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划重点篇     
正给年轻父母主动承担起养育的主体责任,必须花时间管孩子,才能有话语权。决不妥协让老人把孩子带回老家,坚持共同养育。自己学习、了解靠谱的科学养育知识,成为家中的"育儿权威"。学会目标法则,将"让孩子更好"成为家庭协同养育的一致目标。一定要做好"智斗"的思想准备,但感恩老人的帮助是"底色"。懂得抓大放小,无奈的生活细节宁肯放手也别撕破脸,毕竟是亲人。学会沟通,就事论事,一切以解决事情为前提,不以批评老人为前提。积极调整关系,记住:和睦的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才有益。关心老人,让老人在生活中有更多育儿以外的乐趣和成就感。善于借用资源,学会各种求助。  相似文献   

2.
中国家长教育倡行者郑委在答《家庭》杂志记者问时说过:"如果父母把孩子的教育推给老人,这叫渎职。老人可以帮着养,育的事一定要靠父母自己。"他还说:"中国家长太爱孩子了,但也太不会爱孩子了。会爱才是真正的爱,真爱需要学习……"郑委先生真切地道出了笔者急切想对年轻父母们说的话:"学会真正爱孩子吧"。一、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小时候不管我,现在管我有什么  相似文献   

3.
《父母必读》2014,(2):130-132
正如果你能理解到现在帮我们带孩子的老人们,下了多么大的决心,作出了怎样的牺牲,也许隔代育儿中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便能自然而然地化解,甚至被忽略。隔代育儿是中国式育儿的典型模式,似乎有种种弊端。可是现实又让大多数年轻父母只能无奈地作出这种选择,因此经常会因为养育观念、养育方式等和老人闹矛盾。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本期我们暂不探讨"技术"问题,只想和大家聊聊,该怎么看待"老人帮我们带孩子"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4.
隔代养育,不新的话题,却是一直被关注的焦点;普遍的现象,却是一直无法妥善解决的难题。老人也好,年轻父母也好,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养护者。心疼孩子,心疼孩子的孩子,是老人欲罢不能的心结;工作很忙,依赖父母,是年轻人一推再推的坚强理由。我们的幼儿老师,对隔代养育现象也有自己的看法。让我们走进长椿街幼儿园,听听大家如何说……  相似文献   

5.
正看到太多说隔代养育如何不好的说法,但我们毕竟无法一下子完全摆脱这样的生活模式。何况,养育出现问题,不一定都是祖父母的错。老人养孩子全凭经验,可能会犯"经验主义"的错;年轻父母养孩子全凭书籍,可能会犯"教条主义"的错。也许大家各有犯错的时候,当然也有好的经验和观念可以交融。隔代养育,"牵手"最好。场景1踩"禁区"小叶在照顾宝宝方面相当用心,尤其重视孩子的营养方面。2岁的宝  相似文献   

6.
当年轻父母的参谋孩子出生之后,年轻的父母缺乏养育孩子的知识和经验,祖父母要做他们的育儿参谋,不但教给他们具体的育儿细节,还要为他们做示范。不做孩子的保姆英国人主张做父母的必须自己带孩子。老人不是保姆,他们应享受晚年的快  相似文献   

7.
正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就是父母的模样。如果家里的宝宝懂得关爱老人、孝顺老人,说明父母也是用同样的方式关心老人的,只有父母做出了正确的示范,宝宝才会有样学样。一提起自己的孩子,每位妈妈都有说不完的话。为了激励家长看见、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2019年,《父母必读》杂志在网络上发起了第二届"我家有个好宝宝"故事征集活动,家长们都积极参与,很多宝宝的故事被家长们记录了下来。宝宝们的善良、纯真、贴心让人  相似文献   

8.
正《家庭育儿百科》涉及孩子从出生至6岁的五大成长期,蕴含七大养育板块,有65个常见问题供父母速查,是一本全年龄段的中国式家庭养育宝典,也是一部新育儿时代父母的"闯关"秘籍。本书致力于以专业系统、人性化、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育儿理念,帮助新一代年轻中国父母掌握科学实用的养育知识,是送给中国父母的一套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养育宝典。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工作繁忙或身处外地,将孩子交由祖辈照顾已成为很多年轻父母不得已的选择。但忧虑也随之而来:家中老人是否会过分溺爱孩子,让孩子养成坏脾气?老人陈旧的教育观念是否会阻碍孩子的自我成长?孩子整天和祖辈在一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如何建立?孩子的心理健康尤为关键,长期和老人待在一起,会不会像个"小老头""小老太"?面对内心的矛盾,年轻父母们往往会有两种极端的做法:要么"一堵了事",为了避免  相似文献   

10.
宝宝应该由父母带还是交给老人带?有人主张,最好父母本人带,因为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照料,幼年时的亲子关系对其一生意义重大;也有人主张.现在的年轻人自己都忙不过来,怎么能带好孩子呢,最好是交给老人带,老人有经验又有空闲时间;还有人主张,有条件的话,不如送宝宝去全托,一来解决了年轻父母的燃眉之急,二来也可避免孩子被老人惯坏……宝宝到底交给谁带更好呢?今天我们就以这个话题请四位妈妈来谈谈——  相似文献   

