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钟与对联     
一 诗钟是近代文化人文娱活动的一种。它是在限定的短暂时间内、限定的特殊条件下,创作七言对句的一种文字游戏性质的活动。 为什么称之为“诗钟”呢?据说,在出题以后,把点燃的香横放着,香根上系根线,线头附个铜钱,下面再放个盘子。香着到那里,把线烧断,铜钱落在盘子里时,发出钟鸣一般的声音,说明时间已到,必须交卷,因此称为“诗钟”。这是从古代的“刻烛赋诗”、“击钵催诗”等作法发展而来的。当代已经用闹钟来代替了,计时更精确,也更合乎“钟”的原意。也有怕催紧了作不出来的,干脆不限时啦。 如何限定条件呢?方式甚多。总的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不要求嵌字的,一是要求嵌字的,都称为“格”,都用一副七言对偶句组成。 不要求嵌字的,又可分为“合咏格”、“分咏格”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传统     
自我懂事以来,我家那座老钟就一直被端端正正地放在客厅,本本分分地做它报时的工作.可是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这钟居然慢了——虽然只慢了一分钟,但这使我觉得有足够的理由让它“下岗”了. 于是趁着一次家庭集体就餐的机会,我提出了换钟的要求.还没等我说完,饭桌上突然静了下来,爸妈用眼神制止我,一旁的爷爷直接“啪”地放下了碗筷,愤愤不平地说:“谁说要换钟的?五十多年来它从未差过一秒,现在怎么会坏呢?一定是你自己的手表快了!”  相似文献   

3.
十分钟,很短暂的时光。在短短的十分钟里,也许你并不能完成什么大事。说话间,十分钟马上就从你身边溜走了。你的一生能有多少个十分钟?你又能掌握多少个十分钟呢?近日,爸爸买了一盘影碟《十分钟,时光流逝》。“十分钟,那么短,我倒要看看导演怎么个拍法?”我暗自想。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部片子收录了国际影坛十五位著名导演围绕“十分钟,时光流逝”这一共同主题而拍摄的十五出电影片段,他们各自用摄影镜头捕捉了许多精彩的“十分钟”。德国导演维姆·温德斯执导的“十分钟”,叙述了一位在荒凉地区独自开车的年轻人,途中突然患病,急忙赶…  相似文献   

4.
“Clock”一词是“钟”的意思,“钟”是用来记时的。自然界有很多千奇百怪的“clock”,你想一睹为快吗?请看:  相似文献   

5.
金老爷买钟     
一天金老爷在他的阁楼里找到了一只钟,“怎么才能知道它准不准呢?”他盘算着。于是,他就出去买了另一只钟,并且把新买来的钟放在了卧室里。“三点整,”金老爷说,“我得去阁楼里看看那只钟准不准。”他赶紧跑上阁楼,可那只钟指向的时间却是三点零一分。“我怎么知道哪只钟才是准的呢?”他糊涂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到一所农村初中听“推门课”,我从课程表中随机选了一节数学课(用华东师大版教材)。上课铃响了,但任课老师没有进教室,我和学生不由产生了疑问:“什么原因迟到呢?”“今天要上什么内容呢?”过了大约两分钟,教师匆忙走进教室。“对不起,我从家里来学校的途中,摩托车没油了,就到路边的电脑加油站加油。在加油过程中,我发现显示器上一些数量很有趣(边讲边画显示器草图),如‘3.18元/升’一动不动,而两个小窗格的数字却不停地跳动着,这两个数表示什么呢?”(生答:一个是油量,一个是金额。)“为什么这两个量要一起跳动呢?”(生答:因为进油时,…  相似文献   

7.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  相似文献   

8.
《钓鱼》是一篇阅读课文。上课开始我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你们谁会钓鱼呢?你感到钓鱼有意思吗?”学生争着回答。然后我告诉同学们钓鱼是一项很好的运动,能医治疾病,有利于健康,我国还成立了钓鱼协会呢!接着我问大家想不想学钓鱼?大家齐声回答:“想!”“今天我向你们介绍一位钓鱼能手——阿成,咱们拜他为师,学习钓鱼方法。请打开书本,默读两遍课文,看看阿成是怎样钓鱼的?看谁能很快地学会阿成的钓鱼方法?”这时,同学们的兴趣极大,精力特别集中,默读了不到十分钟,就纷纷举手,差生也能头头是  相似文献   

9.
【要义点击】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相似文献   

10.
请认真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问题。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①你想节省时间有效率地学习吗?那就请你无论如何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②“生物钟”这个谜是现代生物学中最诱人的一个课题。你倘若观察一下大自然,就能发现一切是安排得多么井井有条:A每天黎明,小鸟就唱起婉转的歌,随着日落,歌声又消失;到人们上床睡觉的时候,猫儿却呆不住了,猫头鹰也开始觅食;小小的蜘蛛则是在午夜以后才开始织网,到凌晨四点停止工作。在它们的体内似乎有着极其精确的“钟”!③人身上有没有“生物钟”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在正常的情况下,心跳和呼吸并不受…  相似文献   

