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对影响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成绩主要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级跳远是一个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技术比较复杂,身体素质与技术高度统一的项目.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绝对速度和速度利用率、专项素质、三跳比例、力量素质、竞技能力等因素的分析,寻找出影响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根据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生长发育特点,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专项训练的经验,研究了青少年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和规律,并提出了青少年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与国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一些见解,为我国跳高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摘要:男子三级跳远是我国参加奥运会田径比赛的潜优势项目,专项力量是影响三级跳远比赛成绩和技术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我国最优秀的6名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安排。结论:1)我国男子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内容、方法手段、计划与负荷基本符合世界潮流,但训练中缺少单腿支撑进行的蹲、拉、提、举等练习,不够贴近专项需要;2)专项力量训练器材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科技化含量不高;3)专项力量负荷调整控制主要依赖教练员经验与身体素质指标推算。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明近几年影响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停滞不前甚至有所退步的原因,为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收集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许滨的各项训练和比赛技术参数,从身体形态、专项身体素质,及绝对速度、助跑最后10m和助跑利用率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许滨的专项成绩.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把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如鲍威尔、比蒙、黄庚等参数与许滨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包括许滨在内的中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后10 m速度的平均值低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结论:由于助跑速度利用率偏高,绝对速度太小而导致我国优秀男子运动员的跳远专项成绩无法更进一步得到提高,由此告诫我国的教练员在今后的训练中应着重加强哪些训练等注意点.  相似文献   

6.
为使举重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体能现状进行了相关分析;构建了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专项体能情况进行了评价;并对在男子举重运动员训练中运用专项体能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访问、文献资料、描述性统计量、非参数检验、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从1987年至1995年世界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最好成绩全部是由中国广东运动员创造的,但自1996年以来,我国女子撑竿跳高成绩与世界纪录相差较大。为了使我国该项目成绩能更快提高,比较有效的对策之一是在各省队培养出优秀的运动苗子。据此,研究如下:1.分析我国和广东省女子撑竿跳高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和现状,提出如何提高我国和我省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成绩和水平的基本策略;2.系统分析了几十年来广东省女子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各项基本特征;3.对二十年前后若干位有代表性的广东省女子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各项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得到助跑速度素质、身体高度形态、和派生身体形态三类主因子作为选材的主要依据;4.根据研究给出了青少年运动员选材若干项指标权重,并得到了评定选手综合成绩的数学计算公式和广东省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初级选材流程图。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2011-2012赛季30名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构成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优秀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构成主要由篮球专项综合素质因子、速度素质因子、力量素质因子、耐力素质因子和灵敏素质因子共5个主因子,16个测试指标项目构成.并建立了优秀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构成,明确了我国优秀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与世界优秀链球选手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专项能力及旋转速度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部分链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指标,但专项能力和旋转速度方面尚有明显差距。认为专项能力差是阻碍我国链球运动员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主要原因;旋转速度慢是制约其运动成绩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而早期训练没有建立起高水平的技术动力性结构模式是我国链球落后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常见运动创伤的调查,分析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与运动创伤的相关因素,探讨优秀举重运动员运动创伤预防的训练思路、方法和措施,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17名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和三跳比例参数进行了研究,揭示出二者间的定量关系,寻求到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的最佳结合点,为实施三跳比例定量控制提供一种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国家赛艇集训队26名男子公开级运动员为测试对象,经指标初选、专家调查和多因素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统计筛选出7项有效反映我国优秀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专项体能水平的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赋权,建立了反映我国优秀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对10名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11项身体素质指标与其铅球运动成绩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对身体素质各子项进行灰色白关联分析,得出影响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成绩的主次身体素质指标因素及各个子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对铅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进一步提高铅球投掷运动科学化训练水平,缩短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身体形态及素质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的权重排列分别为身高、下肢长度、跟腱长、踝围、髂宽、髋宽、肩宽、体重.(2)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身高、体重、踝围/跟腱长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托莱指数、下肢长度、髂宽/髋宽指数、髂宽/肩宽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3)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指标的权重排列分别为助跑摸高、纵跳高度、100m跑、30m起动、立定跳远、负重半蹲、抓举和后抛铅球.(4)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 30m、100m)有显著性差异;专项跳跃能力(纵跳高度和立定跳远)以及反映绝对力量的负重半蹲、抓举和后抛铅球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表现专项素质与专项技术的助跑摸高成绩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短跑运动员专项成绩与专项身体素质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名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的专项成绩、专项身体素质以及下肢髋、膝和踝3大关节等速屈伸肌力矩等指标进行测试。通过相关分析探讨了短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下肢力量水平与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发现髋关节屈伸肌肌力、膝关节屈伸肌肌力和伸肌的离心肌力以及踝关节的跖屈肌力与短跑成绩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测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将天津市普通高校男子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与我国职业男子足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现有普通高校男子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与我国同年龄段职业运动员在身体素质诸方面均存在明显差距,速度素质与我国职业运动员差距最小,力量方面的素质训练应引起足够重视,有氧能力距离满足高水平足球比赛的需要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撑竿跳高技术的支撑阶段是运动员储存能量的主要阶段,是整体技术的重要部分.根据对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比赛的拍摄、图片解析、数据分析,得出运动员支撑阶段悬垂、摆体、最大团身、展体时的参数,结合技术进行分析,找出运动员在某些技术或身体素质上的不足,为广大教练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对38名我国高校男子标枪运动员七项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一般身体素质水平集中体现在后抛铅球能力上,专项身体素质程度集中体现在三步助跑掷标枪水平中,运用测量评价及模式理论制定了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各身体素质发展均衡程度和素质综合发展水平与成绩适宜程度的评定方法和标准,可供高校男子标枪运动员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测量法分析我国大学生女子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特征,建立了我国大学生女子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由五大素质因子组成,从五大因子中选取各因子代表指标并建立评价模型y =0.322 X1 +0.233 X3 +0.155 X13+0.148 X4 +0.135 X9.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规律以及愈后效果等.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100%;以急性损伤和中、轻度损伤为主;以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损伤、滑囊炎、软组织挫伤为主;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膝、踝、肘、腕和肩关节等;运动损伤发生于日常的专项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时期.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包括:运动性疲劳或运动量过大、专项训练过多、局部负担过重、自我保护意识差、心理状态不佳、带伤训练或比赛、准备活动不充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