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李红军  刘德玉 《科教文汇》2008,(30):202-203
本文以德国民法典和法国民法典关于物权变动的立法模式作为制度背景和出发点,分析比较其关于债权重复转让的法律规定,认为债权重复转让实际上是不能发生的,出让人再次转让债权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他人的债权,但由于债权转让涉及债务人的利益和第三人利益,为作例外,延伸出了“对债务人”的通知制度。在此基础上,本文立足于我国《物权法》和《合同法》的现有规定,对我国现行制度背景下债权重复转让的性质及其贯彻进行了分析和检讨。  相似文献   

2.
社科文摘     
首部民法典广受关注 我国首部民法草案是新中国法制史上迄今为止条文最多、篇幅最长、涉及面最宽、调整范围最大、与群众生活最密切的法律案。 专家分析,这次提请审议的民法草案有四大特点:第一,草案是一部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因为它把中国自然人和法人所享有的民事权利作了周全的列举,并作出比较详细的规定。第二.草案突出了人格权的保护,把各种人格权都作了列举,特别是把隐私权和信用权列入人格权。第三,草案凸现了物权.对财产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作出了系统规定,第一次明确规定了私人所有权,明确对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一视同仁予以保护。第四.草案把侵权责任单独作为一编.规定公民享有的民事权利如果受到侵害,就会得到法律的救助,就会依法得到补偿。 摘自《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3.
雷蕾 《今日科苑》2010,(12):172-172
传统民法理论认为,善意取得仅限于动产,即善意取得的标的物必须是动产。不动产一般须登记,以登记作为其公示方法,出让时须出示其权利证书。对于不动产物权变动,我国采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即债权合同加过户登记的债权形式主义。不动产物权登记的公信力使社会公众相信登记物权人(登记名义人)享有物权,而与之交易。该相对人支付合理对价,即为善意第三人。法律应当保护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的、信赖利益。因不动产善意取得而丧失物权的真正权利人,可以通过异议登记、更正、起诉登记名义人赔偿损失、要求国家赔偿等方法,维护权益。  相似文献   

4.
由于知识产权既类似于物权又别于物权,这就使得在民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时效制度是否适用于知识产权.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鉴于时效制度在知识产权中的重要性,拟从分析知识产权特征的基础上.初步确立知识产权的时效制度,并试图澄清一些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5.
魏星  丁国民 《内江科技》2006,(1):40-40,44
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权包括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股权和人格性财产权。文章对其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经济学领域中对于股权的认知和实务操作来讲,在法学领域对股权及其性质进行抽象概括就略显困难了。这种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尽管很早就有众多民商法学者参与股权概念的研究,但对于该概念的认定法学界仍然没有较为统一的观点,且我国《公司法》也没有明示股权的概念。其次,从民法传统的权利分类上来讲,股权应该如何归类也较为尴尬,股权到底是物权、债权、社员权还是一种新型的权利仍然具有分歧。  相似文献   

7.
武文婷 《金秋科苑》2011,(10):160-161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活动的动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善意取得理论中,该制度只适用于动产而不适用于不动产。而我国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第106条明确规定了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同时它将作为物权法制度的一个特色载入历史,并对我国以后要制定的民法典中关于不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活动的动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善意取得理论中,该制度只适用于动产而不适用于不动产。而我国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第106条明确规定了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同时它将作为物权法制度的一个特色载入历史,并对我国以后要制定的民法典中关于不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知识产权概念世界上财产分为两大类,一类称有形财产权;另一类称无形财产权。通常认为知识产权就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它是智力劳动取得的成果并由智力劳动者依法对其成果享有的权利。这里所说的“依法”是指这种智力劳动的成果必须是按照法律或法规并受其保护的成果。例如,受到我国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受到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以及受到我国商标法保护的注册商标等,均属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通常是工业产权和著作权的统称。也可以说,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著作权两大部分。工业产权是指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基于智力劳动所产生的一…  相似文献   

