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一线语文教师承受的尴尬处境有网络的尴尬、文本的尴尬、作文的尴尬、公开课的尴尬。语文教师要突破这种尴尬必须要强化语文积累、注重感性学习等新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一线语文教师承受的尴尬处境有网络的尴尬、文本的尴尬、作文的尴尬、公开课的尴尬.语文教师要突破这种尴尬必须要强化语文积累、注重感性学习等新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要和旧有的一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激烈的碰撞和摩擦。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不够,在新课程的推进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尴尬现象。尴尬之一: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是否真诚?新课程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也是新课程之所以新的一种标志。可是,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是否真正做到赏识每一个孩子,赏识是否真诚,这是值得探讨的。我们常常在课堂上看到老师给学生发小红花,贴卡通人物等,这无疑能激发孩子的进取心,强化其优良行为。但是,赏识孩子不能只凭自己的预先…  相似文献   

4.
看了谈利娟老师的《谁能帮我解除尴尬》一文,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尴尬来的正是时候。对于任何一个紧跟新课程改革、并积极探索的一线教师来说,这种尴尬都是难以避免的。我们不难发现,它更多的是教师个体的自我认同和反省,同时也映射出学校领导和教师群体以及社会的有效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程理念的转变,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任务、检查、评估等等都随之而来,再加上平时的工作量大,使得中小学教师们应接不暇。另一方面,在“教师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的思想光环下,教师有时会感到不知所措,打破了自己以往熟悉的教学,使自己陷入了不知怎样为的尴尬境地,心理上产生前所未有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可现实是很多语文教师却发牢骚说:上语文课真无趣,都是自己在讲,学生好像木头似的,除了集体回答问题有点声音外,个别提问的场面很冷清,让教师也感到很尴尬。怎样避免这种尴尬场面,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发言呢?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新课程的推进,关键在教师,成败在校长,强调的就是学校领导力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进入新课程,使学校在多变的现实社会里,面临“左右为难,内外交困”的尴尬、教育评价与教育实践错位以及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8.
王春雁 《师道》2010,(2):47-49
近年来,透过新课程热闹沸腾的现象,我们还是不难看到。新课程改革举步维艰的困境和“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师的素质则是核心因素。如果教师的素质得不到相应的提升,那么新课程改革始终是一句空话。即使给新课程赋予再多的内涵,戴上再多的美丽花环,那也只是一种虚伪的点缀,繁荣的假象。因此,  相似文献   

9.
作者所在地区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搞了一年,但进入第二年之后。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课改年段的教师,都深深地感觉到新课程改革已是举步维艰,教师们普遍觉得新课改已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对新课程改革的前途悲观失望的情绪已弥漫于整个课改战线。教师们普遍认为。新课程改革将会“热得快,冷得也快”。一场来之不易的教育改革为何如此迅速地陷于这般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经常会出现枯燥乏味、学生无精打采、师生互动少、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的现象。我想这是每位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遇到过的尴尬。如何改变这种尴尬呢?笔者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体悟到正确把握好课堂中的三个“度”将有效改变这种尴尬。  相似文献   

11.
周瑶 《文教资料》2010,(34):143-144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政治课上,教师要改变以往“说教”的尴尬状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课前导入、课堂授课方式和课堂结尾这三个方面对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颜德全 《考试周刊》2013,(41):55-55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所取得的成绩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在实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校与教师对于新课程理念未能进行很好的解读,在贯彻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改革途径。在小学高年级作文中,学校与教师所付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收效甚微。因此,要打破这一尴尬局面,必须推陈出新,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科学、客观、正确地解读新课程教育理念,努力探索最佳途径,增强教学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的几个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茂毓 《考试周刊》2010,(15):42-43
新课改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课堂上应有的活力和魅力。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扎实地讲授基础,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作为一名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教师,文章作者对一些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之间的继承与破除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反思,澄清了一些问题,认为初中语文课堂应重视传统教学的回归。文章从小组合作讨论、课堂活动体验、信息技术运用、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师地位等几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卢雁 《上海教育》2006,(5B):12-13
板书不会写,电脑却玩得贼溜;学数学的只会教数学,上拓展课程就傻眼;对新课程改革一窍不通……这就是现在高中招聘新教师时出现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比较落后,信息技术教师时常在忙碌中忽略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导致信息技术教学处于尴尬的局面。信息技术教学方法需要创新,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理念,并结合当地学生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改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和策略做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教案,在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中境地尴尬,多少教师千篇一律照抄教参、教材,多少教师把案头沿用多年的教案奉若珍宝,多少教师把教案看作"作业",教学与教案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推动下,教与学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目前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提的问题渐渐多起来,还有一些问题教师一时难以回答,让教师感到很尴尬。  相似文献   

18.
教师进修学校(以下简称“进校”)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承担着传递课改理念、研究教学实际、协助有关部门组织新课程实施的任务,处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点上,对中小学教师走进新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随着课改的推进,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深入,进修学校教师开始扮演一种尴尬的角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不很高,却不停地向参加培训的教师讲解各种教育教学理论。进校教师,大多来自中小学教学第一线,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是基础教育的行家里手,但他们面对的是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是…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大胆质疑,使得我们的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根据对我校语文教师的调查艟示:课堂开放之后,他们几乎每天都会遭遇到比以往加倍的学生意外问题的突然“袭击”。学生的思绪“信马由缰”,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悄然发生变化.许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成长了;也有一部分人或因操之过急,或因方法不当,出现了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既没有传统教学中那样扎实地讲授基础,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课堂教学迷失了,学生在课堂上"撒欢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