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人是一位普通的大学生魔术爱好者,对扑克牌“花式”表演有一些接触,在学习魔术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这门艺术的魅力。就像每个热爱魔术和花式的朋友都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升魔术的价值和影响力一样,在近年的表演当中,我也在不断地尝试如何使自己的表演更好地做到这一点,也在观察其他朋友们的表演,并对此做了一些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此发表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2.
执著     
大学的时候我给很多人变过纸牌魔术,每次表演之前我都会说:“我准备了三个魔术.一个叫‘顽皮的扑克’,一个叫‘阴魂不散’,还有一个叫‘执著’,你喜欢看哪个?”几乎所有的女生都会选“顽皮的扑克”,  相似文献   

3.
“近景魔术”这四个字是由英文“Close-up Magic”翻译而来.也有人将它翻译为”近台魔术”。在英文魔术词典里,还有一些相关的词语,如:“Table Magic”(近台魔术)、“Stand-up Magic”(站立魔术)等都可表述“近景魔术”的意思。在华语魔术圈里,“近景魔术”的提法基本上涵盖了以坐式(在桌面前)、立式(在桌面前)及站立式(在微型道具桌侧)这几种”近景魔术”的表现形式(街头魔术.互动魔术等也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4.
扑克穿刺     
传统魔术中也有《扑克穿刺》的表演.它的门子是做在牌上的。老式《扑克穿刺》的做法如题图所示,表演穿刺的扑克牌是一张红色方块5,事先将中间的方块图案挖掉.后面附上另外一小片方块5.底边粘合于牌的背后,形成可开可合的丁字形门子,两牌合拢时后面的红色方块可以把前面牌中挖出的孔洞填满,看上去牌面是正常的。表演时将这张扑克放入  相似文献   

5.
继续洗牌     
俗话说,魔术都是假,看你怎么耍。魔术师玩扑克变戏法,总是先把扑克递到观众手里,让你任意切牌、洗牌、倒牌、验牌,然后拿回来,自己总要再洗上几遍,再变,每一张牌都乖乖“听话”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牌到了自己手里之后再洗的那几下子,十几年勤学苦练的功夫都在里面了。  相似文献   

6.
正综观国内外的著名魔术师,他们的魔术作品中都不乏有与其他门类艺术融合,从而使作品更加丰满的例子。可见,魔术的创新发展,不能局限在核心技术上,也要在表现形式上下功夫,让魔术融合其他艺术门类,甚至跨出艺术范畴地进行创新。因此,魔术的多元化创作就成为了最直接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现在社会上时兴学习速成法,比如《五分钟跟我学烹饪》,今天我们也实验一下学魔术的速成法,请跟我学——扑克相机拍彩照。  相似文献   

8.
球场魔术师     
魔术看似神奇,其实却很平民化,硬币、扑克、丝巾和绳子这些随处可见的玩意,都可以成为魔术师手中神秘莫测的道具。因此,英国一些魔术师认为,这门艺术不仅可以在舞台上表演,也可以到人声鼎沸的足球场里让球迷们欣赏。  相似文献   

9.
艾尔·史翠南,5次世界冠军得主,目前世界花式台界公认的速度最快、爆发力最强、水平最高的美国优秀选手。“大石”牌花式台球桌,我国唯一通过国家体委审定、国际台联确认的国际标准花式台球设备。4年前,史翠南与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几位著名选手应邀到北京参加“大石”杯国际大师级花式台球邀请赛。那是史翠南第一次到中国,第一次亲眼看以花式台球在中国的普及、开展;第一次在“大石”牌花式台球桌上一展世界冠军的风彩。从那以后他与“大石”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代得知“大石”杯’98全国花式台球锦标赛3月份在北京举办时,忙致电海燕优美加公司总经理王大石先生,表示无论赛事多忙,也要飞去北京。他在电报中风趣地说,很久没在“大石”球桌上打球了,我很想念它。史翠南从9岁开始打台球,20岁时转为职业选手,赢得过100场以上的重大国际比赛,5次被评为世界当年的最佳优秀选手,在世界花式台球界一直稳坐霸主地位。4年前他到北京参加世界大师级花式台球邀请赛时,花式台球在中国远不如现在这样被广大台球爱好者所了解、喜爱。他和其他几位世界顶尖级选手精湛的球技,激烈的比赛的及令人击掌叫绝的花打表演,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广大台球爱好者也通过中央电视台的现场转播,从荧屏上认识了花式台球。从那以后,名目繁多、接连不断的花式台球比赛遍及全国,而爱好花式台球的也越来越多。在这其间,史翠南一直与王大石先生保持着密切联系,关注着中国台球尤其是花式台球的发展。此次来华,他将与中国台协及王大石先生商讨对参加第13届亚运动的中国国家代表队训练的重大问题。史翠南与“大石”将扩展到与整个中国台球界,中美两国台球运动员之间团结互助的美好史话也由此续写出新的篇章!(冰玮)  相似文献   

10.
严格说来“科学魔术”同以前刊发过的“数学魔术”一样,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魔术,而是魔术的“坯子”,可以用它来设计魔术。  相似文献   