11.
对于学生来说,课间十分钟显得十分重要,如何科学利用课间十分钟呢?心理学上有过“倒摄抑制”理论,说的是后面过强的记忆,会抑制前面的记忆,因此像一些同学那样一下课就疯玩疯闹肯定不行,这样过强的刺激,只会使上一堂课的内容化为乌有。专家认为不妨将课间十分钟分成“343”三个阶段,做到科学消费这十分钟。即前3分钟回味一下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总结,如果有不懂的疑难问题,最好现场向老师询问,力争当场解决。中间4分钟,由于此时教室空气污浊不堪,且大脑经过一轮“轰炸”,已显得十分疲惫,这时走出教室,活动活动身心,显得十分必要。可以适…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初衷     
“钟老师,你来政教处办公室一趟,你班的学生阿贵出事了。”正在批改作业的我,接到了政教处主任的电话。我的心咯噔一下:阿贵出事了?怎么会呢?我来不及思考,匆匆赶往政教处,刚到办公室门口,里面就传出了争吵的声音。“敢做就要敢当,你这是什么态度?”政教处主任严厉地说。“是我买的,我没偷,承认什么?”阿贵不甘示弱地回答。我急忙走进办公室,只见阿贵站在办公室一角,政教  相似文献   

13.
富有文采是优秀作文的标志之一,也是高考作文获得“发展等级”的重要前提。孔子早就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的文章,不会具有感染力,读来只会味同嚼蜡。但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富有文采呢?现将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整理出来,以期对中学生朋友有所启发。一、在炼字上下功夫向名家、大家学习,感悟用字之妙。许许多多的名家、大家无一不在炼字上下过苦功。杜甫曾把“语不惊人死不休”作为自己一生的不懈追求,因而留下了名垂千古的诗句华章。“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望岳》)一个“钟”字不仅有情,而且有泰山将天下的神奇秀…  相似文献   

14.
夜归     
“铛、铛、铛、……”钟敲了十下,我猛地跳了起来,甚至连“再见”也没对朋友说,就飞也似的冲出门去。骑上自行车,心怦怦直跳:“这下可糟了,爸妈如果问起我该怎么说呢?”这时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下午的情景——“妈,今晚我不去补课了,行吗?”“明天又不考试干吗不去?”“同学生日……”“生日?生日有学习重要吗?一星期只有两次机会你也不好好珍惜。如今是知识时代,竞争激烈,你若是没有知识,怎么行?你想和爸妈一样被社会淘汰吗?再说,将来有的是时间玩,小小年纪过什么生日,还不如……”眼看着妈妈的“长篇大论”又将开始,我急忙请来高级顾问:“爸…  相似文献   

15.
星期一晚上十点多钟,我已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突然,电话铃响了,我连忙拿起话筒。电话里面传来姑姑熟悉的声音:“喂,雨吗?”“哦,是您呀,这么晚了,您有什么事吗?”“也没什么大事。你前天和梦云(她的孩子)吵架,我都知道了。为了这么点小事你们何必吵架呢?你是大的,应该让着  相似文献   

16.
每逢除夕零时,国内许多地方的寺院都会响起108下钟声。为何要鸣钟108下呢?因为在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108”这个数字含有神秘色彩,它代表“吉祥如意”、“驱除一切人生烦恼”之意。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敲108下,人便可消忧解愁。每到除夕夜人们随着钟声互相祝福,祈求新年吉祥如意。那么今年,我们到哪里去撞钟听钟呢?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教学生“抄歌”,是在四年级的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上。当时,我用三十分钟时间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还有十分钟,干什么呢?我忽然心血来潮,要求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歌曲完整地抄  相似文献   

18.
琳琳是一位腼腆的女孩子,说着说着话,脸就红了,然后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抿着嘴笑笑.我也冲她笑笑,等着她梳理思路,讲自己的故事. “我最近脑子里好乱,经常想一些事情,上课时总是走神,真是烦死了!我担心这样下去,成绩会下降呢!”琳琳对我说. 我递了一张白纸给她,“你都想些什么呢?能不能写下来?” 琳琳接过白纸,看着我说:“可多了,乱七八糟的,写什么呢?” 我笑笑,“就当现在是课堂,在接下来的十分钟,你把呈现在脑海的事情写下来!”我说,“不用管逻辑,也不用管语法,只要写出来就可以啦!”  相似文献   

19.
关于鬼……     
那天晚上九点多钟,妈妈的胃病又犯了。我放下手中的作业,给妈妈找止痛片。妈妈说:“别找了,没有了。”这可怎么办呢?爸爸不在  相似文献   

20.
钟没有停     
小严做完课外作业,抬头看了看钟,已是晚上七点多钟.他丝毫没有倦意,又精神抖擞地钻研起老师今天出的一道数学思考题.困难确实不少,但他并没有被吓倒,经过反复分析、思索,最后终于解出了这道难题.放下笔,小严又习惯地抬起头看了一下钟.他一愣:“怎么了,钟停了?”小严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瞧,这才发现是自己看错了.原来在这个多小时里,钟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恰巧对调了一下.刚才没看仔细,还以为是钟停了呢! 你能不能根据上述情况告诉我们:小严解这道题花了多少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做,什么时候做完? 本题实际是一道“表针对调问题”,据说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也做过此类题目.根据题意可知,小严解这道题花了一个多小时.而小严开始做题的时间在7点到8点之间,因此小严做完这道难题可能在8点到9点之间,也可能在9点到10点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