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道 《出版史料》2001,(1):69-69
《隔膜》是叶圣陶的第一本小说选集。它的出版经过,叶圣陶说:“《新潮》出版的时候,顾颉刚兄要我写小说,我就写了几篇寄去。写小说并不是那时候才开头,在五六年以前我就写过二十来篇,多数是文言的,有三四篇是白话,从印本撕下来自己订成一本,一直没有想起印什么单行本,到现在,那本子不知道哪里去了。再说给《新潮》写了小说之后,接着《小说  相似文献   

2.
作为1980年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王小妮如今的写作显得坚实很多。她记录知青的过往,也写下与年轻学生的交流。她仍然是一个喧哗时代的安静写作者"有的小说是取悦于读者的,想看什么就给你写什么;但也有这样的写作者,写的原动力和意趣就是想把它写出来。"王小妮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小说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写法,不然写作还有什么趣味。"从第一小节"陈晓克今天手痒"开始,没有任何过渡,最快捷地进入到那个特殊年代特有的语境。她就这样写"意趣",她承认自己最新出版的知青题材小说《方圆四十里》,"主要写味道,靠味道带出时代和人性",虽然她也写了众多劳作、打架、偷狗、招工、告状的故事。诗人、作家王小妮选取了1975年夏至1976年春位于东北的"锦绣公社"方圆  相似文献   

3.
书看多了,不免手痒——喜爱当代美国文学——受张爱玲影响最大——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不断否定自己——希望种出一片森林来——如今的文学回到了正常的位置——不擅言谈,努力写作  相似文献   

4.
江姐托孤     
余刚 《湖南档案》2009,(5):20-23
小说《红岩》中的主人公之一江竹筠无不晓,而当年与她肝胆相照的好战友,为保护她的幼子而历尽艰辛、受尽委屈的王珍如却鲜为人知。如今,这位老人就住在长沙岳麓山下的两问红砖瓦房里。  相似文献   

5.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09,(16):7-7
“官场小说”教会我们什么? 据《天天新报》报道:不知从何时起,市场上悄然出现了一种以描写官场生涯或政府官员日常工作生活的小说。这类被归为“当代文学”的作品在坊间自有其专用别名,谓之“官场小说”。写“官场小说”的人,应该持有的创作态度是——冷静、客观,而这样的创作态度又完全取决于创作的出发点——反映现实以纠正偏差。  相似文献   

6.
余杰先生为北村这本最新推出的小说——《愤怒》写序,其中提到了陀斯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托尔斯泰的《复活》和雨果的《悲惨世界》,为我们“正确理解”这本书提供了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看王朔     
《新闻出版交流》2000,(4):32-34
1王朔和他的同时代作家比起来 ,起点不算高。在刘索拉写出她的《你别无选择》、徐星写出《无主题变奏》、莫言写出《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 ,马原写出《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的时候 ,他在写什么呢?在写《空中小姐》。这是什么东西?通俗言情故事而已 ,无论是立意、结构和贯穿其中的情调 ,都是对70年代的流行小说《爱情故事》的模仿。王朔那时的趣味相当于今天一个刚失恋的18岁女孩 ,自以为历尽风雨 ,有大款出钱让她做歌手 ,于是在自己的第一支单曲中哀怨地演唱那一段痛史。这痛史其实是一段感情游戏 ,一唱起来也知道这东西的…  相似文献   

8.
《出版史料》2004,(1):56-56
鲁迅写的文言小说《怀旧》,是用笔名“周卓”发表在1913年4月《小说月报》第4卷第1号上,是他写的第一篇小说。而写成于1918年4月的《狂人日记》是用“鲁迅”笔名发表在同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有着“职场小说第一书”之称的经典系列作品《杜拉拉》,历经四年终于推出收官之作——《杜拉拉大结局:与理想有关》,至此,杜拉拉事业与爱情的最终归宿都将水落石出,而作者李可则表示,她不会再续写杜拉拉,甚至不会再写职场小说。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有着“职场小说第一书”之称的经典系列作品《杜拉拉》,历经四年终于推出收官之作——《杜拉拉大结局:与理想有关》,至此,杜拉拉事业与爱情的最终归宿都将水落石出,而作者李可则表示,她不会再续写杜拉拉,甚至不会再写职场小说。  相似文献   

