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AGD超稠油采出水具有"水温高、成分复杂、原油物性差、乳化严重、悬浮物含量高、水质水量波动大"的特点,常规采出水处理工艺无法满足SAGD超稠油采出水处理的需要。针对SAGD超稠油采出水的特点,采用调节+除油+两级气浮装置串联工艺对SAGD超稠油采出水进行预处理,满足SAGD超稠油采出水处理要求,同时提高采出水处理效率,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工程投资,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采用厌氧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该项目设计规模为120m3/d,进水COD平均为500mg/L。连续运行表明,出水的COD平均为50 mg/L,最高为78mg/L,其余指标均达到相关标准。运行过程产生污泥量很少,减少了污泥处理系统的造价,表明该处理工艺对小型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针对性,达到了环保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稠油资源的开发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尤其是超稠油油藏的开发更是其中的热点和难点。目前SAGD是常用的超稠油开发技术,但是在长时间使用之后,油井的产量会快速下降。本文主要对氮气辅助SAGD开发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首先对SAGD开发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分析了SAGD开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最后重点阐述了氮气辅助SAGD开发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且采取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且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风城油田超稠油油藏原油物性变化范围大、原油黏度高,采用SAGD开发方式其采出液温度高、含砂量大、且采出液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蒸汽,依靠现有常规稠油地面集输工艺难以实现SAGD高温采出液正常地面集输。通过对SAGD高温采出液物性分析并根据在风城油田重32井区和重37井区开展的超稠油SAGD高温采出液地面密闭集输工艺试验研究,提出适应风城油田SAGD大规模开发地面集输工艺技术,即密闭集输,集中换热,控制集输压力避免闪蒸的集输工艺。  相似文献   

5.
李颖 《内江科技》2012,(2):95+98
本文针对陈庄稠油污水的特点,进行了陈庄污水生化处理可行性评价,提出了以气浮、生化处理、化学加药、超滤、反渗透为主要技术的水淡化处理工艺流程.中试结果表明,试验流程达到了油田污水的处理指标,污水含油小于lmg/L,矿化度366mg/L.也满足了湿蒸汽锅炉用水水质要求。节能技术经济分析表明,污水处理后回用热采锅炉用水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三江堰湿地公园的p H值为7.14,COD值为27.25mg/L,总氮含量为12.45mg/L,总磷含量为21.607mg/L,其水质标准已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5类水,其超标的数据主要是总氮和总磷,来源主要是其源头的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故建议在三江堰湿地公园的源头建设水处理设施,同时做好源头水质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普光气田经济有效的注水开发,开展了悬浮物粒径与含量、细菌、含油量等对岩心的伤害性研究,确定了低于50×10~(-3)μm~2的低渗区块的主要水质指标控制范围分别为:悬浮物的粒径在2.0μm以下,悬浮物含量在2.0 mg/L以内;细菌含量低于100个/mL,回注污水时含油量控制在6 mg/L以内。  相似文献   

8.
紫外光解和生物氧化同步耦合降解污水中苯酚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污水中苯酚的降解方法,以分析模拟苯酚废水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紫外光解、生物氧化和紫外光解/生物氧化同步耦合三种方法下进行间歇降解,结果表明:在紫外光解和紫外光解/生物氧化同步耦合方法处理苯酚时,苯酚的初始浓度越高,苯酚的降解率越低,但苯酚的降解速率越高。高浓度的苯酚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苯酚初始浓度为200mg/L时,生物降解的速率为50.9mg/(L·h),而苯酚初始浓度为300mg/L,400mg/L和500mg/L时,苯酚的降解速率只有39.1mg/(L·h),37.9mg/(L·h)和32.  相似文献   

9.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O_4~(2-)/Bi_2O_3-TiO_2光催化剂,样品结构经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IR)、热重分析仪(TGA)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作为目标污染物,在可见光照射下测试了该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光催化剂主要由锐钛矿TiO2和四方体的Bi2O3组成,SO_4~(2-)主要以螯合双配位方式结合在Bi_2O_3-TiO_2表面,并在500℃焙烧的光催化剂具有更高的脱色效率,在罗丹明-B初始浓度为8mg/L和催化剂用量为600mg/L时,脱色效率可达97.89%,该光催化剂可以应用于有色废水的净化处理中。  相似文献   

10.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发的水质监测技术和标准,于5月份对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园生活污水进行了水质监测。监测结果如下:透明度35.2cm,溶解氧DO为1.07mg/L,化学需氧量CODcr为208.89mg/L,氨氮含量为23.66mg/L,总磷为16.44mg/L。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对甜高粱M-81E品种离休再生体系进行优化,以种子发芽后的芽基部为外植体,对种子灭菌、愈伤组织诱导和芽根分化的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种子用75%的乙醇灭菌2min,然后用0.1%的升汞灭菌15min 的灭菌效果较好;MS+4.0mg/L 2,4-D+0.1mg/L KT+1.38g/L脯氨酸+500mg/L水解酪蛋白+30g/L蔗糖+1%琼脂的培养基适合愈伤组织的诱导;MS+0.5mg/L 6-BA+1.0mg/L I-AA+500mg/L水解酪蛋白+30g/L 蔗糖+1%琼脂的培养基适合芽分化;1/2MS+3mg/L IBA+500mg/L水解酪蛋白+15g/L蔗糖+1%琼脂的培养基适合生根。  相似文献   

