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武昌都府堤毛泽东同志旧居陈列馆里,陈列着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它是一本32开铅印的小册子,书名《湖南农民革命》,1927年由我党所开办的长江书店出版。这本小册子,原来就是毛泽东同志的名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小册子里有瞿秋白同志写的序言。瞿秋白同志在《序言》中,热情赞扬了湖南农民的革命斗争,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考察工作。他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家都要代表三万万九千万农民说话做事,到战线去奋斗,毛泽东不过开始罢了。中国革命者个个都应当读一读毛泽东这本书,和读彭湃的海丰农民运动一样。”  相似文献   

2.
1920年至1922年,翟秋自作为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的特派记者,前往苏俄进行考察采访活动.已有不少同志对瞿秋白旅俄期间写就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两书进行了研究,但对于这段时期他发表在北京《晨报》上的大量旅俄通讯至今还没有人在报刊上公开作过专门介绍。这些通讯是瞿秋白反映苏俄见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瞿秋白的《晨报》通讯作一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远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列宁就热望在俄国建立真正人民的、不受资本权力支配的报刊.他把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一四年的《真理报》比作迎接春天的第一只燕子.时过三年,真正的春天来到了,一再被沙皇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封闭而不得不多次更改名称的《真理报》,于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九日又恢复用老名称出版了,真正的人民报刊诞生了.这是俄国无产阶级赢得政权后首批掌握的一张报纸.这时的报纸应当怎样办?其任务与  相似文献   

4.
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正在陆续出版《中国报告文学丛书》。这套丛书所选作品,是从“五四”运动到“四五”运动这半个多世纪的报告文学名篇,其中包括周恩来的《旅欧通信——勤工俭学生在法最后的运命》,瞿秋白的《饿乡纪行——新俄国游记》、《赤都心史》,茅盾的《暴风雨》,陆定一的《五卅节的上海》,郭沫若的《北伐途次》,方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同志是我国最早的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我党一位较早办报,领导报刊工作的新闻活动家。一九二○年底至一九二四年六月,周恩来同志为寻求革命真理到欧洲勤工俭学。在旅欧期间,他积极宣传马列主义,领导勤工俭学工作,并从事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的总支部和旅欧中国共产党总支部的创建工作。与此同时,周恩来同志还不辞辛苦地从事新闻通讯的写作,据统计,周恩来同志旅欧期间写了五六十篇《旅欧通讯》,约有二十多万字。在天津《益世报》、《新民意报》副刊《觉邮》等有影响的报纸  相似文献   

6.
《中国图书评论》编辑部并转朱正同志: 今年是瞿秋白诞辰90周年,在党中央的关怀下,《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计划出八卷,现已出版三卷,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重视和反响。贵刊1988年第2期刊载了朱正的文章,对《瞿秋白文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前,6月18日这一天,瞿秋白从容走向刑场,高唱《国际歌》,高呼“共产主义万岁”,在福建长汀英勇就义。他是被当地国民党军阀按照蒋介石的指令,“劝降不成,就地枪决”的。当时,他年仅三十六岁。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党的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从新闻工作的角度来看,他又是一名杰出的无产阶级的新闻战士。早在1919年,他就和郑振铎等人创办了《新社会》旬刊。1920年冬,他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派员的身份,前往苏维埃俄国采访。他是我国第一批派往苏俄采访的记者之一。在苏俄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3年初回国后,他参加编辑  相似文献   

8.
《枣下论丛》中《鲁迅思想发展的道路》一文。引用了瞿秋白评论鲁迅思想发展的话。这次重印,著者胡绳同志在引文下加注说:“见瞿秋白1933年所作《鲁迅杂感集序言》。瞿秋白在中国革命中犯过严重的路线错误,而且晚节不终。他对于鲁迅的思想所作的估计和分析则基本上是正确的,鲁迅  相似文献   

9.
赵永华 《新闻前哨》2011,(11):72-73
《新生活报》(НоваяЖиэиъ)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派在国内公开出版的第一家合法日报,创刊于1905年11月9日(公历)。1905年,俄国爆发全国性的民主革命,迫使沙皇做出有限的让步,于俄历10月17日(公历10月30日)公布了《十月十七日宣言》,宣布公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各政党合法化。在这种背景下,俄国各个政党,  相似文献   

10.
双关     
一九七六年的十月,北京的天空分外明朗。乌云散了,阳光洒遍长安街。高士其又坐上了手推车,在欢乐的海洋中驰过了天安门。这是人民的胜利,也是《杀菌战术》的胜利。(柏生《韧性的战斗——访著名科学家高士其》。) 早在林彪肆虐的时候,细菌学家高士其就写了《杀菌的战术》,然而没有出版的机会。林彪自我爆炸后,“四人帮”继续迫害高士其同志,一但高士其不屈服,他在周总理的关怀支持下,怀着对“四人帮”一伙毒菌的深仇大恨,继续写作这部著作。上边例句  相似文献   

