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侵犯著作权行为如何认定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员卞昌久怎样认定剽窃、抄袭他人作品之侵权行为剽窃,即抄袭之意,是指抄袭他人作品的全部或部分作为自己的作品发表的行为。剽窃、抄袭他人作品是审判实践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它实际上是在智力成果领域内对...  相似文献   

2.
金帛 《晋图学刊》2001,(4):77-78
剽窃、抄袭他人的作品是一种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非法行为.本文简述了制止这种侵权行为的意义,这种侵权行为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认定剽窃、抄袭行为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编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发生侵犯作者著作权的行为,一般有以下几种:不征得作者同意,对作品进行实质性修改;未参加创作,在他人作品上署名;利用工作之便,剽窃、抄袭他人的作品;侵犯兄弟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不及时处理自投稿;丢失、损坏作者的书稿原件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生,究其原因,不外两类:一类是编辑人员的著作权意识不强,对著作权法的规定了解不深;另一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员卞昌久在《科技出版》1994年第一期发表的《侵犯著作权行为如何认定》一文中说,剽窃是指抄袭他人的作品发表;将集体创作的或者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完成的作品发表,以不正当手段在他人作品上署名.在这里,重要的是将他人作品当作自己的作品使用和发表;至于他人作品是经改动还是未经改动,是全部还是部分,是已经发表还是尚未发表,是公开还是内部发表,对认定侵权行为的性质都没影响.歪曲、篡改是指未经作者同意,而将他人  相似文献   

5.
侵权行为种种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各种各样: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已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5.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表...  相似文献   

6.
编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发生侵犯作者著作权的行为,一般有以下六种:一、未征得作者同意,不能对作品内容作实质性的修改。凡更改书名、增删插图、更改或增删标题、增删前言或后记,均属于对作品内容进行实质性修改。对作品进行修改属于作者的精神权利。凡对作品内容和观点的修改,应征得作者同意,最好是有作者的书面同意,并存档备查。二、未参加创作,不应在他人作品上署名。三、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剽窃、抄袭他人作品。”剽窃、抄袭他人作品,是一种侵权行为。四、不能侵犯兄弟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五、重视自投稿的处理。编辑人员收…  相似文献   

7.
抄袭、剽窃的判断与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以采用时间判断法、比较判断法、调查判断法、程度判断法和技术判断法等方法来衡量利用他人作品行为的合理与否,以此甄别是否存在抄袭、剽窃之事实。抄袭、剽窃构成对他人著作权的侵犯,无论是抄袭、剽窃之作为者,还是出版了抄袭、剽窃之类科学赝品的出版者,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8.
版权是国家通过法律赋予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一种专有的民事权利。一般来讲,只有事先得到版权所有者的授权,对受版权保护作品的使用才是合法的。如果事先没有得到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者的授权,擅自行使版权保护作品的任何专有权,均构成侵权(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使用除外)。比较典型的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将他人创作的作品当成自己的作品发表,不论是原样发表,还是删改后发表。这就是抄袭行为,或者叫做剽窃行为。这种行为大致又可分  相似文献   

9.
谈合理引用的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合理引用的判定凌福珍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引用是属于合理使用范围的合法行为,而剽窃、抄袭则是严重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违法行为。然而,两者如何区分是实践中至关重要却颇具操作难度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内容———新作品是否独立于原作品...  相似文献   

10.
自1989年新闻记者的抄袭行为首次被批评后,新闻抄袭的现象就一直被业界所关注。目前,虽多有业界人士谴责新闻抄袭行为,但鲜有研究者从学理的角度阐释新闻抄袭为何不可取。本研究从伦理和法律两个视角审视出发,认为新闻抄袭行为违反了职业道德规范且涉嫌侵犯他人著作权,是不可取的行为。杜绝新闻抄袭行为,新闻工作者应当提高自身的实务能力,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并增强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1.
“抄袭”和“剽窃”是编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棘手而头痛的问题。抄袭是指公开的、比较完整地照抄窃取别人著作的行为;而剽窃,则指对别人著作中的研究成果、重要观点、思想或意念等方面的窃取,其特点是变换表述形式和词句,改头换面,比较隐晦。从版权角度讲,抄袭是窃取他人著作以为己作的一种侵犯他人版权(著作权)的违法行为。关于抄袭,除了“抄袭他人著作”外,还存在“自我抄袭”的问题。著作物应该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从这个角度看,抄袭问题,  相似文献   

