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题目如果先后两次声响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如果两次声响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某农村中学8年级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另一端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用耳朵贴近铁管听声。  相似文献   

2.
在《声现象》一章里有这样一道题“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钱管的另一端敲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这是什么缘故广这道题的解答是这样的:“因为声音沿铁管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敲击铁管的声音分别在铁管和空气两种物质中传播,先后传到甲同学的耳朵处,所以听到两下响声.”那么我们再思考一下,这里为什么要强调是长铁管?铁管至少要多长呢?我们知道,人耳要把从铁管中和空气中传来的两次响声区分开来,这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必须在O.l秒以上.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铁管至少要多长?由于声音的传…  相似文献   

3.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就会象光的反射一样改变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声音的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回声时时有,声声皆入耳,但是为什么有些回声我们清晰可辨,有些回声我们却听而不闻呢?原来呀,人耳的分辨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当两次南响的时差在0.l秒以上时人耳才能分辨.就是说,只有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时,人耳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分开.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O米/秒,在0.1秒内声音将走过34米.因此,要想听到回声,我们离开障碍物的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17米.如果小于这个距离,回声和原声…  相似文献   

4.
叶德明 《物理教师》2008,29(4):28-29
抛体运动是学生在中学物理学习中第一次碰到的复杂运动.在日常生活中见得也多,有丰富的感性知识.但要真正领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还要费一番功夫.用课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2,下同)第38页的实验装置来演示,原理是正确的,但仅依靠“看”和“听”,是有些牵强的,在一次课后,有学生提出疑问:人耳能区分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1S,  相似文献   

5.
QQ问答(9)     
网友“回忆”问:甲在钢架的一端敲了一下,乙在钢架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这两次响声间隔0.82s,这个钢架的长度大约是多少米?“渔舟唱晚”答:已知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设钢架长为l.则声音在钢架中传播所用的时间为t_钢=l/5200m/s, 声音在这段路程的空气中传播所用的时间为l/340m/s.由题给条件可知: l/340m/s-l/5200m/s=0.82s  相似文献   

6.
<正>生活中有很多喜欢唱歌的人,其中有一些人为了不受外界干扰,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中去,往往喜欢戴着耳机唱歌。然而,那些平时唱歌不跑掉的人,戴上耳机唱歌却变得爱跑调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跑调的原因我们之所以能够通过耳朵听到外界的声音,是因为声音能够通过外耳、中耳、内耳传到听神经,接着再传到听觉中枢。  相似文献   

7.
1.人听到声音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和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不同,不能混淆。发声只需要发声体的振动,而听到声音首先要满足发声体振动,而且必须是每秒振动20次~20000次,其次一定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再次是有正常良好的接收声音的器官(人耳),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2.人听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数奥竞赛题中.我们会经常碰到“多少时间发一次车”这方面的应用题。这方面类型的应用题是较复杂的行程问题。说实在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方法去进行解答的话.是难以求出正确答案的。但是.如果我们掌握这一类题型的特点后.比如人步行的速度不变.比如车的速度和发车时间间隔不变等等.就会比较容易找到已知数量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9.
1.人说话是靠_的振动来发声的,人平时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传到人耳里的. 2.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及其他组织传给,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3.声音通过、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助听器利用了的原理,使部分因传导障碍失去听觉的人听到声音. 4.据说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在失聪后用牙齿咬住一根木棍的一端.将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继续谱出了伟大的音乐作品.贝多芬是利用_的方式听到琴声的. 5.你知道吗?蛇是没有耳朵的.不过,如果蛇将头…  相似文献   

10.
狗的耳朵很灵。它头上的耳朵收集声音,然后传送给里面的耳膜。耳膜是两小块圆圆的皮,声音通过空气传到耳膜,耳膜就会发生振动。振动传到里面更深的地方,到达内耳,内耳将信息传给大脑。如果你观察青蛙,实际上你可以看到耳膜是什么样子——就在青蛙脑袋的两边。你可以看到青蛙的耳膜,但是狗的耳膜和你的一样,藏在脑袋里面。耳膜后面是内耳。内耳的不同部分能听到高、中、低不同的声音。青蛙的耳膜。动捕食。很多小的哺乳动物,比如老鼠和蝙蝠,利用超声波(人类听不到的很高的声音)来听声音。狗能够听到超声波。蛇和鱼是聋的,但是在空中或水里哪…  相似文献   

11.
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将在界发生反射。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的声音叫做回声。人站在山谷中大声喊话时,以听见几次回声。这是声音在传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缘故。由于声音遇到了远近不同障碍物被反射,且反射回来的时间先后不同,所以往往可听到几次回声。回声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如利用回声测定距离,利用回声求车速等。例1拍手后0.5秒听到对面墙壁反射回来回回声,求人与壁间的距离。[思路分析]拍手发出声,经0.5秒听到声,表明声音在这段墙、再由墙反射传到人与墙壁间距离的明当时空气的温度,[解]设人与墙℃时空气的传声速播时间t=0.…  相似文献   

