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是我国抗战时期一支功勋卓著的部队。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失利,日军从地面和空中同时向我西南重镇保山发动袭击。危急时刻,第十一集团军受命奔赴前线组织抵抗,并在此后全力承担怒江防线的守卫和滇西大反攻的主要作战任务,前后历时两年零八个月之久,为夺取这场著名反帝爱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军队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于1942—1945年两次进入缅甸抗击日本侵略军。中国军队入缅抗日,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早日结束太平洋战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仅就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抗日,作一评述。 日军侵缅,仰光失陷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抢夺法、英、美、荷等国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掠夺这一地区的丰富资源,在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同时还向马来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大举进攻。1942年初,日本军队的两个师在泰缅边境集结,准备进犯缅甸。英国英缅军司令赫顿匆忙命令史密斯中将率领没有丛林作战经验的印度第17师和一个未经训练的缅甸师防守泰缅边境。1月20日,日军第15军第33、35两个师团从泰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段历史的回顾,亦是作者对故乡往事的追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得手后,旋于1942年2月占领了缅甸,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遭受重创,日军侵入我国怒江以西的滇西地区。面对日军的入侵,滇西军民奋起反击,进行了游击自卫战,继而以重兵、名将进行大规模的反攻战,并取得了全面胜利。从而加速了日本侵略军的灭亡,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4.
同古(亦译东瓜)是缅甸古都之一。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迅速占领了泰国、菲律宾、马来亚、香港等地,并积极准备侵占缅甸。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由于在欧战中的失利,远东军事力量薄弱,驻缅英军只有英缅第一师、英印第十七师和英国第七装甲旅,共约3万多人,而且主要是由缅甸人和印度人组成的雇佣军,战斗力比较弱,分别集中在毛淡棉、仰光和曼德勒三处。 1942年1月上旬,日军第十五军(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派第33、55师团从泰南越过泰缅边境,向驻缅英军发动进攻。在日军大举进攻面前,英军接连丧师失地。从1月19  相似文献   

5.
1942年6月,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缅甸沦陷。远征军一部撤退回国;一部退入印度、改称驻印军。中国唯一的一条国际运输线——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1943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反攻缅甸,至1945年1月,给缅北日军以毁灭性打击,并打通中缅印公路。反攻缅甸中的一次最重要、最惨烈的战役——密支那战役,就发生在这个时期。密支那战役是盟军与日军在世界最复杂的地形、最恶劣气候之一的缅北进行的一次战  相似文献   

6.
五十多年前,在我国西南边地保山、德宏及怒江、临沧一带,爆发了一场以保卫滇缅国际交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为目的的伟大爱国战争,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滇西抗战。这场战争,以日本军队入侵滇西为开端,前后延续两年零八个月时间。战争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42年3月至5月为日军进攻阶段。这期间,中国政府为保卫滇缅国际交通线,应缅英当局请求,派十万远征军出国抗日,但因日军来势凶猛,加之缅英方面未能给予有效配合,援缅行动以失败告终,缅甸全境和滇西  相似文献   

7.
王晓燕 《红蜻蜓》2024,(12):2-5
<正>临危受命,远征缅甸1941年12月,中英两国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1942年3月,戴安澜奉命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戴安澜从军部接到的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同古,粉碎日军的正面进攻。  相似文献   

8.
宋词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7):136-137
二战期间,中国远征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从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入缅援英,到1945年初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反攻缅甸取得胜利,三年中,中国先后出动了几十万大军入缅抗战。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保卫战、印缅滇西反攻战中重创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1942年5月初,日军占领了龙陵、腾冲,重庆军委会准备放弃怒江,退守澜沧江,下令放弃西(昌)祥(云)公路以西地区。关键时刻,时任云贵监察史的李根源竭力阻止,提出"拒敌于怒江之西"的战略主张,利用怒江有利的地形、地势粉碎了日军东进昆明的企图,赢得了滇西大反攻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1942年 7月 ,日军占领了英属缅甸 ,同时以迅猛之势控制了安达曼—尼科巴群岛 ,蜂拥来到缅印边境 ,大有席卷印度洋之势。英属印度毫无防御准备 ,举国上下一片混乱 ,刺激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导下开展反英独立运动。日军看到了这一点 ,决心乘胜进攻印度 ,迫使英国作出抉择 ,要么为保全印度而与日本妥协 ,退出战争 ,要么在印度展开决斗。而且不管什么结果 ,都能起到阻断盟军对中国的援助通道、迫使蒋介石投降的作用。印度蛋糕太大了 ,从什么地方下刀呢 ?驻在新加坡的日本南方军总司令部经过精心策划 ,打算从“连敌人影子都很少”的缅印边境入手 ,…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不仅在自己国土上牵制和消耗了日军大部分主力,而且还在1942年春组成远征军开赴缅甸,转战中、缅、印三国与英美盟军协同对日作战,历时四年。中国远征军在这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作战。由于各种特殊复杂因素的作用,中国远征军未能完成预期的保卫缅甸的使命。但中国军队在缅甸的英勇作战,提高了中国军队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对亚太战场以至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均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中国远征军英勇作战,重新打通了中国西南的国际运输线,保证了滇缅公路的畅通无阻,对中国大陆战场的总反攻,创造了条件。同时,也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必胜信心。  相似文献   