11.
时尚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03,(46):88-88
刘震云:两个《手机》的背后 作家刘震云的新作《手机》12月5日面市,改编自这部小说的贺岁片《手机》也即将上映。小说未写完,刘震云就去为电影编剧,如今小说倒抢先电影一步面世了。刘震云认为,《手机》是他小说创作的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12.
傻子     
余华有篇小说叫《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写一个叫来发的傻子,所有人都以欺辱他取乐,还把一条流浪的母狗说成是他的女人。等傻子把流浪狗养大之后,众人为了吃傻子的狗,和他套近乎,第一次叫了傻子的名字,傻子激动地把狗从床底下叫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最早读张洁的作品是《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等.忘了是在怎样的心绪下读《爱》文的,记得当时的思绪老游离到小说外,只记得里面有一位“老干部”.而对《方舟》则记得是写了几个离异后的独身女人的生存状态,还记得那小说中有一副几个女人在一起的漫画式、素描式插图.  相似文献   

14.
最近看了一本小说叫《山中少年今何在》.看看这本书,想想刘震云写的《塔铺》,再想想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再想想自己当年的高中生活,你会发现:自从恢复高考到现在,一切都没有变过,一切都在重复,含血带泪的乡村求学故事甚至没有什么可资咀嚼的"新意".  相似文献   

15.
那拉 《出版参考》2009,(15):I0007-I0007
早在2006年,郭敬明创办了《最小说》,成为青春文学杂志书的始作俑者。如今《最小说》已经取得刊号,并因此获得广告经营权,实现了“二次营销”的商业模式。2009年,《最小说》由月刊扩充为半月刊,据悉每月销量超过50万册。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史话     
《现代出版》2013,(4):56+70
旧派小说之三:狭邪小说晚清最后10年,在谴责小说这一主流之外,还有一部分小说是写士大夫与伶人、妓女生活的,鲁迅把这类小说叫做"狭邪小说"。早期的"狭邪小说"中最著名的是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成书于1894年。而到20世纪初始10年,承接《海上花列传》之  相似文献   

17.
正鸳鸯蝴蝶派虽以言情小说著称于世,但这派作者写得最多的还是社会小说。在承袭晚清谴责小说、狭邪小说传统的基础上,民初的社会小说取材范围更为扩大。张恨水在为《广陵潮》改版写序言时说:"我们若肯研究三十年前的社会,在这里一定可以获得许多材料。"茅盾在晚年也曾经提到,要了解清末民初的社会历史,可以去看看《广陵潮》。《广陵潮》便是民初最著名的"社会小说"。《广陵  相似文献   

18.
1.让你的语言更有文采作家汪曾祺先生概括作小说的技巧,一言以蔽之: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其实,写新闻何尝不是写语言?近读新书《1901年》,见到一位英国记者这样描写到英国议会旁听辩论的大清国重臣李鸿章:"他蓝色的长袍光彩夺目,步伐和举止端庄,向他看的每一个人投以感激的优雅的微笑。从容貌看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一本形式新颖,装帧独特的扑克牌式小说——《作品第一号》,于9月由北京吉版图书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发行。在如今图书装帧形式过于单一的情况下,这部作品以其别具一格的面貌出现在读  相似文献   

20.
《现代出版》2013,(4):56-56
晚清最后10年,在谴责小说这一主流之外,还有一部分小说是写士大夫与伶人、妓女生活的,鲁迅把这类小说叫做"狭邪小说"。早期的"狭邪小说"中最著名的是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成书于189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