10.
刘正明  郭宾 《今日科苑》2010,(2):150-150
我国新制定的《物权法》将占有制度单独分编,与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并举,形成了我国的物权法体系。事实上,将占有制度作为一编单独规定,一方面,体现了占有制度在物权法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它是时效取得制度、善意取得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前提。我国《物权法》将其单独规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物权立法的进步;但是另一方面,占有制度在我国的物权立法中仅占五条的篇幅,许多诸如时效取得制度并未规定。这不得不说是我国物权立法的一大缺憾。本文以物权法原理为基点,浅析我国《物权法》中的占有制度,指出占有作为一种权利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并简要评价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知识产权的运用范围迅速扩大,其在国内外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的同时,有关知识产权纠纷的案件也不断增加,其中权利冲突问题是我国相关权利人、司法实践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权利冲突指的是同一客体可以受到不同法律的保护、能够依法分别获得不同的权利,由于权利主体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我们比较熟悉的权利冲突有物权和债权的冲突、抵押权与留置权的冲突等等;而在新兴的知识产权领域这样的权利冲突表现就更为突出,更为复杂了。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是指由同一知识产权客体依法衍生的两项或两项以…  相似文献   

12.
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与物权、债权的取得方式有明显的不同。既不能原始取得或继受取得,更不能依靠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取得[1]。专利权同著作权也不相同,著作权从作品完成之日起直接自然产生,而专利权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的法律认定。确切地说,专利权是中国专利局代表国家依照专利法授予给专利权人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其发明创造的权利。因此,时效性是专利三大基本特征(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目前,从高校的专利管理现状看,对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以及专利实施转化率和获得奖励情况,还是相…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之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是物权法登记制度中一项重要制度,物权法(草案)对此也进行了规定,但仍需完善。不动产预告登记将债权物权化,赋予债权请求权以物权性质的排他效力。其价值在于保障当事人(特别是弱者)的权利,保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信用等,特别是以抑制商品房买卖中“一房多售”为典型。本文拟从不动产预告登记的法律涵义与性质入手,对不动产预告登记的法律效力与法律价值进行思考,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若干方面在我国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上认为商业秘密属于知识产权的对象,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财产权,一般能够成为质押融资的对象,因而合理地推导出,商业秘密也能够用来质押。其实,知识产权对象是以各种符号形式存在,而商业秘密的表现形式则具有多样性,不一定以符号方式存在。同时,商业秘密制度也不具有鼓励公开、促进创新的社会功能。因此,商业秘密不属于知识产权对象范畴。在技术层面上,也无法对商业秘密进行质押。  相似文献   

15.
论债权出资与公司资本制度的兼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忠新 《内江科技》2007,28(3):40-40,48
债权在财产权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我国公司法的修改.债权出资也得到法律的认可。但由于债权有其特殊性.与其它出资形式相比有其特殊的风险,由此而带来的问题是债权出资能否与我国的公司资本制度相适应,我国立法者又需如何进行制度设计来克服债权出资的固有风险以期能更好地与我国现行公司制度相适用,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产品贸易中各国政策的冲突与知识产权立法的分歧,使权利穷竭这个陈旧的话题不断引起学界新的关注且众说纷纭。究其根源,在于权利穷竭的法理本质并未得到应有重视与必要统一。因此,有必要从回归知识产权的视角,在对权利穷竭的相关理论学说评析基础上,审视权利的初始分配正义,直面"权利穷竭"命题的局限,尝试提出"权利分离说",将知识产品上的知识产权、物权乃至于其他财产权同等重视,在客体、内容与效力等方面将其互相分离,以寻求同一财产对象上不同权利间和谐公平的共生共存之秩序,从而将"权利分离原则"上升为财产权法的共有原则。  相似文献   

17.
何军 《百科知识》2023,(1):70-72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颁行,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民法典》分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七编和附则,共1260条,几乎涵盖了老百姓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日常生活法律百科全书”。为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民法典》,本刊特推出系列普法文章,用以案说法的形式,带您感受这部最接地气的法律,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和裨益,加强法治观念,增强权利保护意识,尊重他人和社会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8.
怎样进行许可证贸易周纯钊专利是一种知识产权,可以通过贸易而转移。但知识产权毕究不同于一般的财产权。因此它的贸易与转移有其独特的运作方法与规范。而其贸易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专利许可证贸易。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  相似文献   

19.
所有权无疑是民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篇章。它也是财产权的基石和核心,全部财产法不过是围绕着所有权而规定和展开的。在本文中作者将谈谈自己对所有权的理解。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一、所有权概念的掌握有助于我们对权利意义的理解;二、所有权的确立推动了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三、所有权制度体现了一种制度安排的功效,是一种思想上的方法;四、所有权(权利)与自由;五、所有权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位关心知识产权的普通公民,我更想了解物权法里所牵扯的知识产权保护内容。仔细学习了物权法,发现该法对知识产权少有涉及,出现的两处分别是:第十七章对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出质问题作出规定。物权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一)汇票、支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