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兵 《武当》2006,(2):26-27
1、林中晨练许多习武者有“闻鸡起舞”的习惯,尤其喜欢在公园、广场的树林中晨练。从医学角度而言,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植物在夜间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清晨太阳尚未升起,树林中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此时的空气是一天当中最不洁净的,这与习武者希望在晨练中吸收新鲜空气的愿望是相违背的。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晨练对人体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易使习武者出现胸闷、气短、心律失常、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晨练三问     
晨练时如何确定自己的最佳运动量? 能否掌握好晨练的运动量是晨练能否坚持下去和晨练效果好坏的关键。运动量太大,晨练后会使人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头晕、气急等现象,甚至会加重原有的疾病;而运动量太小,机体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也就不能取得应有的晨练效果。适量运动所产生的疲劳是有益的,此时,运动结束后,身体不仅可以很快恢复到原来的状况,而且还会超过原  相似文献   

3.
《健身科学》2013,(6):9
"一日之际在于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年人爱早起并积极参加晨练。这本不是件坏事,但一些老年人常常因为起床早,或锻炼后身体有不同程度的疲劳,会选择回去再上床"补觉",称为睡"回笼觉",认为这是"劳逸结合"。专家提醒人们,这个习惯不好。晨练后立即停止运动上床休息,身体很快由运动状态转为相对静止状态,将使含有大量代谢废物(如乳酸)和二氧化碳的静脉血淤积于肌肉、韧带、关节、皮肤等组织中,回心血量减少,致心、脑、肝、肾等脏器  相似文献   

4.
有些老年人晨练后回到家,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感,想打瞌睡,有人则继续睡上一觉, 并认为晨练后再上床“补觉”是劳逸结合。其实,这样做既影响晨练效果,也不利于健康。晨练时肌肉骨  相似文献   

5.
时晓莉 《新体育》2013,(8):36-37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体育爱好者来说,晨练有其独特的魅力,闻鸡起舞成为很多人的健身习惯。在晨练大军中,活跃着不少老年人的身影。近年来,老年人对晨练的热情越发高涨。与此同时,有的老年人在晨练中发病,甚至因晨练突发心脏病猝死,惋惜之余,不免让人对晨练的科学性生疑。老年人晨练尤其需要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6.
如今,喜欢晨练的人越来越多。晨练可不是越早越好,太阳出来以后才适宜运动。秋高气爽,加入晨练队伍的人越来越多。那么,秋凉如何进行科学的晨练,在晨练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晨练指数指导运动天气预报中有一部分关于晨练指数的预报,是用来指导人们进行晨练活动的。据有关专家介绍,晨练指数主要是综合一些基本的气象要求,例如,根据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大气污染情况的不同而综合,共分为5个级别。其中第1级别表示各种气象条件均好,是“最为适宜进行晨练”的情况。第2级别相对于1级会有一些气象变化,像风力稍微大一些,或者是温度、湿度有一…  相似文献   

7.
进入夏季以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了晨练的大军。每天清晨,在街心公园或小区中心的健身器械旁,三五成群的老年人比比皆是。对于老年人而言,晨练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充实夕阳生活。不过老年人晨练其实也是有很多讲究的。晨练从床上开始早晨一醒来,人的呼吸、心跳、血压、肌张力等在大脑由抑制转为兴奋的刹那,要恢复"常态运转",这时会出现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心脏负担加重等情况。此时可采取仰卧姿势,进行心前区和脑部自我按摩,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市区居民中参与晨练活动的人群的基本情况及晨练习惯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改变晨练者错误的习惯和认识提出建议。研究认为:河南省市区居民的晨练者存在着晨练场所的选择不合理,晨练频率偏高,晨练开始时间较早,晨练天气的选择不科学以及晨练前后的不良习惯等问题。相关部门应通过扩大场地建设,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扩大宣传,提高练习者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晨练是一庞大的体育消费群体。本通过调查和分析晨练的锻炼环境、锻炼方法、晨练消费等情况,了解《全民健身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努力的方向,为全民健身工程的落实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0.
武兵 《精武》2004,(11):22-23
1.林中晨练真的好吗? 许多习武者有“闻鸡起舞”的习惯,尤其喜欢在公园、广场的树林中晨练。从医学角度讲,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植物在夜间是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的,清晨空气是一天中最不洁净的。这时晨练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可使习武者出现胸闷、气短、心律失常、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等对汕头市11所学校的中学生晨练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中学生晨练的认知态度、情绪体验、组织形式、动机类型、晨练地点与内容、晨练的制约因素以及晨练中的常见误区,探讨了汕头市中学生晨练活动发展的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有益于中学生晨练活动开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董超 《体育世界》2008,(8):9-10
以北京朝阳区亚运村社区常住居民参与晨练的锻练行为及相关思想意识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非结构性访谈和非反应性观察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人们参加晨练的目的与动机,频率与时间等现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参加晨练的主要目的、动机不存在差异;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参加晨练的频率、时间存在差异;参加晨练的人中40岁以上的人多于其它年龄阶段的人。  相似文献   

