绝迹。菊石是由鹦鹉螺演化而来的,属于头足类动物,头足类动物是软体动物的一个纲,这种海洋动物的共同特点是有由一个管子(体管)连在一起的多室外壳。菊石的壳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三角形、锥形和旋转形,其中旋转形的壳占绝大多数。菊石的壳多为平旋的,外壳由原壳、闭锥和住…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联合其他8国科学家合作进行的“黑龙江流域白垩纪生物群与K/T界线研究”已进入“厘米级”研究阶段,这是中国在关于此类领域研究首次取得的重大进展,它标志着在中国境内寻找到完整展现6500万年前后生物灭绝与复苏事件的地层记录已“近在咫尺”。  相似文献   

12.
大约6500万年前,一个巨大的天体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和地球猛烈相撞后,极大改变了地球的气候环境,造成当时横行天下的恐龙因无法生存而突然灭绝。从此,哺乳动物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那恐龙是怎样成为地球霸主的呢?最新科学研究发现,大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外来天体撞击  相似文献   

13.
趣说恐龙     
今天我们所知有关恐龙的一切,都是从恐龙化石的分析中得来的。可是,科学家们用尽当今的先进科技,对于真实的恐龙世界,我们还不敢说知其1/10。第一只恐龙是在三叠纪后期,也就是大约2.1亿年前出现的。当时地球各陆块仍连接在一起,称作盘古大陆。恐龙出现后,在地球上称霸,直到6400万年前的白垩纪后期才灭绝。虽然我们对恐龙这一曾经统治地球  相似文献   

14.
尽管导致白垩纪末生物灭绝事件的原因很多,但多数学者倾向于在白垩纪晚期即距今7000万年前后,由于地球的生态环境恶化,许多不适于环境变化的生物,开始了其灭绝的进程。到了距今6500万年时,确有一颗陨星撞击地球,这致命一击最终使那些早已“苟延残喘”、  相似文献   

15.
科学界最近传出新的说法,6500万年前使一代“霸主”恐龙遭受灭顶之灾的罪魁祸首极有可能是太阳系里的两大行星——木星、土星。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创新》2008,(3):1+57-58
恐龙(Dinosaur),字面意义上是"可怕的蜥蜴"。恐龙出现于3亿年前,繁荣于6500万年前。恐龙体形相差很大,大的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跟一  相似文献   

17.
中生代的生物圈并非由恐龙完全主宰不论是在普通大众的印象里,还是在古生物学家的心目中,恐龙都是距今亿万年前中生代当之无愧的地球霸主。但是,近日一支由12名古生物学家组成的探险队,在秘鲁北部的亚马孙河盆地却发现了身长可达13米,体重达9吨的超级巨鳄的化石。人们在挖掘出的各种恐龙骨骼化石上,包括异常凶狠、无敌于天下的霸王龙身上,都发现巨鳄留下的致命的伤痕。大约在1.1亿年前的白垩纪,巨鳄是当之无愧的“食肉动物之王”。秘鲁亚马孙流域发现13米长巨鳄化石2005年夏天,一只由12名古生物学家组成的探险队在秘鲁北部的亚马孙河盆地进…  相似文献   

18.
按照古生物学家过去的认识,恐龙其实是没有见过草的。恐龙在中生代繁盛,到白垩纪末期全部绝灭,而草是在新生代才出现并繁盛起来。恐龙的主要食物是中生代巨大的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叶子。最近,科学家在研究印度恐龙的粪便化石时,从中分离出许多微小的硅化结构,他们发现这竟然是草本植物细胞的残迹,难道恐龙吃到了自己绝灭后才出现的植物?这当然不可能,科学家只好修正原来的理论,提出了对草本植物的起源的新见解。他们认为草本植物在8000万年前的白垩纪就已经出现,并迅速扩展,遍布于古大陆上,这就把草本植物的出现时间推前了1500万年。那时…  相似文献   

19.
大约一直列7 000万年前,恐龙还是统治地球的霸王。然而在此后不到500万年之间,它们全部灭绝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形,至今仍是一个谜。恐龙的灭绝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学说。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一直以为恐龙在6500万前的那场天地大冲撞中灰飞烟灭了,但近年来科学家的工作证明,这些在中生代曾经称霸世界的史前巨兽并未完全灭绝!它们中一部分的后裔一直生存至今,就在我们头上飞呢——恐龙已经进化成了今天我们身边极为常见的一种生物!科学家指出:“有证据显示恐龙从未灭绝,它们中间有一个种族仍然活着,我们称之为鸟!”赫胥黎留下来的百年科学悬案对恐龙后裔的关注要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末期,著名的生物学家赫胥黎在一次圣诞晚宴上,偶然发现自己餐盘中的火鸡与一种兽脚类恐龙有着十分相似的骨骼结构,他由此受到启发,提出了一个惊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