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了解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策略。那么作为老师.就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观点、志向、爱好以及性格等。对待我们的学生.老师要有一颗平常心.要用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今天我们没有教好的学生.不代表今后就差或永远就差;  相似文献   

2.
关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放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作为一名老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好学生需要关爱,但那些有缺点、有问题的落后学生更需要我们关爱。一名好老师应该关注到班级的各个角落.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相似文献   

3.
走近M     
我妈妈是一个小学老师.从小她就对我说了许多学生的故事。她有一个信念:老师要善待学主。在她着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妈妈是一个好老师。当我也成为一个小学老师之后.我就想我一定要超过我妈妈.更善待学生。一、发现问题担任四(1)班的班主任没几天.M的名字就占据了我的双耳。不是M和人打架.就是M骂人;当大家专心听老师上课时.他却当众剪脚趾甲.老师对他好言相劝时.他还振振有词地说:“等我剪完.我就不剪了。”弄得老师哭笑不得,有时.甚至上课时都找不到他的人形.为了保证正常教学.我常常只能先放…  相似文献   

4.
一天我和一位八年级老师聊天.她说起她们班有个智障学生.连字都不认识。有一次.这个学生在课间和另一个学生打架了.这个学生先动的手。事后.老师对他进行教育,他振振有词,最后.他对另一个和他打架的学生说:“你看我打你了,你也打我了.我给你道个歉.你给我道个歉.我们就和好吧!”他说的这番话.让老师们想都没想到。他虽然连字都不认识.但在处理问题上敢于承担责任.主动化解矛盾.而且语言表达得很准确、清晰。  相似文献   

5.
很多老师,包括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教了中位数、众数后,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学了中位数后,就认为中位数好,平均数不好,不论对哪组数据进行判断和预测,学生们无一例外地会选择用中位数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等到六年级学习了众数后,又会说众数好,对平均数、中位数视而不见,致使教学效果和设计初衷产生了一定的偏差.问题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数学语言更加抽象化;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知识内容在量上剧增;老师讲解课时减少.这就要求学生要把握好课堂时间,要把课上老师讲解的知识、方法掌握好。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能全神贯注的去听每一节课。那么,在高中数学课堂,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亚芬 《甘肃教育》2013,(20):87-8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乐学”,喜欢上美术课,是美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在农村初中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对学习数学来讲,情感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的一种心理倾向,七年级的学生刚离开父母、进入新的环境、接触新的老师,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老师能处理好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让学生喜欢了新的老师,这样他们就会喜欢上了该老师所任教的科目.  相似文献   

9.
我从小就听话懂事,遵守纪律,自然而然地成了父母眼里的乖孩子、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可是,有时候,我也想叛逆。  相似文献   

10.
齐小健 《河北教育》2005,(10):10-11
教师往往把自己的感情投向‘好”学生,而往往对“问题生”抱有偏见,甚至反感。其实这些‘好学生”也只是学习成绩比较好,其他方面未必很好。久而久之。学生和老师之间就会形成一种不正常的情感状态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我认为,负责任的教师.应做到对“问题生”特别深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张艳荣 《学周刊C版》2011,(9):142-142
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之后.会出现很多不适应的学习情况.比如不能安心听讲,不能自主学习等等.究其原因在于学生上初中的时候,有老师天天监督,所以。在初中大部分的学生是在为老师而学习。到高中之后.老师并不像初中那样.时时刻刻去督促.这就需要学生去能够自己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教授,而是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自己去认识数学、学习数学。我认为一些比较好的数学习惯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低年级学生识字、写字困难的问题。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其难在于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的发展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遇到困难他们就会望而却步。如何教好学生识字与写字,抓住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必趣.关键在于老师的正确引导.采用灵活多样的创意教学方法,抓好识字与写字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一、增强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 1.灵活选择教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好的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是有利于学生自主的学习。在课堂上老师讲授内容要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画龙点睛,适时启发点拨,使学生深入透彻理解,讲授时间要尽可能短,凡是经过指导学生理解的问题,老师就不要包办代替,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练习,在练习中培养能力,开发智力。  相似文献   

14.
习惯即命运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孙老师说一位老师讲了这样一件事:几个学校的老师各自带着自己学校的优秀学生外出参加活动,某校老师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了自豪,赞扬他们学习好,组织能力强,能言善讲.在整个活动中,这些学生也确实如老师所说,具多种才能.但在就餐时,恰恰是这些学生不等不让,在其他老师和同学尚未入座时,就风卷残云,大吃起来.这让其他学校的老师很不以为然.不文明的行为习惯使“优秀学生”形象大打折扣。类似的例子很多,有许多成绩好、能力也突出的学生在他们SUNLAOSHIHUATI升学或是就业面试的时候常因一些不良习惯而被…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观点福建省福州市实验小学晏怡:不随时请家长、不体罚学生、不当众骂学生的老师是好老师。江西省南昌市城北小学闻昊:我认为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江苏省苏州市敬文小学李挺:我们班上的社会老师好幽默,每次上课都好好玩,就算快期末要背题,我们就  相似文献   

16.
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更要有目的的课前预习.如果课前预习得好,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有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课上老师所讲的重点和难点就会被同学们所领悟,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实验证明,课下经常预习的学生成绩往往比不预习的成绩高,而且差异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从思想上、感情上融为一体,要有心与心的交流.教师才能更真切地了解学生,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心态都要有所把握.用爱心去关注他们、引导他们。有位教育家说的好:“最好的老师并不是传授知识多的老师,而是热爱自己学生的老师”。因此.在工作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初中的作文教学是语文老师最头痛最苦恼的问题.老师苦于教,学生苦于学,甚至到了谈文色变的地步。它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作文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怎样使学生由无话可说到文思敏捷.本人就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提出一点点拙见:  相似文献   

19.
学生:老师,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老师:这个问题提得好!现在老师举个例子来说明,请大家认真听.一天,老师上街去买了一筐橘子,打算分给同学们吃.结果,当  相似文献   

20.
笑话两则     
老师迟到了 一天早上,数学老师很晚才起床,匆匆忙忙赶到学校.庆幸的是校长没有在检查,就飞快地跑到教室里去.学生们已经坐在座位上等他了.他抱歉地说:“同学们,作为一个老师竟然迟到了,对不起,我没有资格享受大家的敬礼,今天就不用叫‘老师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