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诗歌相比,陶渊明散文作品不多,但文风独特,不仅与当时主流文学风格迥异,而且在散文史、思想史上独树一帜。陶渊明没有写过纯粹的如先秦诸子散文般的说理文,其今存散文大略可分为说明文、记叙文和抒情文三类。其说明文主要是诗序、赋序,记叙文有  相似文献   

2.
曹保顺 《中学生阅读》2004,(10):38-39,42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文学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情文”“美文”。据统计,近两年高考考生中采用散文文体者高达20%。如何写好散文呢?通常我们说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是就散文的总体而言,只凭这一句话并不能学好散文的写作,学好散文的写作要具体地学习散文的笔法和语言,散文的结构就是散文笔法的一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黄兵 《中学文科》2005,(8):57-58
中学写作教学内容主要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为主,散文的写作指导常被忽视。据统计,考场优秀作文中散文约占50%,平时文体不限的作文也有很多学生写散文,可见,学生对散文“情有独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应忽视散文教学,而应该加强散文写作的指导,尤其是写景抒情散文的指导。进行散文的写作指导,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突出特点,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相比,散文着重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其语言运用灵活多变,文字架构不拘一格.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很难找到阅读文本的核心思想,以至于陷入阅读瓶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端正阅读态度、注重阅读技巧、走进作者内心、撷取文本精髓,并利用课堂互动、情境创设、意境联想的方法,探寻散文的文本主线,挖掘散文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5.
初中议论文的习作是一个令教师伤脑筋的问题。其伤脑筋的程度比记叙文习作、说明文习作为甚。原因何在?因为记叙文中的记事,则可以时间为序;说明文则可以前、后、左、右、上、中、下等为序。这些“序”都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也是他们用惯了的思维方式,所以一说就懂,一懂就会,500字左右的文章对初中生中的多数来说,只需略加指导,即可敷衍成篇。而学生头脑中却没有常见的与用惯了的写议论文所需的“序”,因而议论文习作对学生与教师都成了伤脑筋的事了。  相似文献   

6.
在现行中学语文课本的各类选文中,以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童话、寓言等不同样式的文学作品居多。即使是课外阅读,学生接触最多的也莫过于小小说、精短散文、诗歌等优秀文学作品。因此,笔者认为既然学生有那么多的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认知与感受,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就不应一味局限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写作训练,应结合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赏析,有计划地指导学  相似文献   

7.
【考查内容】 从文体来讲,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三大实用文体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和小说。近年来,有的地区考查到童话、寓言以及内容浅显的现代诗歌。  相似文献   

8.
读书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养的主要途径 ,但读书是有方法的 ,这里介绍有关读书的辩证法。序与杂 :序是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读书不能好高骛远 ,欲速则不达 ,必须从浅显的读起 ,从可读性强的故事开始 ,逐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逐步加大阅读难度。序是序列。从文体讲 ,先记叙文 ,再说明文 ,后议论文 ;从文学讲 ,先小说、戏剧 ,再散文、诗歌。读书不是爬楼梯那样 ,一步一步很单一 ,阶段性很明显 ,而往往是很杂乱的。书、报、杂志都要读。这就必须注意处理好序与杂的辩证关系 ,首先要有整体的读书计划 ,有个宏观序列 ,即大致安…  相似文献   

9.
现代散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说重,是因其语言精练、词藻华丽、行文隽永、手法巧妙,对激发学生爱好语文、学好语文大有裨益。说难,是因其虽“神不散”,但毕竟“形散”,不像记叙文那样完整、说明文那样明白。要教好它,就要针对散文的特点,再现散文的意境,将动人的画卷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把感隋的清泉引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深隋的“赏析”中,领悟其蕴含的思想感隋,掌握出神入化的表现技巧,从而提高散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浅说学期过渡衔接的备课广东/杨祥明1.从系统的高度认识单元设计的作用初中语文第三册继培养记叙能力之后,联系生活培养说明能力是主要任务。第一单元记叙文和说明文并存,要求在上学期记叙文学习的基础上,注意说明文与生活的关系,认识记叙文与说明文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从初中语文第六册开始,我们会逐渐接触到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它们同我们曾经学过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有了一些不同,通过前两个诗歌单元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有了一些感受。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疑惑:以前我们掌握的记叙文、说明文、议  相似文献   

