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对于“中国英语”的研究甚为活跃,不少人赞同“中国英语”作为新的国别英语加入世界英语大家庭。文章认为,英语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首选外语,在中国的本土化无法避免,但本土化的结果是提高了英语的表现力,而不意味出现了作为国别变体的“中国英语”,建议用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来冠名在中国本土化且带上中国文化色彩的英语。  相似文献   

2.
"中国英语"是英语的国别变体,是英语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提升"中国英语"的认知是中国的英语教育与时代接轨的前提,而现行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本土文化几乎呈缺失状态。建议从政策导向、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三个层面构建适合"中国英语"发展的高校教学模式,顺应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英语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门通用语,而中国英语是“世界英语”发展圈的一个国别变体.作为中国人与其他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用以沟通的语言媒介,中国英语一方面需符合英语的基本规范,另一方面,任何一门语言是其所代表的文化的一部分,并是该文化的载体,中国英语也必然融合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众多英语教育工作者已意识到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并就此展开了一系列调查研究。但针对高职英语教学中此现象的存在状况等问题涉猎不足。本文意参照教育部高教司推荐的《中国文化概况》中包含的文化知识,着重对高职院校学生及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及其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态度和对改进这一状况的期望等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较好,却难以用英语表达,而高职英语教师翻译部分中国文化内容等能力也略显不足。中国文化知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涉猎不足是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高职院校学生及英语教师对克服这一状况怀有足够的信心和期待。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为了解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关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教学情况 ,清华大学 12 6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接受了使用英语转述中国特色文化话题的能力调查。调查以答卷和访谈两种方式进行 ,并且对受测者所用英语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了检看。结果表明 ,大多数受测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述中国特色文化 ;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受到了明显的忽视。有鉴于此 ,笔者就大纲制订、教材编纂、课堂教学等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路径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中国文化内容的选择与表达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学习的本质与目的,培养爱国主义及民族认同感以及让中国真正走向世界。面对中国文化在各级各类英语教学中严重缺失的现实问题,提出通过学习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英语",增加英语课程、英语教材、教学范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提高英语教师素质,增强其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感等途径来渗透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中国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忽略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使得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适应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为解决“新哑巴英语“、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文化意识和全面提高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若水 《考试周刊》2011,(30):79-80
"中国英语"是英语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中国英语"的研究对大学英语,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将“中国英语”引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教学的含量几近空白,这使得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地用英语来表述中国文化。文章针对上述现象指出,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应导入中国文化;“中国英语”是中国文化的最佳英语载体。在此观点的基础上,对导入内容、导入原则等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戢莉 《海外英语》2012,(19):234-235,238
英语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门通用语,而中国英语是"世界英语"发展圈的一个国别变体。作为中国人与其他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用以沟通的语言媒介,中国英语一方面需符合英语的基本规范,另一方面,任何一门语言是其所代表的文化的一部分,并是该文化的载体,中国英语也必然融合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文化自信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在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却是一个普遍现象。如何凸显高职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是值得每一位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当前高职英语教学遇到的机遇与挑战、文化自信培养现状,基于教学现状进一步阐述了在文化自信视角下,中国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融合的路径探索,为今后英语教学中树立文化自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交流日益紧密的今天,英语的全球化将导致英语的殖民化和霸权化,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及其文化不应以牺牲汉语及中国文化的学习为代价。而中国英语体现中国身份的表现层面:词汇和句法语篇则表明英语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使得中国英语的出现具有其客观合理性,是向世界传播中国身份和文化输出的有力工具,应该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予以提倡。  相似文献   

13.
廉莹 《孩子天地》2016,(6):284-285
为了解学生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的情况,笔者对某学校100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本科)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80%)的学生用英语表述中国特色文化的过程中非常吃力,也就意味着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极度匮乏中国文化,以此为背景,笔者就大学英语内的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兴趣,课题组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的165名正在学习大学英语的本科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在积极吸取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也渴望能通过一些途径来提高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增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须融入中国文化,进一步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过多地强调“目的语”文化的学习,而忽略母语文化,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基于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分析,认识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应将中国文化融入高职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从而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介绍“世界英语”在当前中国的地位以及在地球村这个大环境下使用英语时保持中国文化特色的必要性。首先,文章提出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方面所持有的争议态度。其次,文章就现代中国人使用英语所经历的两个阶段,即“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进行分别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一些教学启示,并指出“中国英语”应作为“世界英语”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的英语教学中给予支持与发扬。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分析了在有关中国历史文化文本翻译中,中国特定文化语境的表现与指导作用,同时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师在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应加大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输入,汉译英时适当采用“中国英语”,保留中国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3,(67):91-92
中国英语是英语语言与典型的中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用于表达中国特有的思想文化及独特事物,是传播和发扬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外语教学中增加中国英语的内容可以改变"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指出英语课程教材、英语教师及学生均存在中国文化缺失问题.认为必须从教师和学生双方树立文化平等意识,教材课程必须增加中国文化部分,遵循“中国英语”“双层英语”等先进的教学理念等来有效地加强中国文化的导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先介绍了研究文化内涵的意义,以及研究中国文化对词汇影响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在不同的阶段由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英语词汇中也渗入了一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词语.同时也出现了中国英语.随后着重提出了中国英语的概念及特点.最后,本文还提及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文化与词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