11.
《新中华报》社的前身是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在江西瑞金创刊的《红色中华》报。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社和红色中华通讯社为一套组织机构,两块牌子,周以栗为《红色中华》主笔。不久,周以栗离任养病,由王关澜负责,编辑有李伯钊等。之后,梁柏台、杨尚昆、李一氓、瞿秋白等曾任《红色中华》主编。从一九三三年二月四日出版的《红色中华》四十九期起,改周刊为三日刊。而从第一百四十九期起,改为双日刊。直到一九三四年十月。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8,(5)
<正>《新生活报》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派在俄国国内公开出版的第一份合法报纸。1905年初,俄国爆发了第一次民主革命,沙俄政府于当年10月30日(俄历10月17日)颁布了《十月十七日宣言》,宣布公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政党合法化。在此背景下,俄国各政党的报刊纷纷从地下或国外出版变为在国内公开、合法地出版,以增强其政治影响。虽然《宣言》规定了出版自由,但按照规定,  相似文献   

13.
编著《中国通史纲要》的一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通史纲要》是一本只有二十七万字的通俗读物,上起远古,下迄“五四”运动前夕。以这样少的文字写这么长的历史,只能提纲举要,故名《纲要》。这本小书,自一九七七年十月至一九八○年十月,整整写了三年,也是我始料所不及的。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同志一再嘱我谈谈编著《纲要》一书的经验,我实在感到有些为难,因为我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经验”  相似文献   

14.
李普同志是新闻界的老前辈,当年任《新华日报》和新华总社特派记者,跟随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强渡黄河,激动人心地报道人民解放军揭开大反攻的序幕,胜利信息传遍中外。刘伯承元帅是“军事的奇才”,这是朱德总司令对他的评价。陈毅同志也曾以“论兵新孙吴”的诗句称颂刘帅。李普作为随军记者曾在刘邓部队生活将近两年,经常在刘邓身边亲聆教诲。这几年,他访问刘帅的故乡  相似文献   

15.
这本书是我国著名俄罗斯文学研究家蒋路同志的遗著,分上下两篇。上篇的二十七篇文章曾在1997年以《俄国文史漫笔》书名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下篇诸文则是后来写的,就内容和性质而论,可以说是前者的姊妹篇。蒋路同志于82岁时因病去世。除了求学的少年时代,他的漫长一生几乎完全贡献给了俄罗斯文学。4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6.
十月革命胜利不久,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成功地摧毁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机构,胜利地粉碎了反革命势力企图推翻苏维埃政权的最初几次尝试。但这还远远不够,要前进,还必须从破坏旧制度转到建设新制度。列宁当时写道,布尔什维克党已经说服了俄国,已经夺取了俄国,从富人手中夺过来交给了人民,现在应当学会管理俄国、建设俄国。列宁认为,创办一张专业性的经济报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我国新闻战线的优秀战士高而公(梁星)同志,广播电视部党组决定,明年四月高而公同志诞辰六十五周年之际,举行纪念活动并出版《高而公文集》。目前已着手纪念活动的筹备工作,由北京广播学院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组成的《高而公文集》编辑小组正在紧张地进行文稿征集工作。高而公同志,一九二○年出生在辽宁省凤城县。早在中学时代就投身革命。一九四○年到一九四四年,在四川东北大学读书时,曾组织“读书会”,领导进步学生运动,成为那里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18.
《十月》,永远是金色的。这不仅仅由于十月是个丰收的季节,经过春播夏锄之后,人们在这时收割着成熟的希望;也不光是因为这个月份,在本世纪的编年史上曾屡次闪耀着烛照人间的光辉。主要的,是因为我国文坛在经过多年的荒芜萧条后,人们在《十月》里看到了金色的创作希望,在《十月》里获得了累累的文学硕果。《十月》不愧是金色的。《十月》从一九七八年八月创刊至今仅仅八年时间,只发表  相似文献   

19.
在1925年“五卅”运动中,为了加强群众斗争的宣传和指导,中国共产党于6月4日在上海创办了《热血日报》,这是我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由瞿秋白同志主编,日出四开一张:设有《社论》、《本埠要闻》、《国内要闻》、《紧要消息》、《国际要闻》、《舆论之制裁》等栏和副刊《呼声》,具有比较完备的报纸形态。瞿秋白同志为该报写了不少文章,特别是社论大多出自他的手笔。因为他是被敌人注意的人物,所以他写的文章不署真实姓名,而是别名、笔名或不署名。《热血日报》无论是编排形式或文稿内容。都紧密配合了“五卅”运动发展的形势,系统地宣传党领导的“五卅”彻底反帝爱国斗争的方针,同时迅速地把各阶层的动向、人民大众的呼声和各地声援斗争的情况,传达给群众。为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斗争方向。它发表了大量新闻,报道工商学界群众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6,(7):75-76
<正>《共产党》月刊于1920年11月7日在上海创刊,这一天也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3周年纪念日。该刊由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办,主编李达。这是中国共产党筹建时期的理论机关刊物。它主要介绍俄国共产党的经验和马克思主义学说,阐明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张,刊载第三国际的重要文件,报道共产主义运动在各国的发展,同时批判了修正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它对促进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统一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党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