12.
陈国栋 《今日科苑》2010,(8):369-369
稠油污水油水比重差小,粘度高,分离困难,给水质净化稳定技术和水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本文主要阐述从管理角度入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加强延程水质的科学控制,强化了污水站库的基础管理。  相似文献   

13.
水培条件下绿萝对水体中铅、铬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水培试验的方法,研究绿萝对不同浓度铅、铬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绿萝对Pb污染浓度小于1 mg/L的水体有明显的净化效果,Pb的去除率在41%以上,当Pb污染浓度大于5 mg/L的时,绿萝对Pb的去除率趋向于零;绿萝对Cr污染浓度小于1 mg/L的水体有明显的净化效果,Cr的去除率在17%以上,当Cr浓度大于5 mg/L时,绿萝对Cr的去除趋向于0。研究表明,绿萝在净化低浓度Pb,Cr污染的水体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并且对Pb的去除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对乌金河受污染河段上游进行截污,采用接触氧化-人工快滤联合进行处理,实际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来水水质COD≤372mg/L,BOD≤153 mg/L,NH3-N≤15 mg/L,TP≤3.56 mg/L,SS≤94 mg/L情况下,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系统运行稳定,可以对城市河流段污水进行治理,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5.
我们设计了新型高效油、气、水分离设备应用于扶余油田改造工程,积极优化主要功能元件,选择了高效蛇型板除雾器、蜂窝聚结填料组块及新型油气分离元件,油水界面灵活调节,采用了高低液面报警自控技术。经该设备处理后的原油含水低于5%,直接外输,污水含油低于200mg/L直接掺输回流程,取消一台除油器,分离后的气体干燥后直接作为加热炉的燃料。  相似文献   

16.
大庆石化公司腈纶污水处理场最终排水的氨氮含量达到60mg/L以上,超过国家排放标准(二级≤50mg/L,一级≤15mg/L)。介绍了硝化-反硝化处理氨氮工艺,主要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好氧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腈纶污水场可采用新型生物脱氮法工艺即将原有的接触氧化池改成曝气生物滤池,加强好氧效果,进一步处理腈纶污水,并与原工艺组成A/O/O生物脱氮系统,实现良好的硝化——反硝化过程,使出水氨氮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消除对环境水体的富营养化威胁。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枣庄汇泉污水处理厂百乐克(BIOLAK)工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在活性污泥培养阶段,通过接种枣庄市污水处理厂的种泥,经过30d左右培养,反应池中污泥浓度达到2000mg/L.通过调整DO、污泥回流此、F/M等参数,使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标排放.最后.针对该工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废水处理厂设计规模36m3/d,BOD5=550mg/L,CODcr=1000mg/L,PH=7~9.5,SS=300 mg/l,色度300倍。经处理后,应达到下列出水水质:BOD≤15mg/L,COD≤100mg/L,色度≤40倍,SS≤70mg/L,PH=7.5~8.5。本设计采用ABR加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处理构筑物主要有沉淀器、ABR反应器、中间沉淀池、往复廊道式好氧反应器、竖流式沉淀池和鼓风机等。其主要构筑ABR反应器采用六个格室,中沉沉采用竖流式,好养反应器往复廊道式,分为4个格室,处理效果明显。预处理的沉淀器有效的降低了污水的各项指标,为ABR和好养处理系统的进水,提供了最佳进水指标,同时还有效的降低了污水的色度,可以满足出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硼酸和钙离子对红叶李花粉萌发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1种不同的培养基,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硼酸和钙离子对红叶李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硼酸和钙对花粉的萌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起抑制作用,红叶李花粉萌发的最适硼酸和钙离子浓度分别为100mg/L和500mg/L,在最适培养基上(10%蔗糖 100mg/L硼酸 500mg/L钙离子),红叶李花粉的萌发率为72.56%。  相似文献   

20.
通过驯化接种淡水污泥的反应器(进水中海水比例由O%逐渐提高到100%),反应器可以处理海水比例高达100%的高盐污水,进水COD浓度为500mg/L,出水COD浓度小于90mg/L,去除率大于85.38%;通过驯化接种蛇口海泥的反应器(进水中海水比例由100%逐渐降到20%),反应器可以处理进水中海水比例为20%的低盐度废水,进水COD浓度为500mg/L时,出水CID浓度小于50mg/L,去除率大于89.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