11.
《学前教育》2020,(2):6-6
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某种意义上讲,是养育孩子成就了父母。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督促父母把以前忽略的课程都补上,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父母也要不断修剪自己的生命枝叶,最终圆满自己的人生。试想,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又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呢?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感兴趣,又怎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呢?如果不是养育孩子遇到了困难,我们又怎会去探索,去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呢?如果我们的生命正在走向开阔,这难道不是孩子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吗?所有这些改变,都表明我们在成长。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段自我成长的旅程。  相似文献   

12.
现在很多帮年轻父母带孩子的老人都是从单位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对照看孙辈信心满满,对年轻父母颇多指责。但实际上,这样的老人通常当年由于拼命工作,并没有真正带过自己的孩子,所以年轻父母并不信任他们。大家庭里经常出现老人觉得年轻父母没经验,年轻人觉得老人也没经验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当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和长辈住在一起,由老人来管教和照顾孩子。据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最新的一份调查表明,55%以上的成年独生子女家庭都选择和老人同住。如果父母善于引导孩子学会敬老尊老,不仅能营造更为温馨的天伦之乐,进一步传承中国文化中的敬老传统,还非常有利于找到大家庭家教的平衡点,克服隔代教养的缺点。家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父母的榜样是孩子学习各种态度和行为的重要来源。如果连父母自己都不知道尊敬老人,孩子就更不可能知道为什么要对老人有礼貌了。所以,我们父母首先要把尊敬老人作为一…  相似文献   

14.
正在现代的三世同堂家庭里,常常会发生"厚小薄老"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就会错失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影响家庭和谐。综观"厚小薄老"错位现象发生的原因,一是现在多数年轻父母工作繁忙,尤其是在大城市生活的人,要为养家糊口努力打拼,往往会把老人接来帮忙看孩子,这种隔代看护很容易造成"厚小薄老"现象。二是新手爸妈刚刚体会到初为人父母的感觉,难免会在感情和物质上投入太多,老人稍不遂孩子的心意,孩子又哭又闹,夫妻俩就可能会埋怨老人。对孩子的所有要求无条件满足,但对老人的需求却疏于过问。三是由于两代人的观念差异,年轻人可能会忽略老人在教育孩子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正>早接园晚送园是幼儿教师每天的必修课。看着形形色色接送孩子的家长,有"白骨精"级别的企业骨干爸爸妈妈,有满是银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年轻的父母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担,无暇照顾年幼的孩子,教养年幼孩子的任务落在了祖辈们的肩上。千万不能小看这群祖辈家长,和他们沟通要比和年轻的爸爸妈妈沟通难多了。我园多数都是留守儿童,老人文化程度不高,过于注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时候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策略"给祖父母提点儿小意见。但是如何提出这些意见,可需要好好地动动脑筋,做些准备。生活中的冲突在所难免,尤其是面对孩子的养育问题,年轻父母和祖父母的差异就更加显著。如何更好地说"不",才能让祖父母接受我们的意见呢?看看这些妈妈们是怎么做的,希望能够给年轻父母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孩子的身体比作第一生命的话,那么,孩子的心理就是第二生命。对第一生命的养育决定着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对第二生命的养育决定着孩子的心理是否正常、快乐。所以,只有对"两个生命"同时给予较好的养育,才能培养出健康又快乐的孩子。对孩子身体的养育一般较好掌握,而对孩子心理的养育,因为较复杂、抽象且难以把握,往往被忽视。直到孩子的心理问题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后,家长才意  相似文献   

18.
谈隔代教育     
陈笑颜 《幼儿教育》2012,(26):13-15
在我国,祖辈往往承担了全部或部分教养孙辈的责任。孩子要不要交给祖辈带呢?祖辈带孩子会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呢?祖辈和父辈如何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形成合力,达到最好的效果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支持方观点1老人帮忙带孩子,做父母的可以安心工作2岁之前的孩子还不到入托年龄,而家长又往往上班,所以大部分年轻父母选择了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3岁以后,大部分幼儿入园,隔代抚养的比例有所下降。可见在孩子3岁以前,老人参与教养孩子的程度非常高。老人带孩子能  相似文献   

19.
在当下三世同堂的家庭里,多数年轻父母因工作繁忙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种隔代看护很容易造成“厚小薄老”的现象。年轻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老人稍不顺孩子的心意,孩子又哭又闹,夫妻俩就可能会埋怨老人;对孩子的所有要求无条件满足,但对老人的需求却疏于过问;初为父母,难免会在感情和物质上投入太多,甚至以牺牲自我和老人为前提,这样会让老人缺乏价值感。由于两代人的观念差异,父母可能会忽略老人在教育孩子时的观点,一味  相似文献   

20.
一些父母有孩子之后,忙于工作,就把孩子托付给老人,追求所谓事业的成功,我觉得这是大错特错的。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做父母的就要担负起全部的养育责任,而别人都是起辅助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