12.
出版活动为社会提供文化产品,为民众酿制精神食粮。出版活动的健康发展不仅取决于政治、经济文化因素,著作权的调节亦发挥着重要作用。著作权是因作者创作了作品,由法律赋予创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的一系列民事权利。作者欲实现这些权利,就必须自己或授权他人使用自己的作品。使用作品的方式多种多样,而  相似文献   

13.
什么叫侵犯版权?在目前我国还没有版权法的情况下,哪些行为可视为侵犯版权的行为呢? 为了保护作者的正当权益,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制定了版权法,授予作家对自己创作的作品种种“专有权利”(作者享有哪些专有权利,请见(《出版工作》1983年第四期《著作权、版权和出版权是一回事吗?》一文)。不经作者授权或法律允许,擅自发表和利用他人的作品,或者说擅自行使作者的“专有权利”,就叫做侵犯版权。  相似文献   

14.
剽窃分为侵犯著作权的剽窃与非侵犯著作权的剽窃。前者主要是将他人作品表达形式窃为己有,后者主要包括思想剽窃、超出适当引用限度的剽窃和自我剽窃。剽窃侵犯了他人权益,破坏了学术规则和学术生态,应从培育学术诚信观念、健全治理剽窃的相关制度,确立审查剽窃行为的合理机制,完善反剽窃技术等多维度视角治理剽窃。  相似文献   

15.
出版的实质是复制发行作品,是使用作品的一种方式,也是传播作品的主要途径。要做好出版工作,其基本前提就是要充分尊重作者依法对作品享有的各种权利。为此,笔者从出版者的角度,谈谈出版工作中的几个著作权问题。一.出版他人作品,必须依法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有权自己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这是著作权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出版权(复制发行权的统称)是作者因创作作品而享有的诸项权利之一。因此,图书、报刊出版者要使用作品的出版权,就必须取得作者授权,否则就会侵犯作者的合法权益,并承担相应的法  相似文献   

16.
我们写稿、投稿,还会遇到一个版权问题。 所谓版权也称著作权。版权是基于创作智力作品而产生的一种民事权利。它主要指作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其创作的作品所享有的某种权利。这一权利不是在作品发表后产生的,即使作品没有发表,甚至刚刚写了一半,法律也不准他人抄袭。 版权的内容,包括精神权利(亦称人身权)和经济权利(亦称财产权)。精神权利主要指发表作品、在作品上署名、要求确认作者身份、保护作品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闻界发生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就文字和图片两类作品而言,最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抄袭剽窃,二不按规定转载。  相似文献   

18.
一、著作权的法律特征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法律赋予作者因创作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所依据的前提是:一个人的任何财产都不如脑力劳动的产品那样为他自己所特有。著作权是从法律上肯定作者对其作品所拥有的所有权。著作权人有权得到保护,使其作品不为他人所擅自使用,并有权分享社会因使用其作品所得的任何收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进步,各个领域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逐渐倾向于委托他人按照自己的意图和要求进行创作.但是随着委托创作的增多,委托作品的相关侵权问题也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关于委托人和受托人共同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问题,逐步地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对委托作品、委托人和受托人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及责任承担形式的陈述,来研究该类侵权问题,并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抄袭、剽窃(统称剽窃)意即"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客观表现为:在自己作品中使用了他人享有署名权的作品或作品片段但未予恰当说明,并将由此产生的新作品以自己作品的名义向第三人作了展示。本文介绍了其认定方法和步骤,提供给与之相关者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