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军 《西北职教》2004,(1):50-51
“象牙宝塔”本指艺家超脱社会显示的艺术天地,“十字街头”是指现实生活。这是两个带有比喻意义的概念。这里借用来指中学作教学的两种境界:前指封闭式的作教学,着眼于让学生应付考试,把作训练空间完全限定在语课堂上,偏重形式,忽视内容,一味围绕考试指挥棒押宝猜题,一味训练符合应考“模式”的作;后指开放式的作教学,着眼于提高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作文教学往往着眼于让学生应付考试,把作文训练空间完全限定在课堂上,模仿名家名篇等,偏重形式,忽视内容,一味围绕考试指挥棒押宝猜题,一味训练符合应考模式的作文,使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我们应提倡回归本色式的作文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由重形式转为重内容,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强调扩大学生的信息接受量,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真实感受中提炼文章的主题,鼓励学生写出个性鲜明的作文。在教学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作文教学往往着眼于让学生应付考试,把作文训练空间完全限定在课堂上,模仿名家名篇等,偏重形式,忽视内容,一味围绕考试指挥棒押宝猜题,一味训练符合应考模式的作文,使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我们应提倡回归本色式的作文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由重形式转为重内容,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强调扩大学生的信息接受量,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真实感受中提炼文章的主题,鼓励学生写出个性鲜明的作文。在教学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一、让学生走近大自然,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观察事物的品格让学生走近大自然。去观察馥郁的山谷,凹凸…  相似文献   

4.
说起写文章,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头痛,有的厌倦,有的害怕,有的甚至公开反对。问其缘故,他们常会回答说:“没兴趣,无话可说。”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呢?究其原因还应怪罪于封闭式的作文教学,总是着眼于让学生应付考试,把作文训练空间完全限定在语文课堂上,偏重形式,忽视内容,一味围绕考试指挥棒押宝猜题,一味训练符合应考“模式”的作文。最终教师和学生都筋疲力尽,结果却不尽人意。怎么解决这种矛盾呢?我认为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变封闭式作文教学为开放式作文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由重形式转为重内容,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强调扩大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生活与书本是学生作文的两只翅膀。我们的一切悲欢、一切希望和努力,无不源自生活。其实,书本也是人类生活的智慧结晶。“生活,这是一切书籍中第一本重要的书。”(罗曼罗兰)而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状况:只着眼于让学生应付考试,把作文训练空间完全限定在语文课堂上,偏重形式,忽视内容,一味围绕考试指挥棒押宝猜题,一味训练符合应考模式的作文。  相似文献   

6.
说起写文章,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头痛,有的厌倦,有的害怕,有的甚至公开反对。问其缘故,他们常会回答说:“没兴趣,无话可说。”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呢?究其原因还应怪罪于封闭式的作文教学,总是着眼于让学生应付考试,把作文训练空间完全限定在语文课堂上,偏重形式,忽视内容,一味围绕考试指挥棒押宝猜题,一味训练符合应考“模式”的作文。最终教师和学生都筋疲力尽,结果却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7.
作文本是一个创新的百花园,但当前作文教学是属于封闭式的,着眼于让学生应付考试,把作文训练空间完全限定在语文课堂上,偏重形式,忽视内容,一味围绕考试指挥棒押宝猜题,一味训练符合应考"模式"的作文,这就构成了中学生相当趋同的思维模式。于是,写作差一些的学生"谈文色变",无话可说,无文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文。造成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因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老师在面对作文指导、批改时 ,常叹 :“难啊 !”然而 ,当考试中出现的独立作文 ,未经指导、训练过的作文题材时 ,学生却是那样的“镇定自如、挥笔疾书”,迅速地完成“任务”。其中 ,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写法又是“新颖多变”,老师叹为“天才”——出众得疑为“背诵范文天才”……其实不然 ,学生作文中有美有疵 ,良莠不齐 ,考试作文与平时练习作文比较 ,后者规定了框框 ,再加上老师的指导 ,作文内容、范围、形式受到限制 ,虽经讨论、讲评、修改 ,总有“千篇一律”之感。作文考试中 ,虽有字数限制 ,学生在压力之下 ,灵感顿出 ,泛想…  相似文献   

