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薇  孙彦新 《今日科苑》2011,(24):50-51
除了抬头仰望、梦想飞天,遥不可及的太空宇宙与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联系?其实,太空科技已然"潜伏"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一呼一吸、一举一动都密不可分。饿了?太空食品惊喜多是要炒个青菜,还是偷懒泡碗方便面?相信吗,哪一种选择,都  相似文献   

2.
赵薇  孙彦新 《金秋科苑》2011,(24):50-51
除了抬头仰望、梦想飞天,遥不可及的太空宇宙与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联系?其实,太空科技已然“潜伏”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一呼一吸、一举一动都密不可分。 饿了?太空食品惊喜多是要炒个青菜,还是偷懒泡碗方便面?相信吗,哪一种选择,都与航天有关。 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包,其蔬菜脱水、复水技术正是上世纪60年代为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饮食而开发的。同样,泡面的热水或许也与太空技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太空是人类长期以来探索的对象,其中尤以吃在太空更是科学家不断研究的一个课题。经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在太空每天都要吸取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其他必要的营养。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第一次用餐是把浓汁状食物装进一种管子里,然后通过他头盔上的特殊装备,挤牙膏似地把食物挤进嘴里,他甚至看不见自己在吃什么,也闻不到食品的香味。以后,随着人们在太空生活实践的增加,科学家们研究太空用餐时,开始讲究起食品的色、  相似文献   

4.
不管到什么地方玩,吃的问题都要解决。太空旅行当然也不例外。随着人类太空探测特别是对火星探测的逐渐升温,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可预见的将来,火星旅游将成为人们节假日休闲的最大期盼。利用载人航天飞船到火星上进行科学考察、旅游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之一。由于火星是颗荒芜的红色星球,科学家首先得在地球上设计好适合火星旅游的食物。  相似文献   

5.
正英国物理理论学家史蒂芬·霍金再发警告:"我们必须在未来一百年内离开地球"。地球空间即将用尽,太空移民或是唯一解决方案!而月球和火星正是人类的首要目标。虽然这种说法被主流媒体抨击,但太空生活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而且人类早已向太空迈出了第一步。但是迈出去后,在浩瀚的太空,宇航员的饮食问题如何解决?他们在微重力环境下如何进食,又该吃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各个航天大国都在忙于让航天员前往月球、火星乃至小行星而无暇他顾。但是,假如你有前往太空的梦想,想在太空办个婚礼或者到月球去度蜜月的话,也不一定要依靠这些方的航天机构。蓬勃发展的私人航天工业已经准备了众多创新的技术,制造了各种类的火箭和飞船,他们能以更低的价格、更好的服务帮你实现太空游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当"嫦娥奔月"成为现实,浩瀚太空印上了中国人的足迹,当五星红旗在太空中飘扬,浩瀚宇宙传来了中国语言,梦想变为现实,转眼已千年.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众》2013,(12):32
现实中的"豌豆射手"为啥要"吐子弹"?食物里容易引起过敏的成分,究竟是蛋白质还是纤维素?小个头的番茄和黄瓜,是不是转基因食品?如果王亚平从神舟十号上释放一颗小卫星,这颗小卫星将怎样运动?物联网遥控智能家居、3D打印机打印出各种立体物品、农业专家现场讲解转基因食品的秘密、王亚平"太空授课"背后隐藏的  相似文献   

9.
"十、九、八、……三、二、一,点火!"发射架上竖着的长长的圆柱体底部明亮的火焰喷薄而出,顿时地面上烟尘滚滚,巨大的火箭扶摇直上,拖着喷火的尾巴努力地摆脱地球的引力,直冲太空。这种景象我们都熟悉,因为自第一颗卫星发射以来,人们就一直在使用这种方式发射卫星和飞船等,利用装载有大量燃料的运载火箭,靠燃料燃烧产生的后推力将卫星送入太空。目前,尽管火箭技术发展很快,但发射一次也至少需要耗费上千万美元的资金。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更经济更简单的办法来实现这一过程,否则,人类若想进行频繁太空旅行,将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因为发射费用将是天文数字。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苏相继利用人造卫星对太空、星体进行探索研究工作,"神舟"载人飞船直上九天,一个孕育着飞天梦想的中华民族,把亘古以来的梦想付诸现实,太空中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用人体的直接感受代替了显示屏幕或机械臂地  相似文献   

