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我们正处在供大于求的就业买方市场时期,下岗容易就业难,为此,有人为8种求职者画像,以诫世人。自卑型:自卑型求职人通常对自自己的评价不高,老觉得自己技不如人,对找工作一点也不敏锐,因此通常也不容易被人录用。这类人往往成为在就业市场暗处躲着的“兀鹰”的猎物,如果你发现自己已有这种倾向,要赶快改善心智。对于那些熠熠生辉的招聘广告,像是一周只需工作几个小时而拿高薪的工作,或是允诺拿高额提成的营销工作,以及看起来更诱人的工作,一律都不能贸然尝试。  相似文献   

2.
下岗工人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国国有企业工人有1.2亿人,其中大约25—30%即3000万人,属于“冗员”,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被优化下岗。目前正式下岗的,大约在1000万左右。许多经济效益不好的国有企业,不能按时发放工资和退休金,报销...  相似文献   

3.
有的人把下岗看成是生命旅途中走下坡路,而 37岁的山文秀却在下岗再就业的“大考”中开始了人生新旅程。她不但担任了北京翔达超市的副经理, 1998年还被选评为宣武区商业系统服务标兵,去年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宽敞的售货大厅里,笔者见到了正在忙着理货的山文秀。这位看上去纤细、瘦弱的女经理言语间透着一种干炼和沉稳。她向笔者介绍了自己五次下岗、五次再就业的不寻常经历:“ 1979年我接班参加工作,在宣武区饮食公司下属的‘烤肉刘’饭庄做了一名二红。” 1989年,该单位拟与朝阳区一公司合营,我和店里的同事都下岗…  相似文献   

4.
菲菲已经和妈妈一个多月不讲话了,每天早早地出门,晚上放学回家钻进自己的屋子里不出来,吃饭也是闷声不响,谁也不搭理。究其原因就是那天放学回家,菲菲发现自己的日记和抽屉好像被人翻过,于是很生气,跑去问妈妈。  相似文献   

5.
“兄弟姐妹们,几年来下岗后创业的经验告诉我,下岗不一定是坏事,创业也不像人说的那样难,只要有恒心,扑下身子,认准的路一直走下去,就一定会成功的”。在一阵阵掌声中,下岗女工史瑞芹作完典型发言走下主席台,立即被参加全县发展个体经济会议的众姐妹围了上来。史瑞芹下岗前原是山东省曹县第一被服厂的工人。由于工厂人员多、机器老化,难以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加上管理不善,工厂倒闭,她就此下岗。当时她思想上很痛苦,像天塌下来似的,也曾多次托关系,找后门,向效益好的企业商调。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办成。难道年纪轻轻就不干…  相似文献   

6.
在自己的岗位上,妈妈度过了大半个人生。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童车工人,由于厂里效益不好,被迫离开了自己心爱的工作,她下岗了。 “下岗”是一个时代所扔出的名词,对于妈妈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我第一次看到,一向坚强的她哭了,而那泪水也滴进了我的心。  相似文献   

7.
黄曙阳 《福建教育》2005,(9A):52-53
永春县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梅,勤奋好学,性格内向。她把自己内心的小秘密都记在日记本上。一天,她发现自己的日记被人翻过了。情急之下吼道:“谁翻了我的日记本?”她母亲也大声回答:“是我看的,怎么样?你在学校里不好好念书,成天胡思乱想,真不要脸!”她一夜未眠,翌日投河自尽。南安市一名12岁女生小妮因为被同学无故取笑,一时想不开,竟服毒自杀!  相似文献   

8.
发现自己     
我一点也不了解自己,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该用贬义词还是褒义词?该鼓掌还是叹息?该微笑还是哭泣?我从不曾去发现自己,也害怕去发现自己,害怕那个真实的自己会被人看不起。因此,我一直满足于把自己掩饰得很好。当这样的掩饰让我觉得累时,在那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我发现了被藏起来的自己。  相似文献   

9.
【命题形式】浙江省惟一的脑外科博士郭品正,在工作期间两个课题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因反对为拿高额回扣而滥用药物的做法,年度考核被评为最差,且被“优化组合”而下岗。以后其他大医院想聘用他,又因听说他“不会做人”而放弃。最后美国加州大学医学中心派人到上海面试,以优厚待遇聘用了他。博士恋恋不舍地离开祖国。对于郭博士下岗,社会各界议论纷纷。有人说他不会做人,有人说他太书生气,也有人说我们的国家正需要这样的人。请以“做人”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指引】此材…  相似文献   

10.
《中国职工教育》2001年第5期登了读者苏鲁来信,信中提出了一个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些文件中还一再强调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这和现实工人的状况怎么相吻合呢?”同时还发问:“工人阶级不吃香了吗?”我理解苏鲁同志信中所提的“工人阶级”,实际上是指生产一线的劳动工人,是操心柴米油盐的百姓们。他们关注的是收入的高低,社会关系是否“吃得开”等等。从实际情况看,工人兄弟即使不下岗恐怕大多数也比不上公务员及白领阶层等,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人们所说的“不吃香”的根据。处于这种情况之中的工人兄弟产生失落和迷惘是…  相似文献   

11.
笔者所在的城市,向来以教育发达而被周边地区所推崇。但是,这里的一些教师丝毫不因为教育大气候趋好而松懈,相反,“下岗”这把悬在头顶上的剑,时刻警醒着每个人:不要让自己成为“下一个”。  相似文献   

