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作者开篇就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既然写传,应当交代姓名籍贯,而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呢?1.与结尾照应,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结尾曰:“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作者在引典中巧妙地把自己说成是无怀氏与葛天氏的百姓。“无怀氏”与“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传说在他们的治理下,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那么,开篇就说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  相似文献   

2.
《五柳先生传》是初中语文课本里的一篇文章,是作者陶渊明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陶渊明安贫乐道的心态。我们的小作者读后却另有一番感受,她的观点你是否认同呢?  相似文献   

3.
杨子江 《学语文》2000,(3):14-15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留给世人的两篇传记文学作品之一,是一篇别开生面的以虚构人物为传主的传记。另一篇《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为他的外祖父孟嘉立传,从被立传者的姓字和籍贯说起,然后说及身世、经历、事功、品德等等,处处写关,立传的方法颇受传记体史书的影响。《五柳先生传》为五柳先生立传,通篇以虚摹代实写,写得比较随意,不拘泥于细节的真实,饶有趣味与深意。  相似文献   

4.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假托五柳先生所作的自传。全文分为"传"和"赞"两部分。"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常缀于传文之末,对传记作品的正文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五柳先生传》巧妙地利用了"赞"这种体式,以不足50字的短篇幅进一步揭示了五柳先  相似文献   

5.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文章不足二百字,却逼真传神地写出陶渊明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文章多处用了带“不”字的否定句,文中“不”字为文章眼目,从“不”中可以窥见先生的形象,“不”字言浅意深地概括出陶渊明的为人、志趣、生活、爱好、人格,是本文的传神之笔。  相似文献   

6.
周江生 《学语文》2008,(1):51-51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作为新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名篇.要让读者能深刻理解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人物形象意义,除抓住文本阅读之外.还应该抓住该篇“眼目”,从多方面进行比较阅读.以期得到更多的体味和心灵净化与升华。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钟情柳树,因宅边有五棵柳树,便干脆自号为“五柳先生”。本文是作者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全文虽不足200字,却有着9个响当当令人一再凝眸的“不”字,深长思之,不能不使人对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更生发出一种由衷的景仰。《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对其一生的欣慰而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一丈是作者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是他真实的性格,嗜饮酒、好读书、著文章自娱是他特有的志趣。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自然率真、安贫乐道的精神和不流于世俗的志向,以及对宁静谐美的精神家园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作者处处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人,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学习本文,应注意培养语言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同时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张淑红 《现代教育科学》2010,(7):158-158,153
《五柳先生传》是新选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名篇。它是我国晋朝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之作。作品选自《陶渊明集》,《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通过此文的学习,我们更进一步认识了陶渊明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使他的形象更充实丰满,人物性格更鲜明,更突出的蕴藏在我们每一个读者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次语文教研活动中,笔者听了一节初二语文公开课《五柳先生传》。其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评价人物→探究提升,学写自传→布置作业,结束全文。《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假托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这篇自传充分表现了陶渊明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思想,这是文本的主旨。年轻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在东晋  相似文献   

13.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短短不足二百字,逼真传神地把陶渊明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展现了出来。语言朴素洗练,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14.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世人都以“五柳先生”为陶渊明的自况,因而就说陶渊明读书是不求甚解的。有些人因为仰慕陶渊明,也就用不求甚解的办法来读书。清朝的纪晓嵐就写过这么几句诗:  相似文献   

15.
陈婕 《现代语文》2006,(7):29-29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以五柳先生之名写的自传。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世称五柳先生、靖节先生,东晋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文中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先生的自画像。短短的不足二百字的篇幅,竟能逼真传神地把陶渊明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展现出来,足见陶渊明的文学功底之深。文章语言朴素精练,平淡而寓意深刻。最大的特点是用了带“不”字的否定句。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五柳先生传》是作者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所写的一篇自传,于是对文中的五柳先生也就交口称赞。但在一次教学中,一名学生却突然说不喜欢五柳先生,而且有根有据,第一,整篇文章充斥了写作者一种自视清高的态度。第二,五柳先生作为读书人,生活却过得穷困潦倒,岂不成了宣扬“知识无用论”的活生生的教材?第三,“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会给自己及家里带来多大危害和苦恼。第四,作为一个中年人,五柳先生应该像《散步》中的“我”一样,肩挑四方,勇于承担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但是他只顾自己,完全不顾别人,是一个自私的人。听了这位学…  相似文献   

17.
从古至今,一直有很多的研究学者对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在此,本文从《五柳先生传》一文是否为陶渊明自传、此文创作的背景时间、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以及该文章对后世带来的影响,这五个方面展开简要阐述。并简要地提出自己对此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设计思想] <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根据课标的要求和人教版教材编者的意图,结合课前助读资料和课后练习提示,本课着重设计为两种教学内容:其一,欣赏传中人物的个性之美;其二,了解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鉴赏<五柳先生传>独特的这一个,领悟陶渊明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是否愤宋?历来争议不休。《宋书》说陶渊明“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以表示对宋的不满,此说历遭后人反驳,然而,驳倒了“甲子年号”说也并不等于驳倒了“愤宋说、,本文在了解西汉扬雄对陶渊明影响的基础上,搜寻《五柳先生传》及“无弦琴”的来历,发现两者均不免要归结到“愤宋”这一问题上去,且有其特定和具体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 ,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短短不足二百字 ,逼真传神地把陶渊明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展现出来。语言朴素洗练 ,平淡而寓意深刻 ,最大的特点是用了带“不”字的否定句。钱钟书先生说 :“‘不’字为一篇眼目。”一语道破 ,恰如其分。一个“不”字言浅意深地概括了陶渊明的为人、志趣、生活、人格 ,不愧为本文的一个传神之笔。其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第一句即把陶渊明排除在名门贵族、显赫家门之外 ,不仅不知出身 ,又不知籍贯。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 ,魏晋时期崇尚玄学 ,清淡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