12.
典型错误之一:因对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不明白而导致的错误。[例1]如图1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从波传到x=5m的M点时开始计时,已知P点相继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4s,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3.
简单声现象     
·考点复习·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的传播需要 .2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遇到障碍物时 ,会被障碍物的表面 ,反射回来的声音传入耳朵就听到了回声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秒以上 ,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如果不到   秒 ,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 ,使原声      .3 用手拨动琴弦 ,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 ,此时作为声源的物体是 (   )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典型中考题例析·例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足够长的空钢管一端 ,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打一下 ,甲同学能听到次敲击声 ,其中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相似文献   

14.
德国科学家在南极洲考察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些异常清晰的特殊声音信号。这些声音频率极低,只有0.5赫,人耳很难听到。研究人员利用设备进行声音增大处理之后,可以清晰地听见,那是一缕缕美妙的旋律,就好像成群的蜜蜂在嗡嗡地唱歌,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的听觉有一定的范围,即物体每秒振动次数在20到2万次之间的声音人耳能够听见,在这个范围之外,人耳就听不见。  相似文献   

16.
蝉是有听觉器官的。蝉的听觉器官长在腹部的第二节附近,由比较肥厚的象丝一样的物体组成,上面布满灵敏的感觉细胞,和脑神经相连。当声波传到听觉器官上的时候,感觉细胞就把信号传递到脑子里,蝉就听到了声音。蝉既然有听觉,为什么对法布尔的砰砰枪声却无动于衷呢?这是因为,不管哪种动物的听觉器官,接受声波都有一定的频率范围。比如人耳可以听到每秒十六次到两万次之间的声波,低于这个频率的次声波和高于这个频率的超声波,我们就听不到了。……蝉对自己的同类发出的声音是十分敏感的,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1课《回声》中,说一只小青蛙在半圆形的桥洞里听到了自己说话的回声,这是为什么? 我们知道回声是指反射或散射回来而能同原发声相区别的声音。人耳能辨别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在1/20秒以上。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描速度340米/秒可知,障碍物至少要距人17米,人才能听到回声,而半圆形桥洞半径一般小于17米,  相似文献   

18.
堵上耳朵     
“这里闹哄哄,那里在喧哗,今晚这四周混乱一片。”大眼亮亮叫道。 “确实如此,亮亮! 泡泡说,“这栋楼的确太闹腾了,特别是这堵墙后面。” 大眼亮亮堵上靠墙的左耳,但无济于事。 “我不明白,泡泡,我堵上了靠噪音最 准备材料: 一台收录机 做实验: 1.用中等音量放磁带。 2.堵上一只耳朵,听磁带。 3.堵上另一只耳朵再听。 4.堵上两只耳朵再听。 问题:你每次听到的声音都一样吗? 实验结果: 声音可以从各个方向传播,也就是说,如果声音来自右边,你也可以用左耳听见。 为什么: 声音不会同时传到你的两耳。如果声音来自右侧,右侧的耳朵就比左侧的耳朵先听到,这样你就可以了解声音传自哪里。如果一只耳朵堵上了,你还能用另一只耳朵听见音乐,用一只耳朵听比用两只耳朵听更难判断声音的出处。 知识补丁 拥有两只耳朵令我们倾听声音时更轻松。这就是我们所形容的一种有声地图,由大脑将每只耳朵收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后绘制而成的。 当耳朵被(耳垢,或患耳炎)堵上时,我们会感觉 在有声空间处境困难,比如,难以判断召唤我们的声音或汽车声的方向等等。只有两只耳朵几乎同时接收到同样声音我们才会感觉相同,例如地铁的一些站台,车站四周的墙将开过来的列车的声音从各个方向反射回来,我们就很难判断车是从左侧开来还是从右侧开来。  相似文献   

19.
国庆节放假,带着外甥女秀云和儿子到公园去玩。玩着玩着来到湖边,两人看到许多人在钓鱼高喊着“去看钓鱼的喽!”就跑到一位正钓鱼的老大爷身边。“小朋友,小点声,你们这一喊把鱼都吓跑了。”“鱼能听到我们说话?”“那当然了,鱼虽然没有外耳,但它的头部有内耳,如果周围有说话声或脚步声,就会经过空气、水或大地把声音传到鱼耳朵里,鱼就吓跑了。这也就是你们在中学物理中学到的声音能在固  相似文献   

20.
回声是由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遇到障碍物而反射回来的现象.要能听到并且能分辨清楚回声的条件是:1.在时间上,只要原声和听到的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秒以上就可听到回声了.2.在距离上,如果声源距障碍物是s米,因原声与回声往返各一次共需时间是0.1秒,则往一次(或反一次)用去的时间为t=0.1秒/2=0.05秒,则s=vt=340米/秒×0.05米=17米(取空气温度为15℃时的声速进行计算).即声源与障碍物间距离为17米以上,就可以听到回声了.利用回声我们可以测定海底的深度,墙壁的距离以及其他物理量,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