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用身份信息采集打印系统通过对身份信息的采集、管理,实现居民身份管理的信息化。采用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身份信息的采集、管理和传输。信息化后的居民身份信息可以广泛应用到社会行政事业、银行、商场、医院等地方,比如社会保障卡、会员卡、公交卡等等。通用身份信息采集打印系统最终可以实现身份证信息的采集、新信息的添加、打印模板的编辑和信息打印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二代身份证存在先天缺陷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为此,公安部门正计划在身份证内植入指纹信息,以防止犯罪分子利用虚假身份于坏事。这一事件也将人们的目光引向身份鉴定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3.
经过5年的建设,全国近13亿人口身份数据已于2006年底全部入库,世界最大的人口身份信息数据库“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正式建成。 长期以来.假身份证给我们的社会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给银行,电信等单位也造成了巨大损失。据警方不完全统计,在刑事犯罪中,预谋罪犯90%左右持有假身份证,其中诈骗分子持假证的几近100%。假身份证作为罪犯通行的“名片”,已经渗透到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我国每年因假身份证造成的各种损失数以亿元计。  相似文献   

4.
周礼 《知识窗》2013,(17):55-55
身份证并非现代独有,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商鞅变法时,秦国推出了照身帖,以验证秦人的身份,防止间谍入侵。所谓照身帖,就是一种经过打磨的竹块,上面刻着持有人的相关信息,诸如头像和籍贯等,跟我们今天使用的身份证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5.
身份证并非现代独有,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商鞅变法时,秦国推出了照身帖,以验证秦人的身份,防止间谍入侵.所谓照身帖,就是一种经过打磨的竹块,上面刻着持有人的相关信息,诸如头像和籍贯等,跟我们今天使用的身份证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出门需要携带的东西越来越少,但身份证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证件。身份证是公民身份的重要证明,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你知道身份证上的每一位号码都代表什么吗?十八位数分别代表什么我国现行的公民身份号码由十八位数字组成,  相似文献   

7.
正严格来说,中国古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证,或者说不是所有人都有身份证的。现代意义的身份证制度,只有短短的75年时间,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当年,宁夏省政府制定了"居民证制度",这就是中国现代身份证的雏形。在中国古代,普通人是没有身份和地位  相似文献   

8.
利用数据库开发工具PowerBuilder和小型数据库ACCESS2003,在身份证读卡器提供的接口类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设计了一个高校师生二代身份证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高校师生身份证信息的自动存储。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公安部已建成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系统并上线试运行。该信息系统具备数据实时更新和动态维护功能,通过社会各用证部门和单位联网核查,实现所有丢失、被盗居民身份证即时失效,无法在社会上继续使用。按理说,居民身份证丢失或被盗后就是"废卡"一张,别人既不能以此证明身份,也办不成什么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由于使用环节存在着无意或有意的疏忽,公众丢失甚至挂失之后的身份证仍然可以发  相似文献   

10.
资讯     
关键词
  网络身份证
  针对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保护公民网络安全以及个人隐私等迫切需求,经过五年技术攻关,我国自主研发的“网络身份证”技术,即 eID 的大规模服务技术难题已被悉数攻克,并建立起全国唯一的“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11.
身份证在我国并非现代人发明的.早在隋唐时期,朝廷发给官员一种类似身份的“鱼符“,它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的.……  相似文献   

12.
古代身份证     
正身份证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们的第一代身份证直到1984年才正式发行,那么,中国古代有身份证吗?古人要如何证明"我是我"?符牌:都是有身份的人符牌最早是兵权及君权的象征,其内涵就是权力的物化与延伸,大有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见黑木令如见教主本人"的意味。符牌还带有防伪功能,先将一整块符牌一分为二,使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王玲  孟雪 《今日科苑》2007,(17):16-18
日常生活中,无论我们到银行取钱、在网上交易,还是注册网络服务、刷卡消费,都需要身份的识别。查看身份证、输入密码等传统的身份识别方式不仅繁琐还难免受到证件伪造、密码破解等手段的威胁。但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不断发展的生物识别技术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身份识别,从而更有效地保护我们的安全和隐私。  相似文献   

14.
身份证是居民身份证的简称,是重要的身份证明文件。身份证可不是现代社会的"专属",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有了身份证,发明它的人是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商鞅。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变法。商鞅在变法中实行了很多法令,其中就包括对户籍制度的改革。为了加强对居民的管制,防止人口流失,商鞅发明了最早的身份证——身照帖,即在一块打磨光滑的竹板上刻上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信息,由官府负责发放。  相似文献   

15.
《科协论坛》2010,(10):46-46
走进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重庆市永川区五间镇西瓜协会的西瓜地里,新鲜事可多了:西瓜在架子上立着长,结成的西瓜没有“白肚子”;西瓜不结在自己藤上,而是结在葫芦藤上;西瓜大棚里浇水不用人,滴灌直入西瓜根部;现实版QQ农场让你带家人“偷菜”,亲自劳动体验收获,不必把时间浪费在虚拟网络上;出售的西瓜跟你同样都有“身份证”,有自己独特身份信息,价格可贵了!  相似文献   

16.
围绕基于联邦身份的用户管理模型展开研究,通过建立基于联邦身份的用户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同一用户在不同门户系统上用户身份的联合,为门户用户创建联邦身份,从而缩短用户在首次访问门户系统时进行用户注册的时间、改善了用户体验、增加了系统访问量。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一项鼻纹识别解决方案一经推出就大受好评,并已最先应用于犬只身份认证。在具体使用中,主人只需对准犬鼻进行简单的抓拍或者录像,系统便会通过犬鼻检测,定位出鼻纹关键点,将提取到的鼻纹深度图信息汇入后台数据库,即可为犬只生成一张专属的身份证。目前,鼻纹识别技术能达到犬只的1:1比对,准确率达95%。这一方案将有助于城市中的宠物管理,使AI寻宠、宠物门禁、在线犬证办理等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反向传播算法的多层前馈网络(简称BP神经网络)在图像处理方面应用较为广泛。目前,身份证号码识别技术在图像识别领域迅猛发展,为提高识别身份证号码的速度及准确性,本文研究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身份证号码识别系统。首先,将身份证图像进行预处理,接着利用MATLAB对身份证号码进行定位以及分割,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通过调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设置相关参数对身份证号码进行训练、匹配数据库中的数字,最后识别并输出身份证号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身份证号码识别正确率为95%,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以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人脸识别和WiFi探针两个技术,都是通过特定方法来识别对象身份。前者可以快速准确获得对象身份,但对环境要求高,成本较高,部署量少;后者只能获得对象的手机mac地址,但对环境要求低,成本较低,可以大量部署。通过将人脸采集所代表的"真实身份"和WiFi探针获得的mac地址所代表的"虚拟身份"进行信息比对、筛选、定位,最终实现真实身份信息和虚拟身份信息的一一对应,WiFi探针获得的海量的"虚拟身份"转换为"真实身份",进而实现对目标的身份识别和追踪。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针对各种考试的安检措施非常严格,考生进入考场时只准携带准考证、身份证及必需的文具用品。现有的文具盒若用于考试,存在以下问题:监考员核对考生身份时,考生需将准考证和身份证反复从文具盒中取出、放入;文具盒大多含金属及磁性材料,安检时会发出报警声,影响考生情绪;文具盒的透明性差,易藏入作弊资料。能否设计一种考试专用文具盒?带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