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庞茹 《文化交流》2017,(6):58-61
从杭州评话中感知历史 不久前的一个周末,我去好友家小坐.两人聊得正欢,好友八岁的儿子跑过来说要去"听大书".我正纳闷,好友笑着说,他们小区附近有一家评书场,儿子最近迷上了听评书,每周都要听一次.评话?我还是小的时候,跟着爷爷听过几次.好友见我好奇,便邀我一同前往.  相似文献   

2.
又忙了一天     
早上6点,女朋友的姨妈要回北京,我送她去火车站.她说我这辆新"别克"车很气派.  相似文献   

3.
生在安徽,我至今没有到过徽州,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徽州对于我就像未来对于我一样,充满了许多不可或知的地方,很能引起我的梦,我的遐想。但是,没有去过徽州并不妨碍我了解徽州,尽管这种了解都是理性的,而且近乎梦中的。不过,我与徽州的这一距离,让我更能理智而不带任何偏见地去读她,看她,美她,丑她,或者带着有些批判的眼光来要求她。手头上又来了一本关于徽州的书。现在很精致的那种格式。确实很美。由外而内,由内而外,视觉上很是愉悦。在我的意念中,徽州,你怎么打扮她都不过分,怎么妆点她都不过分。然而平淡,也许只有平淡才更能凸显其端庄、妩媚和俏丽。过于讲究扮靓似乎只能让徽州沾上世俗的尘味。所以,这部名叫《文化徽州》的书脱俗得很,不用哗众取宠的装帧,全是又字与摄影的揉和,平实,厚重,而又不失大气。整版整版的图片丰盈了文字之外的意象。就像一边品茶时,一边听着轻音乐一样,那味儿似乎跟着旋律在动,随着音符在飞。  相似文献   

4.
从“长长的小巷”说起 长长的小巷是让人永远难忘的。50年代我在一个中学任教,离住所较远,抗抗入学前后的许多年,总是跟着我早出晚归,在昏暗的小巷灯光下,我牵着她的手,长长的小巷似乎永远走不完似的。当  相似文献   

5.
天堂母爱     
廖武洲 《文化博览》2005,(10):63-64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9岁以前,爸爸妈妈都把我视若掌中宝,我的生活无忧无虑,充满欢乐.但自从我母亲和我父亲去了一趟武汉的某医院后,我的生活就大不如前了. 父母回来的时候是在晚上.说实在的,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我最喜欢的是妈妈.每次妈妈从外地回来,我都会娇模娇样地跑上去,张开双臂扑到她怀里要她抱,即使我9岁了,依然如此.  相似文献   

6.
为爱祈祷     
胡平 《文化博览》2005,(4):48-49
我的妻子爱珍是在冬天去世的,她患有白血病,只在医院里挨过了短短三个星期. 我送她回家过了最后一个元旦,她收拾屋子,整理衣物,指给我看了放证券和身份证的地方,还带走了自己所有的照片,后来她把手袋拿在手里,要和女儿分手了,一岁半的雯雯吃惊地抬头望着母亲问:"妈妈,你要到哪里去?"  相似文献   

7.
洗脚     
女友许红约我去做按摩,说她刚办了一张按摩年卡,而且已经用它做过面部美容和腹部减肥按摩,感觉特好。这是一种目前时兴的我不曾尝试过的休闲方式。我并不想把自己和时尚隔离开,就随她去感受一下这种“新生事物”。 路上,她问我想按摩哪里,我想了想说,按摩脚吧,我觉得自己  相似文献   

8.
一个飘着细雨的清晨,我在上班的途中恰巧碰到一位准备去上课的教授,我们便边走边聊. 走在我们前面的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这位女老师不但长得漂亮,而且极其爱面子.她此时穿着一双高跟鞋,袅袅婷婷地走着.细细的鞋跟伴着雨滴声敲打着水泥路面,像在演奏一首与水有关的音乐.我和教授不禁放慢了脚步,远远地跟在她的后面,像看芭蕾舞一样欣赏着她那轻盈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周末到洛杉矶的全美连锁商场--"价格俱乐部"给女儿买书.根据7岁的女儿在电话中向我所做的简单描述,我挑了3大本估计她可能会喜欢的儿童故事书,就去交钱.  相似文献   

