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运题向来是语文高考命题人的“试验田”,集中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出新”的命题特点,凝聚着命题人的创新精神。在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运题,在坚持对传统题型考查的基础上,如仿写句子、变换句子、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等,进一步加强了对新题型的探索,一道道融多个考查点为一体、彰显“生活化”的试题,成为试卷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凸现了“语文生活化”的命题特点。  相似文献   

2.
仿写四要诀     
高考语试卷第六大题往往是为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条件借以考查学生语言表达水平的,故而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情景题”;该题富于变化,年年翻新,因此又被人们戏称为“高考命题的试验田”。在常见的  相似文献   

3.
窦红平 《现代语文》2006,(10):104-105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入学考试要考语,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测验考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就是理解语的能力和运用语的能力,看他们够得上够不上大学所要求的水平。”叶圣陶老先生的这种提法对当前的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认为,语教师在作教学中和作命题在命题工作中都要兼顾这两个方面。笔查阅了2006年3套全国卷高考作题和14套省市自主命题的高考作题,本通过对今年高考作题目的综述、梳理来谈高考作对今后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话题作自1999年首次出现在高考语试卷上以来,以其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要求开放、贴近生活等鲜明特点,备受好评。话题作已经成为高考语试题成熟而稳定的题型。但是,它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通过2003年全国卷作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全国卷作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我们不难看出,重视考查学生思辨的关系型话题作已经格外受到高考命题的青睐。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恢复对“学常识”考点考查的第二年,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把握命题的走势,提高备考的实效,现对17套高考语试卷中的“学常识”题作如下透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有些省市的中考语试卷中出现了对联题。随着2004年对联题进入高考试卷(2004年全国共15份高考语试卷,有7份出现对联题),估计2005年对联题将会在更多的中考试卷中现身。因此,了解中考对联题命题的指向,会有利于2005年的复习备考。综观2004年各地中考语试卷中的对联题,大体说来,对联题命题的指向有三:  相似文献   

7.
2007年湖北省语文科高考《补充说明》首次公布了语文“命题指导思想”,其中有“渐进渗透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的表述。其实,在高扬素质教育大旗的大背景下,这一指导思想已在湖北语文科高考自主命题中得到了体现。如2006高考湖北卷第20题(筛选整合信  相似文献   

8.
李伯珏 《新高考》2005,(5):i001-i002
“统一考试,分省命题”是全国高考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2004年全国部分省市分省命题。分省命题之后,试卷一个共同特点是适当体现地方特色。2004年江苏高考地理卷有两道题直接涉及到江苏省地理知识,一是27题“近年来,苏南地区封闭了大量的机井,其原因主要是……”,二是35题“读图16……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四方面简要评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不知是命题之前就“碰过头”,还是命题过程中的“心理感应”,2004年高考竟有全国及浙江、福建、广东七套语试卷(其中全国四套)中都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过的题型——对对子。一时间,叫好之声不绝于耳。有说此题是在“宏扬祖国的传统化”,有说它“能综合考查出学生的知识积累,思维品质,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0.
2005年高考,全国共有16套语试题,异彩纷呈,多姿多彩,好评如潮:基础知识题,能力立意,更趋主观,覆盖全面,注意地域,贴近生活,形式多样,梯度明显,选拔性强;作乃“个性”大比拼,有最具人气的命题,有最有创意的命题,有最有诗意的命题,有最有深度的命题,有最朴素的命题,有最富想象力的命题;等等,不一而足。笔承认,高考语试题在统一考纲的规定下,试题的多样化确有上述好处,但笔还有要说的话。  相似文献   

11.
2006年高考尘埃落定。今年有16个省市自主命题,共有19套高考语试题20道高考作题新鲜出炉(重庆卷一小一大两题)。高考作题的命题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给各套作题设奖,意在表彰。笔设置二个奖项:(1)单项奖,10个;(2)综合奖,设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多采用因文设题、以题解题的命题方式。2022年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试题以语言文字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强调个体对语言规律的学习与内化。从“聚焦法”的角度,关注“语篇”和“语境”,进行语言的积累、建构、转化,进而综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在高考全国卷和上海卷语试题中,一大一小两篇作的命题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曾风靡一时。但近几年,一篇话题作的考查形式一统天下,小作命题形式较少见。2005年高考,重庆作题突然回归一大一小。在考试中,比起写大作,很多考生面对小作显得手足无措,一些考生甚至失分严重。小作虽然小,但往往更容易暴露我们写作中的薄弱环节,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讲,“小”题更应该“大”作。  相似文献   

14.
94年高考语文试题的新意安徽省巢湖市二中李敦凯与近几年高考题目相比,94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题量持平(与93年一样,都是30题)、题型稳定、考点大致一样,充分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中的“稳定”二字。“一年一度秋风劲”,如果“稳定”到雷同的地步,则...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帷幕拉开的时候,许多课改专家明确提出要以高考命题思路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最终实现高考、课改与中学课堂教学的良性互动。高考命题思路渗透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近年来高考命题改革的“风向标”。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第37题(以下简称“第37题”)堪称是一道起示范作用的“典型例题”。笔者拟在剖析该题特征的基础上对我们的备考复习策略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2005年高考语科《考试大纲》取消了“学常识”考点前面的星号,将此正式列入2005年考试范围,今年高考语科《考试大纲》继续把“学常识”列入考试范围。现对2006年高考语试卷中的“学常识”题透视如下。  相似文献   

17.
纵观这几年的全国高考试卷和2004年的各省自主命题试卷,第六大题仍然是语言运用,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为这一大题是高考命题人特别关注的“试验田”(命题人语),所以每年的语用题都有些新意,有些变化,有些陌生的地方。近年来,这些题目也特别贴近社会交往和学生实际,呈现出生活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高考历史上,2004年可以算作是一个里程碑,高考命题除全国卷使用了四套语试卷,另有11个省市单独命题。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景观。在每年的高考试题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作题。由于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分散命题,今年的15份试卷一面世。人们更是兴味盎然地把关注的眼光投向了15个作题。当我们沉下心来仔细掂量这些话题,可以发现。从整体  相似文献   

19.
1997年上海市高考早已结束,综观今年高考化学试卷(以下简称97试卷),能够严格按照《高考上海卷考试说明》要求进行命题,在题型结构、知识分布、能力要求、题量控制等方面不仅较好地保持了近年来高考试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且体现了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实”的特点,基本上贯彻了“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服务;为中学向素质教育转轨服务”的命题原则.翻开1997年高考化学卷,发现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97试卷以情景题(信息给予题)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切入口,通过各种情景题的设计展示了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人感…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全国语文高考试卷中的“现实生活”“生活实际”虽没有大规模走进探究题,但是“现实生活”“生活实际”已经成为探究题目的重要元素,其作用也在悄然发生变换,使语文“探究”更有现实意义和思考价值。这不仅是命题表述形式的变化或命题技术的改进,也反映出语文探究由文本内走向文本外,面对现实、聚焦现实(生活实际)的趋势,以及命题者对探究题的认识发生了深刻转变。具体而言,2013年高考探究题中“现实生活”的角色担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