9.
人都会说话,把所说的话写下来就是作文。可就是有些学生怕作文,一提作文就没情绪。说“作文难”是伪命题,指学生作文并不缺少素材,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作文难”呢?首先是教师认识存在着误区教师的作文教学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喜欢从成人的立场出发,用成人的态度、体验和情感要求学生,超越了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有些教师忽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功训练,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写作技巧的训练上,不为“织锦”,只求“添花”。更有些教师为了应付考试,教给学生一些所谓的作文捷径:规定作文的固定格式,甚至一篇作文分几段,每段写什么内容,都做…  相似文献   

10.
乔婷 《学周刊C版》2010,(10):129-129
开放式的作文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由重形式转变为重内容,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强调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真实感受中提炼文章的主题,鼓励学生写出个性鲜明的作文。如何把作文教学开放搞活,使作文成为学生真情流露的“精神产品”,是目前作文教学中迫在眉睫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创造性的书面语言表达训练。古人曰:“文贵于新。”作文本质上是一项艰苦的创新劳动,作文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训练过程,作文训练是一条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作文指导应以创新思维贯穿于全过程。 小学作文教学主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两大问题。“写什么”是解决作文内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偏重于用统一的模式去框定训练内容,作文方式以命题作文为主,且不少命题瞄准“考试”,训练符合应试“模式”的作文,并把作文训练空间限定在语文课堂上,逐渐形成一种封闭式的作文教学模式。这样指导下的学生作文感情苍白,题材陈旧,形式雷同,缺乏个性,严重压抑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作文训练中,两条最基本的训练要求是“要有具体的内容”、“要注意前后连贯”。前者指作文要有物,后者指作文要有序。“要有具体的内容”,是作前指导中首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大部份学生练习写作最困难的是不知怎样把内容写具体。因此,作前指导怎样启发学生把内容写具体,便成了教师的主要研究课题。学生作文的内容广泛,一件事、一个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常常出现认识的误区:重阅读教学,轻作文培训;重写作结果,轻写作过程;重形式技巧,轻内容立意;重静态批改,轻动态创新;重教师指点,轻学生自评;重眼前应试格式的训练,轻终身作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积极探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常常把“作文”称为“写作”。其实,“作文”和“写作”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写作”一般是指文学创作或著书立说,“作文”则是青少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写作基本训练,是学习写文章,所以又叫“习作”。“作文”与“写作”,起点不一样,要求不一样。作文是学步,写作是迈步,有高、低之分。作文训练的实践证明:分清了作文与写作的差别,按照“学步”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就有成效,就成功;反之,还未“学步”就要学生“迈步”,违反实践规律,要求学生或放任学生“创作”的,就少有成效,甚至没有成效。所以,我们在明确了作文训练的根本性质之后,还必须明确中学作文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汤继山 《学语文》2002,(6):33-34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将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部分,其中基础分为50分,发展分为10分。由于“基础等级”占了5/6的分值,因此我们的作文训练应着眼于此,稳扎稳打。但是对“发展等级”我们也不能忽视。事实上“发展等级”的要求不仅仅是10分,它往往影响到“基础等级”的分值。高考作文如果能在“发展等级”的十几项要求中有一方面特点鲜明,就能带动“基础等级”分值的提高,从而提升作文总分。下面,结合《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作文“发展等级”的具体要求,谈一谈如何让自己的作文跃上“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学的作文教学是一种漠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被动式教学,要摆脱这一困境,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学生和基本素质,着眼于能使学生“终身受用”,制订“自能作文”的目标,具体说就是培养八个习惯、训练六种能力、提倡四大结合。  相似文献   

18.
冯宝火 《考试周刊》2011,(73):15-15
评价应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注重过程.注重能力,注重激励。然而,在新课程考试与评价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仍然存在着命题功能单一化,命题形式模式化。命题内容重记忆轻感悟、重知识轻能力、重应试轻应用、重机械训练轻综合运用等倾向。不少老师热衷于在考前大搞“题海战术”.不厌其烦地让学生抄抄写写,死记硬背,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对考试的命题做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所谓“弹性作文评分法”,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标准的作文评分方法。我们知道,学生平时的作文训练不同于成绩考试或选拔考试中的作文能力测试。因此,作文训练的评分应与作文考试的评分不同,作文考试时的评分标准是统一的,而平时作文训练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同一次作文的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从这一认识  相似文献   

20.
新编初中语文课本设计了“作文训练”、“作文片段练习”、“应用文练习”三种写作训练形式。三种形式互相配合,构成了培养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体系。设计比较合理,基本上体现了大纲精神,是使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大纲要求的阶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用好三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如何进行“写作训练”呢?我认为要注意四个问题:一、突出单元教学要求,以读为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