10.
前两年我到德国去打工,在与德国人的交往中,我感觉他们单纯善良,对人的信任简直让人"无法忍受"。一次,邻居罗拉夫人敲开了我租住的房的大门,对我说:"小伙子,你能帮我个忙吗"我有些意外,像我这样连个固定住所都没有的异乡人能帮她什么忙呢她说:"我要到法国去旅游,大概一个月后才能回来,你帮我照看一下我养的热带鱼好吗"我有点犹豫,但看到她恳切的目光实在不忍拒绝。她热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世界天堂的夏威夷,其美丽自不待言. 我在1995年底和2003年春,曾两度去夏威夷.去年在我告别夏威夷前,在此安家就业的女儿又一次带我在檀香山各处遨游一圈.末了她又问:"妈妈还想看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2.
玉如意 《文化博览》2006,(10):18-19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李暖暖是跟她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理所当然地要求她有着显赫身份的爸给她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说,你做梦吧。李暖暖没想到最要紧的关头,她爸不管她,不仅不管,还不许任何人管。李暖暖不止一次踉她爸说,如果你真不管我,我就去最贫困的地方教书,我在那里找个农村男人嫁了,这辈子都不回来。李暖暖她爸对女儿这样的威胁不屑一顾。李暖暖没有办法,就赌气去了西部做志愿者。  相似文献   

13.
生老病死     
在距离重庆辖内巫山县城40公里外的村子里,我见到一个80岁的老太婆弓着身子去“做事”,她是我见到的最年迈的“钟点工”。春夏之交,天已经热了,佝偻的老太婆还戴着厚的毛线帽子,她说“不能病啊”。每天她都要去邻居家,给那家  相似文献   

14.
弹指30年     
他和她同年同月出生在同一个村子里. 3岁的时候,他和她玩过家家,他当爸爸,她当妈妈. 7岁的时候,他和她牵着手一块去上学,并且成了同桌.她从家里拿了一块锅巴,总要分一半给他;如果谁欺负了她,他也总会去为她报仇.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初,我刚到市委宣传部工作.一次与当时的市委主要领导到北京出差,他对我说,你有时间去看看伊春走出来的女画家王剑兰.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王剑兰的名字.于是我抽出时间,按领导告诉我的地址,在西二环一栋楼的六楼不到10平方米的画室里看到了王剑兰.当时她正聚精会神地伏案作画,以至于家里来了人她都没发现.看到这个场景,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对艺术十分投入和执著.这时我就想,一个文弱女子是如何走出大山、来到京城作画的,而且还小有名气?  相似文献   

16.
芦笛 《文化博览》2007,(2):39-41
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常回国。一次在返程中,我和邻座的小女孩聊上了。她虽然离开大学校门不久,却满脸是成年人的自信与干练,举手投足间处处流露了与年龄不相称的自信与老练。她告诉我她是到美国去攻读商科硕士学位的。  相似文献   

17.
上一次与韩女士相聚是在1997年夏,当日寸她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我去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出席友协授予她丈夫陆文星先生“中国人民友好使者”光荣称号的仪式。会后,她与我和友协的卞晓春同志,就中外文化交流等问题作了长谈。整整六年过去了,她情系中华的赤子之心一直感动着我。  相似文献   

18.
    
两位好友聚在一处,各自讲了一件后悔之事。A 先生: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我是回天津过的。一天晚上9点多,我从亲戚家出来乘公共汽车回家。突然,在拥挤的人群中我发现了一位中学校友,激动的心情难以言传——她一直是我暗恋的女孩。因为她们搬家,我已六年没见到她了。最初的犹豫过后,我鼓足勇气挤过去同她打招呼。她是乘车去接下中班的母亲。我还沉浸在邂逅的兴奋中,她已到站下车了。我眼睁睁地看着她又消  相似文献   

19.
去年年底,我听说了一个102岁高龄老人的遭遇,最近我又听说了一个99岁的老人的生活。比较两位老人的命运,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关于102岁高龄老人的遭遇,是她的大孙子讲给我听的。她是个农民,一直到70多岁也下地干活,90多岁了,她还一直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直到最近一两年她才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作为一个农民,她当然没有退休金,晚年就完全要靠儿子赡养。据她的大孙子说,她先是靠大儿子生活,日子还过得去。后来,她到小儿子家生活,日子就艰难了。特别是最后一两年,她竟然一日三餐都吃不全,更说不上什么有营养的。有时大孙子送一点好吃的去,但没有时间喂她,让他的叔叔喂.可后来一了解,他的小叔叔竟没有喂老人家。  相似文献   

20.
音乐与时代     
莫言 《文化博览》2005,(3):28-29
1977年初,我在黄县当兵,有一天跟着教导员去团部听"揭批四人帮"的辅导报告.会议结束时,天已黄昏.我们推着自行车走出团部大院.遍地都是残雪泥泞,寂寥的大街上没有一个人影.无声无息,只有我们的自行车轮胎辗压积雪的声音.突然,团部的大喇叭里放起了电影<洪湖赤卫队>的著名唱段: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我的教导员,一个"文革"前的高中生,身体在车子上晃晃,便猛地刹住车子,跳下来,回过头,朝着团部的方向,仰着脸,听.我看到他的眼睛在昏黄路灯的映照下闪闪发光.我感到周身被一股巨大的暖流包围了.我朦朦胧胧地感觉到:寒冬将尽,一个充满爱情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