12.
苏鲁同志提出的“工人阶级不吃香了吗 ?”问题,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就有职工从自身地位和利益上的变化感受到了。随着国企重组改制,减人增效力度的不断增强,这种变革中的“工人队级不吃香了”的疑惑与不解,不仅在产业工人中大量存在,就是像苏鲁同志他女儿那种“当工人子女没面子”的想法又何止一个,恐怕许多“工人子女”,特别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子女”又有哪个愿意接过父母“扛过的枪”当“工人阶级的传人”呢 ? 我以为,吃香不吃香关键在自己。目前正被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热炒的李黄玺,不也是个工人吗?谁能说他不香?李黄玺…  相似文献   

13.
姨妈的变化     
我的姨妈是从事公交售票员工作的,由于公交车改为“无人售票”车了,伴随着我姨妈的便是下岗。有人劝说姨妈去当钟点工,她听了大为不满,还忿忿地说:“钟点工是乡下人干的,就算收入再高,我也不干。”下岗后的姨妈终日垂头丧气,心灰意冷,失去工作对她来说,除了烦恼还是烦恼。父母得知此事后劝说姨妈:“当钟点工也是服务工作,和我们‘经理’的工作在本质上没什么两样,一点也不丢人,去试试吧……”姨妈若有所思地听着,还不时地频频点头,最后终于下了决心,说:“好吧,我去当钟点工。”对姨妈这种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来说,做钟点工是个不错的选择。第一…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拔牙     
开篇的描写很形象,好有趣,“摇摇欲坠”、“坚持不下岗”、“退休年龄”、“新来的同志”等词语的运用,让习作不仅洋溢着生活气息,还顿生乐趣。  相似文献   

15.
应聘6大战法     
《阳光搜索》2005,(11):38-39
走出校门后.青年朋友面对的第—件事就是找工作。有不少人感叹“求职难”难于上青天”。在求职过程中,要想把自己推销出去,应聘者应适当地为自己做宣传,使对方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才能和优点,这可以帮助求职者和招聘者双方之间建立信任、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6.
穿着被妈妈洗掉色的红毛衣,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星期天,我决定自己洗衣服,干脆让妈妈“下岗”。我脱下脏衣服,扔在水池边,又拿来洗衣粉,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见此情景,妈妈喜笑颜开:“哎呀!凯凯今天勤快了,自己能洗衣服了,妈妈这下可‘解放’了。”“不是解放,是下岗!”我冲妈妈大吼。“下岗就下岗,这不正好由你来上岗嘛!”妈妈毫不客气地回敬我一句。我赶紧缓和了一下语气:“妈,您下岗前得好好跟我学洗衣服,您看您给我洗的毛衣。”我指了指褪色的毛衣,“我洗就不会掉色这么厉害。”妈妈的脸有些红了,乖乖地拿了小凳坐在我身边,像个小学…  相似文献   

17.
看了贵刊第九期评论员的文章:“技术工人也是人才”,感到观点非常明确,说出了技术工人的心里话,受到了我们职工的欢迎。与此同时,我们也衷心希望一些单位的领导对技术工人的看法尽快地转变一下,不能认为技术工人只是一般的体力劳动者,一般的熟练工,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正如贵刊评论员所言,没有技术工人,“中国制造”谁来制造?十五年前,江泽民同志为上海市业务操作比赛题词:“熟练的技术工人是四个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人才”,这一论断早已被不少企业深刻地认识到了。因为,没有过硬的技术工人,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  相似文献   

18.
苏鲁同志提出“工人阶级不吃香了”的问题,我做为基层工会干部深有同感。现在从中央到地方,从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以及工会,都把维护职工利益叫得很响。一方面是大会小会强调,整篇整板理论文章的宣讲,一方面是职工仍在下岗;一方面是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一方面是在岗职工拿不到工资,下岗的职工无人管。逢年过节送袋米、送袋面,全年维权工作就算完。工人不吃香,职工下岗,职工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对于这些现实问题,党务部门可以用“形势总的向好的方面发展”而一言蔽之;政府部门可以用政绩工程而掩之;工会无能为力而视之。…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颁布了一项规定,夫妻双方在同一企业的,不得安排双方下岗,已经下岗的企业及主管部门须安排一方上岗;夫妻双方不在同一企业,有一方下岗并领取“下岗待工证”的,另一方企业不得安排其配偶下岗。这项规定给双职工家庭服了一颗“定心丸”。 河北省等地也出台了类似的规定。这项规定已使千家万户受益,以致有了“下岗我一人,温饱我一家”的说法。“不得夫妻双双把家还”的规定一定程度地解决了困难职工的后顾之忧。河北省秦皇岛酒厂的一名中年女工去年下岗后的一段时间里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又恰逢在热力公司上班的丈夫也面临着季节性下岗问  相似文献   

20.
张瑾 《湖南教育》2004,(5):30-30
变“理解下面词语”为“通过不同方式来理解你不理解的词语”。“理解下面词语”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课文中教师认为学生需要理解的词语让学生进行理解。而“通过不同方式理解课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首先在对词语的选择上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词语选择,就满足了因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学习要求。其二,对词语理解的方式也多样化。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直接问老师、问同学等,都能达到理解目的。其三,对词语解释的方式也多样化了。学生根据自身体验来解释,如用词语造句,找出该词语的近义词或者反义词,用手势、动作来解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