12.
<正> 根据职工业余中等学校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对第一册的读写训练要求,本册共编入课文30篇.阅读课文12篇,讲读课文18篇.按文体和写作特点组成十个单元.其中记叙文四个单元,议论文两个单元,说明文、应用文、诗歌、文言文各一个单元。全册的教学重点是记叙文(主要是叙事散文和小说).由记叙文组成的四个单元中(一、三、五、八  相似文献   

13.
运用评价理论分析美国19世纪超验主义作家梭罗的代表作《瓦尔登湖》选章,具体分析其有别于记叙文或是说明文和议论文的细节,从而探讨英语散文的评价特征和篇章结构,以期更好地研究文体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体常识文体常识就是指文章的体裁知识,即文章的表现形式,可以用各种标准来分类,如根据文学样式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根据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些都是现在的分法,而在古代,却没有这么规范的定型,它们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因此,要对文言文进行阅读鉴赏,就必须对古代文体常识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现就古代散文和小说两大主要文体,分别作如下解释:1.古代散文常识。①传:记载某人生平事迹的一种文学体裁。如《屈原列传》。②赋:用以铺陈事物的一种散文体裁。如《阿房宫赋》。③序:用以叙述说明,用于书…  相似文献   

15.
意境是散文的特点。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说:“就散文而言,最重要的是意境。散文意境有三个层次,或称三重境界:一是写实,二是传神,三为妙悟。”散文教学自然要教出其“意境”的特点。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散文越来越被当成记叙文来教。散文的文体特质不再,其意蕴当然更不存。  相似文献   

16.
正说明文是初中阶段最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向读者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揭示规律、原理。它既不像记叙文那样富有故事性,也不像散文那样富有美感,这就注定了它的悲剧——被忽略。然而无论是大考还是小考,说明文必考。这就让教师们不得不讲,却不知讲什么;学生不得不学,却感到枯燥乏味。难道说明文阅读真的是无药可救了?其实不然,说明文阅读并不是无章可循,学习说明文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郑如登 《语文天地》2013,(11):49-50
记叙性散文是一种带有记叙性质的散文,属于记叙文。记叙性散文既有记叙文的情节要求,更有散文的抒情要求,两者相互融合就呈现出记叙性散文情节集中不枝蔓、情感真诚不生硬的特点。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和优秀佳作,其中不少都是记叙性散文。本文就结合具体佳作来简单谈谈高中生如何写好记叙性散文。  相似文献   

18.
《灯》是记叙文,还是散文?巴金的《灯》被选为中师《阅读和写作》第一册第一单元的首篇例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在“单元说明”中指出:“这一单元安排了三篇文章,一篇记叙文,一篇说明文,一篇议论文”。显然,在这里,巴金的《灯》被视为记叙文的范例。但在高中《语文》第一册的记叙文单元并没有选人此文,却在该册稍后的散文单元里选入了此文。试问:巴金的《灯》究竟是记叙文,还是散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之伟大,不止在诗,也在其辞赋与散文创作。在他的辞赋与散文作品中,有着与他的诗歌创作一脉相承的创作风格,这种创作风格又通过其作品营造的浑融的意境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徐伟娜 《学周刊C版》2014,(9):180-180
说明文是初中阶段最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向读者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揭示规律、原理。它既不像记叙文那样富有故事性,也不像散文那样富有美感,这就注定了它的悲剧——被忽略。然而无论是大考还是小考,说明文必考。这就让教师们不得不讲,却不知讲什么;学生不得不学,却感到枯燥乏味。难道说明文阅读真的是无药可救了?其实不然,说明文阅读并不是无章可循,学习说明文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