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永州八记》是作者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一组山水游记文。这组山水游记文是根据作者发现景物的先后连续写成的,分看各自成篇,合看乃是一幅连环的山水图画。本篇所记的主体是“小石潭”,而其题目在“小石潭”的前面又加上“至小丘西”几个字,是与《钴鉧潭西小丘记》相衔接的。下面对这篇作品略作分析。“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这里实在把小石潭的  相似文献   

2.
唐代散文大师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精品,充满诗情画意,脍炙人口,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这篇游记全文不足二百字,以写景为主,却景中有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幽邃。作者饱藏浓墨着力描绘小石潭的石之奇、水之清、鱼之  相似文献   

3.
《考试》2007,(12)
【教学目标】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刻画出凄清的境界,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抑郁忧伤之情,一直吸引着元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沉思。本课教学准备通过诵读和展示画面引导学生感知美,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让学生感受小石潭的美景,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4.
师: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师: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以下几个,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 (屏显.生读.) 1.朗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熟读成诵.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品味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5.
一、课文悟读“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是现代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诗中喻潭为梦,自有作者的追寻。读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简称《小石潭记》),同样让我们认识到:一潭如梦。《小石潭记》作于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即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柳宗元满腔的政治热情及高远的政治抱负横遭恶势力的打击,可知其抑郁愤懑。而他借游遣闷时所见的小石潭,虽位处荒郊,但能得自然造化,毫无拘束地尽展风貌;其水,潺潺流淌而…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重点体会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了解作者表达的主观感受。二、教学过程1.知识链接:在第三册教材中,我们学过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回顾这篇课文的内容,背诵这篇课文,与《始得西山宴游记》对接。2.投影显示与本文有关的写作背景资料:柳宗元在永贞元年(805年)因参加王叔文改革集团而获罪,被贬为永州司马。遂与永州山水结缘,孕育出许多优美的游记篇章,借以抒发被贬后的情怀。《始得西山宴游记》写于元和四年(809年),为“永州八记”中的第一篇,篇幅比其他七篇都长,思想内涵也要丰富一些,可以看作是“永州八记”这组游记的开宗明…  相似文献   

7.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所写的《永州八记》之一。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寄托了作者凄切抑郁的情感,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大文学家之一。青年时任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唐顺宗(李诵)时,因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比较进步的政治集团,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从此,“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十年后,改任柳州刺史。四年后,死于柳州任上。年仅四十七岁。柳宗元在永州,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寻觅山水之胜,寄情于自然之美,写了有名的《永州八记》(实际上是九篇)。《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写于元和四年(809年)秋。  相似文献   

9.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小石潭记》创作于作者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50年)因拥护王淑文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作者因为政  相似文献   

10.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这篇散文以其优美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小石潭清幽的环境,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孤寂凄凉的心境。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代山水游记,诸如《小石潭记》、《石钟山记》、《醉翁亭记》、《游褒禅山记》、《岳阳楼记》等等。现在我们来看看《虎丘记》(见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它是一篇山水游记,但与其他游记相比,不仅在文风上充分体现了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特点,而且在写景,尤其是人景的描写方面更有独到之处。这篇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要求同学们“着重体会写景的妙处”。那么,怎样体会呢?这里向大家推荐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涵泳。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文言文,但分属于三种不同体裁。一是游记:有《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三篇;二是诗词:有《观沧海》、《石壕吏》、《送元二使安西》、《钱塘湖春行》、《如梦令》、《西江月》六首;三是寓言:有《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二则。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的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2.领会诗词中写景、叙事的方法,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写景、叙事,抒发感情;3.学习理解寓言要注意选择角度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正>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古诗文单元,选编的三篇文言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诗经〉二首》放在后面《诗经》专题中进行设计),均为经典篇目,文体属于古代的"记"。《桃花源记》记事,《小石潭记》记游,《核舟记》状物,内容各异,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与智慧。学习这三篇文言文,一要积累文言知识,加强阅读古诗文的语感;二要品味"杂记"文体语言简洁凝练、情味朴素隽永的特点;三要阅读评析文章,思考探究文章主旨,  相似文献   

14.
《小石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作者观察入微,描摩细致,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它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独特体验。面对一篇学生已经上过的课文,面对一篇我第一次授课的古文,面对新课程的一系列新理念,我如何把这三者和谐的统一起来呢?  相似文献   

15.
正文言文教学,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从阅读能力测试的角度看,如果我们注意信息性阅读的训练,那么,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在谈初中文言文信息性阅读的训练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初中文言文的特点。从文章的角度来说,初中教材文言文课文(不含诗词)主要有三大类:1.写景状物类(大致是15-20篇,主要是游记,不同版本的教材选得比较集中的是:《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  相似文献   

16.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远贬永州,在十年遭贬生活中,写下了二十多篇优美的山水散文,其中《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钅母)潭记》、《锢(钅母)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简称《小石潭记》)、《袁家碣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是连续性的一组,最得后人赞赏,誉为“模山范水之作”,又叫“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文字优美动人,情感凄切婉转,读后使人有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17.
《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其中的写景艺术值得我们借鉴。本文从写景的角度、写景的技巧和写景的方法三个方面入手,拟对其写景艺术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学要求:(1)、学习本文作者热爱祖国,不畏困难、迎难而上、勇于攀登的精神.(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记,记之有序,叙中有景,借景抒情,详略得当的写法.(3)、学习本文写景状物用词精当和比拟、排比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9.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至永州后写的著名游记系列《永州八记》中的一篇。作者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凄清的小石潭景致,抒发了抑郁忧伤的感情。本文的学习重点是掌握文章寄情于景、情  相似文献   

20.
本单元五篇课文,其中两篇讲读课文:《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三篇自读课文:《童区寄传》、《刘东堂言》和《孙权劝学》. 两篇讲读课文的学习重点是:1.记叙战争的方法;2.判断句式;3.“夫”的用法,4.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5.疑问语气词的用法。根据这五个学习重点,结合本单元课文大多为记史作品的实际,单元突破口应选择为记叙历史事件和表现历史人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