11.
扑克分身     
《扑克分身》也可称为《扑克三分》,是由巨型魔术《人体三分》演变而来。这套魔术的创作,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有许多的不足需要改进,所以公布给同行,希望得到指正和提高。表演过程:表演者拿出一个书本大小的黑色框架,框架的左半边前后皆被铁片封闭着,右半边是透空的三条栅栏。表演者将一张扑克牌放入栅栏中(图1),将框架前后交代,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扑克牌和框架均没有异样,随后魔术师用手指推着扑克牌中  相似文献   

12.
神奇的生物     
这也是一个适合给小孩们表演的节目,可以得到小朋友们热烈的反应。 魔术师显示一条卡通风格的鱼,指出它在笑,很开心。鱼高兴地游来游去,但是当它从魔术师身后游出来时,看上去变得很悲伤了,魔术师解释说是因为有一只猫要吃它,提议“我们可以用魔术咒语把猫赶跑,让它再高兴起来”。在大家喊过魔术咒语后,从魔术师身后游出来的鱼又高兴了。  相似文献   

13.
扑克牌,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无论是在节假日、工余日,还是在家庭里、旅途中,常常看到人们兴致勃勃地打扑克,从竞技体育的桥牌到百姓间通俗的游戏,无不透出人类的智慧与趣味。扑克牌之所以受到普通百姓家庭的喜爱,主要是玩法多,简便易带,而且还能成为杂技魔术的道具,有些简易的扑克魔术又常常是家庭娱乐的组成部分。扑克牌打起来变化莫测,趣味性强、并有一定的益智作用。曾有人以扑克为题材做智力题,可使人学会逻辑推理、概率等方面的知识。由此看出,扑克牌虽小,却能透视出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不久前,在首都一次桥牌赛上,许多人对此次比赛用牌——“姚记”扑克牌产生了很大兴趣,无论是从牌的质感还是色泽,均得到了桥牌界人士的赞赏。  相似文献   

14.
徐:“挑幅子”怎么回事? 田:也是教魔术.也有人叫它“卖册子”或者“卖黑白汗”(化学魔术药)的,前面的部分其实和“利子牌”差不多,也是先演几个小节目把人都吸引过来.也是说“看不要钱,要是有人认为好玩问能不能学?能!要不要收费?要!大家都要工作挣钱,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魔术师刘谦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国内魔术近几年发展很快,从一开始大热的近景魔术,到心灵魔术,再到高科技魔术,中国魔术应着时代的潮流蓬勃发展。从表演距离来划分,近景魔术是和中距离魔术、舞台魔术、电视魔术等魔术门类分开的,与心灵魔术或高科技魔术有  相似文献   

16.
彩虹球     
球的魔术是很古老的,许多魔术师也很喜欢表演,下面讲到的这个节目可以放在你的球的魔术的结尾,因为它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丝巾的表演,可以接着“抢彩”。当然它自己也是个好节目,因为颜色的变化对孩子和成人都是非常有效的,可以鲜明地表现出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跳水     
启辛 《游泳》2000,(1):28-28
“花式跳水”作为一个新项目进入奥运会大约是在一个世纪以前。今天看来 ,那真是太简单了。的确 ,从1924年到1996年 ,跳水运动的变化不是一瞬间的“演变” ,而现在变得真可以称之为“花式跳水”了。同步跳水或称双人跳水 ,将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首次展现 ,比原来只有单人项目的日程增加了一倍。也就是传统的男子、女子十米跳台和三米跳板四个个人单项将重复为双人项目 ,裁判员将对个人和双人项目分别进行评分。跳水于17世纪起源于欧洲。当时体操运动员将它作为水上技巧练习。这是一个寓艺术性和胆略相融合的勇敢者运动———…  相似文献   

18.
桥牌,英文叫“Bridge”,与我国的“桥”字同义,它包含有“友谊的桥梁”之意,故名。 桥牌原是“扑克”的玩法之一。扑克,英文叫“Poker”,是纸牌的一种玩法,我国现在把外国传进来的纸牌,就按英文原音叫“扑克牌”。其实,在国外“扑克牌”的原意是“游戏纸牌”,英文称“Playing Card”。 因此,我们追溯桥牌的起源,也就是纸牌游戏的缘起。关于纸牌游戏的创始,国外传说纷纭:据法国人说,纸牌是1392年时,由法国一个学者专门为患精  相似文献   

19.
“花式篮球”是一种集体育运动和时尚元素于一身的项目,目前它正在中国境内以极快的速度在传播。现在,正有一支活跃在花式篮球圈子的生力军越来越受到球迷的关注,他们就是“京城花式篮球队”。这支队伍组建于2006年夏,每个队员都不是零起步,可以说是强强结合,他们当中甚至有来自于首都体育学院的专业高手。  相似文献   

20.
《杂技与魔术》2009,(2):58-58
2009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的近景魔术表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喝彩,继而华语世界掀起了一股热学魔术的时尚风潮。这是一件大好事,尤其在我国改革开放迈入新世纪后,它昭示着魔术艺术领域的又一个春天的来临,我们为此欢呼雀跃。今年7月份,世界魔术界的奥林匹克大会——世界魔术大会将在北京举办,这不仅对中国魔术界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对世界了解中国魔术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窗口,我们每一个人都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