13.
您知道吗?早晨锻炼10分钟相当于晚上锻炼30-45分钟以上的效果。不仅如此,晨练对身体和体内器官非常有益,可归纳出以下几点: 1.早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使人在整个白天甚至24小时精力充沛,心情舒畅。晨练能调动体内大量能量,使人一天精神愉快、思维敏捷。同时体育锻炼还能增强人的思维能力,锻炼后,思维活动高峰至少可保持4小时。  相似文献   

14.
郭振东 《精武》2006,(12):48-48
晨练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如果把握失当,非但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甚至会损害人体健康。常见的晨练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只知道闻鸡起舞,不讲因人而异“闻鸡起舞”,往往是中老年人的锻炼习惯,但从医学角度来看,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15.
晨练与学校体育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生健康状况和学校晨练工作存在薄弱性、艰巨性、长期性等状况特点,阐述了晨练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强调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学校晨练管理对提高学生健康意识、水平的重要性和教师参与晨练活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南京市部分公园及广场中晨练人口的武术意识,参与武术活动的动机,活动的时间,活动的组织形式等进行了调查分析,阐明了武术在南京市民晨练中的开展状况,为更好地在晨练中开展武述运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选择晨练时机,气象科学家综合了以上气象条件,制定了晨练环境气象要素标准晨练指数。晨练指数分为五级: 1级:非常适宜晨练,各种气象条件都很好。 2级:适宜晨练,一种气象条件不太好。 3级:较适宜晨练,两种气象条件不太好。 4级:不太适宜晨练,三种气象条件不太好。 5级:不适宜晨练,所有气象条件均不利。晨练的人应根据晨练指数,有选择地进行晨练,这样才能保证身体不受外界不良气象条件的影响,真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晨练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省20所普通高校晨练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晨练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满意度较低;大学生参加晨练次数较少、运动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短,在此基础上,建议加强对大学生晨练健身意识的教育,制定相应的晨练制度,调动指导力量的积极性,加快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投资建设,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构建新的晨练模式.  相似文献   

19.
情系奥运会     
在青岛采访的几天中,无论走到何处,无论是晨练的老人、玩沙滩排球的年轻人、悠然的垂钓者,以及我所遇到的任何一位普普通通的市民,一提起奥运会,就会毫不犹豫地讲出作为一名青岛人心目中的奥运。  相似文献   

20.
位于布达拉宫北侧的宗角禄康公园,古树环绕,林间曲径通幽,湖水清澈,金鱼嬉戏其中。1996年开始,拉萨地区的一些离退休老同志在这里学练太极拳。渐渐地,吸引了众多的体育爱好者。近几年,每天清晨有200多名中老年人在这里晨练,成了拉萨市闻名的晨练点。2000年,他们自发选举产生晨练点领导小组,由7人组成,每年还改选产生新的领导成员。领导小组制定了管理公约、自筹资金购买器材、服装等规章制度。一年四季不管风吹雨雪,他们雷打不动地坚持晨练,其中90%为妇女,形成了拉萨币每天聚集晨练人数最多的晨练点。他们早上7点半开始晨练,9点20分结束,然后自觉离去,不影响公园的正常秩序和工作人员上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