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颜之推的终身教育思想以家庭教育为基础,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首先他认为实施终身教育是必要的,他把婴幼儿期、青少年期、成年以后直到老年都列入家庭教育的范畴;并以“孝仁礼悌”为核心,教以子孙“修身”、“为学”、“处世”、“养生”之道,从而拓展了其终身教育思想的价值内涵,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三重价值。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家庭教育思想是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家庭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种体现.通过疏导邓小平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提炼出了邓小平家庭教育思想坚持以"爱"为基石、以"严"为原则、以"己"为模范、以"民主"为导向的主要特点,分析了邓小平家庭教育思想在加强子女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家庭育人环境以及促进子女成长成才方面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有才板话>中的老杨同志的思想价值在于他密切联系群众,代表群众利益,是一个符合"三个代表"精神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北宋学者欧阳修的<易>学著述进行考察评说,指出欧阳修<易>学思想以"义理"为归依,落实于"人事"的特点;以及他大胆疑古,开启辨正经典之学风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延寿以儒家思想作为修史思想,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南史>、<北史>之始终,实现了他"成一家之言"的写史初衷.李延寿的儒家思想源于他的家学传统,其家学传统则受到其郡望陇右以及河西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保留儒学传统的据点的地域文化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今人对张载<正蒙>多视之为一种论天道的宇宙论.船山则不然.他的<正蒙注>明显地注重其人道论的意义,他在<正蒙注·太和篇>、<乾称篇>及<正蒙注>序等注、论中对<正蒙>大义作了明确的说明.这种说明是船山对自己思想的说明,其思想主题可归结为"原始终以立中道","贞生死以明善恶","存神尽性以全归本体",旨在"希张横渠之正学",寻找儒学正统以排佛老而正人心.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教育思想家,他在教育的诸多方面都有论述。孔子对于终身教育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然而孔子的终身教育思想却淹没在保罗·朗格朗等人提出的当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光环之下。本文比较分析了孔子的终身教育思想和当今终身教育思想的异同点,希望有助于人们更好的发掘我国传统的优秀教育思想,并且充分借鉴外国教育思想的精华,努力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8.
刘伟 《成人教育》2004,(11):3-5
通过对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揭示家庭教育中隐存的社会缺陷;通过对"家长"这一特殊社会角色 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分析,探讨以家长终身教育为立足点的现代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有效途径,实现 "家长"角色的滚动式定位,不断丰富其内涵,以适应时代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颁布并实施了《终身学习振兴法》,期间经历了较为艰难曲折的立法过程.值得肯定的是,终身教育立法本身体现了一定的时代进步性,推进了整个亚洲地区终身教育立法的进程与实践发展.但由于日本政府对于终身教育的理解与诠释经历了 一个理念转变的过程,即教育理念说、学习主体说、学习权利说以及社会参与说,这样的思想脉络一方面为促成日本终身教育的立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同时其中也蕴藏着各种价值冲突.由此,导致日本《终身学习振兴法》颁布后其立法的价值取向一直被日本终身学界所诟病.立法过程中,"市场化"和"民营化"的经济取向、"行政化"与"分权化"的政治取向、"理念性"与"民办性"的.理论取向以及"协调性"和"主体性"的社会取向等,价值取向的不一致使得日本终身教育政策执行困难.对日本终身教育立法的思想脉络以及价值取向的分析考察可以为我国终身教育立法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和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10.
试论谭嗣同《仁学》中体现的无政府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谭嗣同的思想,前人论述颇多,然从未有议及其具有无政府主义思想者.然其代表作<仁学>里又的确含有无政府主义思想.<仁学>中体现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否定一切权威的思想;以暗杀方式来打破权威的思想;不要政府,无限自由的思想;没有权威,人人自立,人人自主的"均势社会"的理想.谭嗣同的这些思想,表明他不仅具有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思想,而且具有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无政府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