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渗透作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教材“问题探讨”处安排了“渗透作用与水分的流动”演示实验,此实验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渗透作用的理解和后面内容的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原装置进行了改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钱天杰 《教学月刊》2007,(10):61-62
近年来,无论是生物单科考试还是理科综合考试,实验题一直是生物高考必考的内容。从高考实验题型的变化来看,借助实验方法创设新情境,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正成为命题趋势。尤其是根据教材中相关实验内容进行拓展创新,综合考查考生对教材实验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笔者仅就教材中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进行拓展,以帮助考生理解和拓展教材中的相关实验。  相似文献   

3.
“渗透作用与水分流动”演示实验,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其目的是通过教师对该实验的演示、讲解以及学生观察,学生能自己分析出渗透现象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出渗透作用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教材中介绍:在一个长颈漏斗的漏斗口外密封上玻璃纸,向漏斗口注入蔗糖溶液,  相似文献   

4.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是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渗透吸水”既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又是本节教材的难点。如果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张嘴,要让学生理解掌握是很困难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通过改进渗透作用原理演示实验,增加学生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方法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高考中常对一些教材中的典型实验进行重组、补充、延伸、放大设计,使化学实验题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渗透和突出研究性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为此在高三复习课中,如何落实实验教学,使学生全方位活动起来,让他们全身心参与探究,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是我们化学教师需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就新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课堂演示实验为例作一拓展性探究。  相似文献   

6.
在对高中《生物》教材“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进行课堂设计时,教材上只有观察渗透作用传统演示实验,为了让学生对“水分的渗透作用”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有感性认识,拟引导学生再设计两个探究实验。第一个实验是这样设计的:取两块体积大小一样的萝卜块,分别放在装有等量的清水和30%蔗糖溶液的两个烧杯中;第二个实验是教材上的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第一个探究实验的设计是自行增加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印象。这节课学生一定很感兴趣。因为要做实验,这节课安排在实验室上。学生看到那么多的实验器材非常兴奋。  相似文献   

7.
1问题的提出 化学教学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但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化学实验重视了多少?是否考虑过实验除了直观性之外还起到了什么作用?除了应用教材所提供的化学演示实验外,想过多少拓展性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吗?在应用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外,想过将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吗?在应用教材中的化学实验设计及实验装置,提出过疑义吗?想到过将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进行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8.
邓民 《生物学教学》2008,33(12):53-54
1“渗透作用现象”演示实验的改进 1.1实验分析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第4章第1节中设置了本演示实验,旨在揭示渗透作用原理和发生条件,帮助学生理解渗透作用的概念,为教材后面“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活动建立良好“铺垫”。本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器具等不便于每个学生都能尝试,所使用的玻璃纸半透膜不是真实的生物膜。有资料介绍用猪肠衣等来设置本实验,但都不够简便。  相似文献   

9.
“渗透现象”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中所设立的演示实验,对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至关重要,也为学习后面其他的探究性活动奠定了基础.因此,深入理解渗透作用的概念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实验教材(华东师大版)渗透双语教学的理念,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材中的地位,对初中数学教师的英语阅读理解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内容新颖,渗透现代科技知识和数学史料,对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大有  相似文献   

11.
基本实验方法包括:实验原理的设计方法、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高考历来重视对实验方法的考查,考试大纲中有“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的要求,但设计的前提是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在中学物理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中,渗透着许多重要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实验方法,在复习中,只有领悟了这些实验方法的精髓,才能灵活地迁移应用到新情境中去解决相关的实验问题。高考对实验方法的考查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教材中的学生分组或演示实验为背景,考查对这些实验方法的理解迁移能力;二是以全新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灵活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来设计新的实验方案的能力。随着高考对能力要求的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教材中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耗时较长,水分子和溶质分子的运动及半透膜两侧含量难以观察,不容易分析渗透作用发生的实质。建构宏观模型可直观展示渗透的实质,分析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方向和影响渗透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尽管课本上也安排了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但是由于受注人式教学方法的局限,多数教师还是通过以讲授为主线进行教学活动的,实验也是按照课本计划好的实验程序进行的。这样的处理尽管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没有形成教与学的互动过程。笔者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问题-情境-讨论-解决问题”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二《生物》课本提到植物吸收水分的形式有两种 :未成熟植物细胞通过吸胀作用吸收水分 ,成熟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渗透作用和吸胀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怎样验证这两个原理 ?用什么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做实验效果最好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组织学生讨论 ,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性实验 ,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具体做法如下。初步探究阶段 (自由发挥阶段 ) :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教材 ,查阅资料 ,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筛选实验材料 ,自由结合实验小组 ,然后开放实验室 ,提供仪器、药品供学生选择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去进行…  相似文献   

15.
将与"渗透作用"模型构建有关联的实验有机组合成主题式实验,通过对主题式实验中4个不同层次实验的实施实现对"渗透作用"模型的构建。在模型构建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渗透作用演示实验"是普通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材中,细胞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这一重要过程,设计了渗透作用与水分的流动演示实验。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对该实验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探索和改进,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将本节知识内容与验证性实验进行重新设计,通过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提出探究课题:成熟的植物细胞是否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和吸水。再引导学生探寻实验原理、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最终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有关结论。这样将教学活动组织成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学习过程,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一道渗透作用例题出发,讨论了渗透作用的原理,以及渗透达到平衡后改变实验条件,最终漏斗内的液面与烧杯中的液面差如何变化的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教材提供的渗透装置,通过实验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这螳实验主要以验证为目的,可称为验证性实验。如果我们将这些实验进行整合设计,教师不预先告诉学生实验现象和结论.而是针对某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假设推断.没计实验.分步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原因.得出初步结论,最后在师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科学严谨的结论,这样的实验可称为探究性实验。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学习和掌握了相应的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归纳、表述的能力.阂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实验”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高中化学实验是化学的立科之本,也是学生学习化学、探究化学的重要方式。作为一名年青教师在实验教学时既要紧扣新课程标准,又要创新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发挥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为此,在教学中利用教材中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