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疲劳是主观体验的一种倦态,它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甚至引起对学习的厌倦情绪、冷漠态度,长此以往,将发展为心理变态。中、小学生的心理一己产生疲劳,就会注意力分散,对学习心不在焉:情绪抑郁怠惰,焕发不起学习热情;上课萎靡不振,下课生龙活虎;作业勉强应付,不愿深入思考;厌师厌学,一进学校就头疼。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心理疲劳现象有多种原因,本文拟就教学过程的两大基本要素——学习者和教育者进行一些分析。一、学习者过多焦虑。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焦虑对于学习的正常进行是必需的,但焦虑太强烈…  相似文献   

2.
学生出现心理疲劳怎么办?繁昌县横山中学蒋正华在学校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学生情绪消沉、精神忧虑、纪律松懈、学习缺乏兴趣。这种情况大多是由学生心理疲劳所引起的。心理疲劳和生理疲劳一样经常在人的身上出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生理疲劳通常只要通过...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一些学生在长时间紧张学习之后,对本来能解决的问题,由于疲劳而无法解决。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中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疲劳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麻木等;而心理疲劳主要是由于心理原因如学习内容单调、没有兴趣、厌烦、心理压力大等所引发,常表现出注意力不能  相似文献   

4.
章剑和 《中学教育》2003,(10):40-40,39
心理性疲劳 ,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而导致的 ,是人的主观体验的一种疲倦感。它的危害性 ,不仅会引起人的生理疲劳 ,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之所以产生心理疲劳从根本上说 ,是受到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三种节律运动规律的制约。当三种节律出现运动低谷时 ,人就产生生理或心理上的疲劳。因此 ,对三种节律有不利影响的因素 ,都有可能成为导致心理疲劳的原因。要想消除心理疲劳 ,光靠保证睡眠时间是不行的。心理疲劳严重的 ,还可能发展成心理变态 ,影响整个身心健康。所以 ,一旦发现学生经常处于“疲劳”状态时 ,教师应和学生共…  相似文献   

5.
厉薇 《教师》2014,(25):103-103
正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让小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成为自主发现、自主体验的过程,可以有效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从而让他们享受数学、迷恋数学,给数学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将微笑带进课堂,用亲情温暖学生  相似文献   

6.
小学作文教学还不尽人意,出现了教师投入多却成效少的怪圈现象。我认为这关键在于小语界作文教学的视觉还习惯囿于认知领域的“教”,而对学生学习作文的心理过程这个广阔的领域研究还很不够。要走出这个怪圈,让小学生愉快地学习作文,首先要明确的是人的愉快情绪是怎样产生的?愉快,作为人的一种情绪体验,在人们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当其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愉快而积极的情绪。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能运用各种教学变量,去满足小学生习作的心理需要,他们就会心情愉快地学习作文。 那么,小学生习作的心理需要主要有哪几个方面呢?我认为有以下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疲劳是指连续工作后工作效率下降.一般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大类。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观察到学生在长时间的紧张学习后,本来能够解决的问题由于疲劳而无法解决,这种现象称为学习疲劳,它是综合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于一体的一种更为严重的疲劳。  相似文献   

8.
小学音乐教学的对象有其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按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疲劳是一种由持续工作或学习所引起的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的现象。人在疲劳时,对一些本来容易解决的工作或学习问题,会感到力不从心,勉为其难。学习上的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出现时,生理机能降低,有动作迟钝、肌肉酸麻,神经系统功能下降等表现;心理疲劳时,心理活动效率降低,有注意分散,思绪紊乱,思维活动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情绪不安,反应迟缓等表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活泼、爱动、爱热闹、渴望得到别人的表扬。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就决定了小学生在其小学学习活动中,带有很大一部分的情绪化因素。投入学习的程度和学习成绩的好坏受他们当时情绪以及兴趣的影响。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来实施情感教学,来帮助学生消除其消极情绪,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11.
情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受着情绪的影响。对于小学生而言,年龄尚小的他们还无法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调控好情绪,让他们积极有效地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情绪的性质及厌学的定义、小学生情绪变化特点、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如何调控学生厌学情绪四方面的研究来探究小学阶段情绪与教学的关系,分析如何调控小学生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2.
趣味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新教学理念,将趣味教学落实于小学英语课堂中,能够促进英语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重视小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实施趣味教学,有利于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文章立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趣味教学法的运用策略。一、利用角色扮演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天性活泼好动,角色扮演活动符合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实施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特别强调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起来。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情绪就是学生学习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它伴随着认知过程产生并影响着认知活动的进行。小学生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再加上他们自控能力差,认知积累少,所以情绪表现受社会、文化、意志方面的制约就相对较少,显得更加外露,并富于变化。这些特点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心理,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情绪调节功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国的高三毕业生正处在紧张的考前冲刺阶段,这些学生在紧张的复习、迎考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感到学习有压力,有近一半的学生会感到力不从心,表现出身心疲劳现象,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心理疲劳是指因心理因素引起的不良情绪,使大脑皮层受抑制而出现的心理现象。之所以产生心理疲劳,从根本上说,是受到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三种节律运动规律的制约。当三种节律出现运动低谷时,人就产生生理或心理上的疲劳。造成高三学生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对提高学习成绩、升学的担忧是导致学生心理紧张、疲劳的主要原因。高…  相似文献   

15.
一、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疲劳”现象在教学实践中 ,经常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迟钝、认知力下降、意志力减弱、反应缓慢、手脑协调性差等现象 ,尤其是情绪烦躁、焦虑厌倦、百无聊赖等等 ,这些现象就是典型的“心理疲劳”症状。这些症状不是由体能消耗引起的 ,而是由心理因素所致。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多种心理功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调和紊乱。心理学研究表明 :心理因素是人从事学习活动的基本动力。良好的心态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从而提高活动的效率 ;而消极的心理体验和状态却会束缚人能力的发挥 ,造…  相似文献   

16.
学生认知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意志力减弱,手脑协调性降低,情绪异常,对一切事物都“兴味索然”,他们这是陷入了一种综合的心理疲劳状态.学生心理疲劳现象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生物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才能克服学生心理疲劳呢?那就是充分利用生物新教材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学习倦怠”,包括生理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疲劳两个方面:生理的疲劳,主要是大脑的疲劳,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等;心理上的疲劳则反映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反应慢,情绪躁动、忧虑等。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就均会产生负面影响。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又面临着升学和考试的压力,对他们的学习倦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小学生中学习疲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学习疲劳是学生在连续学习之后出现的一种生理、心理异常状态,其表现是:大脑反应迟钝,头麻木或者疼痛,注意力分散,思维滞缓,情绪沮丧或烦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大多数学生原来没有任何明确的学习意向,而且,小学生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告诉我们,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动态过程。本文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远距离教学过程中的抗疲劳策略王王君疲劳是我们学习与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表现为人的感觉灵敏度下降(看不清、听不明、反应迟缓)、思维的准确性及速度降低,直接导致我们对外界信息接收和行为反应的质量。疲劳可分为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前者由于能量过份消耗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