12.
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会战是中国抗战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之一。此战役歼敌2万余人,大大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台儿庄是徐州门户,扼运河咽喉,在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日军为攻占徐州,首先进攻台儿庄。国民政府鉴于徐州战场的安危直接关系到全国抗日大局,决心全力防守。1937年10月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战役。1938年3月下旬,日军以近八万的兵力,分兵两路向台儿庄进发。一路为板垣第五师团,一路为矾谷第十师团。此次进攻日军来势汹汹,大有一举围歼中国军队之势。李宗仁令孙连仲第二集团军派3个师,沿运河布防,扼守台儿庄正面阵地。令汤…  相似文献   

13.
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会战是中国抗战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之一。此战役歼敌2万余人,大大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台儿庄是徐州门户,扼运河咽喉,在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日军为攻占徐州,首先进攻台儿庄。国民政府鉴于徐州战场的安危直接关系到全国抗日大局,决心全力防守。1937年10月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战役。1938年3月下旬,日军以近八万的兵力,分兵两路向台儿庄进发。一路为板垣第五师团,一路为矾谷第十师团。此次进攻日军来势汹汹,大有一举围歼中国军队之势。李宗仁令孙连仲第二集团军派3个师,沿运河布防,扼守台儿庄正面阵地。令汤…  相似文献   

14.
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会战是中国抗战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之一。此战役歼敌2万余人,大大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台儿庄是徐州门户,扼运河咽喉,在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日军为攻占徐州,首先进攻台儿庄。国民政府鉴于徐州战场的安危直接关系到全国抗日大局,决心全力防守。1937年10月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战役。1938年3月下旬,日军以近八万的兵力,分兵两路向台儿庄进发。一路为板垣第五师团,一路为矾谷第十师团。此次进攻日军来势汹汹,大有一举围歼中国军队之势。李宗仁令孙连仲第二集团军派3个师,沿运河布防,扼守台儿庄正面阵地。令汤…  相似文献   

15.
陈辉 《老年教育》2006,(2):16-17
在鲁中地区被击毙的日军少将——第五十三旅团旅团长吉川资 吉川资,日本山口县人,1912年5月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4期步兵科。到中国后,担任过日军第三十三师团兵器部长。1945年1月,吉川资任军直辖第五十九师团步兵第五十三旅团旅团长,师团司令部进驻山东泰安。4月6日,吉川资率步兵第五十三旅团进驻济南市区,并纳入第四十三军战斗序列。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29日所爆发的天津抗战,是芦沟桥事变后中国军队对日军大规模主动出击第一战,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芦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军事侵华的开始。日本军部计划:“在军事行动开始时,速以武力膺惩中国第二十九军”,以便首先达到侵占平津、控制华北的战略目的。为达此目的,7日16日,关东军第一混成旅团开抵密云,19日,日本驻朝鲜军第二十师团开进天津; 29日,关东军第十一混成旅团到达高丽营,对华作战的“临时航空兵团”也迅即编成,并开到锦州、山海关待命出击。天津,是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所在地,这里驻有日军步兵、炮兵、战车、骑兵、工兵,驻屯军空  相似文献   

17.
刘伟民 《新读写》2013,(4):55-55
1942年4月,英缅军第一师官兵、眷属及新闻记者等7500多人被日军围困于缅甸仁安羌,粮尽弹绝,中国远征军113团团长刘放吾奉命飞兵相救,在军力、装备均处劣势的情况下,出奇制胜,击溃日寇,解救盟军。史称“仁安羌大捷”。  相似文献   

18.
日军占领太原后,对在正太路出没的八路军极为恼火。日军驻太原的第20师团长川岸文三从1937年12月22日起,调集日军2000余人,以马蹄形阵势,对陈赓722团发起六路围攻。此时,陈赓正率722团在正太路芦家庄至阳泉段  相似文献   

19.
胡昌方 《下一代》2010,(7):29-31
抗日烈士陵园里有座“日本阵亡将兵之墓” 1942年12月10日,新四军与日本侵略军在江苏泗洪县的朱家岗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这场战斗歼灭日军平林师团280余人,新四军4师9旅26团有73名官兵为国捐躯。为纪念抗日英烈,淮北军民竖碑立亭、修筑公墓,于1943年10月10日建起了“朱家岗烈士陵园”。  相似文献   

20.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戴安澜(1904-1942),安徽无为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抗日战争中,曾先后参加过古北口、漳河、台儿庄、昆仑关等战役。1942年2月,日本侵略军为了切断盟国援华抗战物资的重要运输线——滇缅公路,向缅甸大举进攻。应盟国请求,国民党政府派遣了远征军共三个军约十万人赴缅参战。戴安澜时任远征军主力第五军第二○○师师长。5月26日,戴在缅甸茅邦地区光荣牺牲。同年秋,国民党政府在广西全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