11.
正5月7日,我国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首次完成太空3D打印。除了太空3D打印,这枚火箭还带了哪些科研项目上天?在轨3D打印金属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设备和材料的"补给线问题"一直阻碍着人类飞向更远的空间。随着太空3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实现航天器零部件的"自给自足"正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提出一个新奇构想:用月球土制造望远镜的反光镜。这将有助于实现从月球遥望太空的梦想。造超大望远镜在月球上架设一个巨大的望远镜一直是天文学家的梦想。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的干扰,所以在月球上建造一个直径10.4米(地球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的镜片直径就是10.4米,哈伯太空望远镜的镜片直  相似文献   

13.
2001年,美国富翁蒂托支付了2000万美元之后,搭载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游览了国际空间站,开创了太空旅游的先河。至今,全球已有5人实现了太空旅游的梦想。然而,这几次的太空旅游都是依靠国有企业完成的,载人飞船和运载火箭也都是国有企业研制和生产的。近年来,随着  相似文献   

14.
多太空旅游的巨大市场少人梦想着漫游太空,欣赏太空美景,体验失重的感觉。然迄今为止,太空旅行仅是寥寥几位大富豪能享受的奢侈品。2001年美国大商人丹尼斯蒂托搭乘俄罗斯的火箭登上了国际空间站,圆了到太空旅游的梦想,成为第一个到国际空间站的旅游者。此次旅游的花费是2000万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苑》2012,(8):40-41
阅读提示从水能到地热能、从风能到生物能,人类一直试图寻找更清洁、更高效的能源,来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太空,成了一些创想者解开地球能源枷锁的蓝海。在太空建设太阳能发电站,是他们对于主力能源的全新设想。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个梦想遥远。但我们也将在实现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宣称:"争取太空霸权是未来10年的事情.谁控制太空,谁就控制了地球."从那时起,美国便陷入了争夺太空的"D"情史,控制太空也由此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理想目标."SDI"("战略防御计划倡议",俗称"星球大战计划")作为一项夺取太空优势的具体措施曾经使美国向这一目标大大迈进了一步,而且,该计划所带来的技术想象与创新,至今对美国仍产生较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难忘它和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及神舟十号的"天神之吻"。4年多来,"天宫一号"完成了多项试验任务,超期服役两年半,为中国空间站任务积累了宝贵经验,并于2016年3月21日正式"退休"。令人期待的是,"天宫二号"将于今夏接力"上岗",并将开创更多的"第一次"。航天争霸赛,中国借"天宫二号"快速"超车"飞离地球,邀游太空,是人类的伟大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送入太空,并率先在太空建设了人类的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第五位太空游客、美国亿万富翁希莫尼从太空旅行归来,让我们这些普通人羡慕不已。太空旅游难道真的只是亿万富翁才能完成的梦想吗?日本火箭协会会长吉崎光辉大胆预测:"在21世纪,太空旅游将成为每  相似文献   

19.
打造一架通往太空的“太空电梯”,原本是一些科幻小说中的大胆梦想,然而从上世纪末起,美国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一些高科技公司就开始大力研究从地球上建造“太空电梯”通向10万公里高的太空中的可行性。然而,由于建造“太空电梯”所用的碳纳米绳技术过难,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20.
打造一架通往太空的“太空电梯”,原本是一些科幻小说中的大胆梦想,然而从上世纪末起,美国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一些高科技公司就开始大力研究从地球上建造“太空电梯”通向10万公里高的太空中的可行性。然而,由于建造“太空电梯”所用的碳纳米绳技术过难,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