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5年7月有两次月圆之夜,一次发生在7月1日,另一次发生在7月31日。在天文术语中,同一个月份如果能看到两次满月,第二次月亮称作蓝月亮。民间也有蓝月亮预示着灾难的说法。7月31日人们看到的满月是蓝月亮吗?它真的是不祥的征兆吗?月色朦胧,树影婆娑其实,天文术语中的蓝月亮并不指蓝色的月亮。蓝月亮  相似文献   

2.
正"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天文专家介绍,继连续三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之后,从今年起连续三年的元宵月则迎来"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为一个"朔望月"(约为农历一个月),这个月中月亮最圆的那天称"望日",也叫"满月"。月亮从一个满月"走到"下一个满月,  相似文献   

3.
正流言:今年1月31日所发生的月全食被公认为是一次精彩天象—超级月亮+蓝月亮+红月亮"三合一"。有人称,这种"超级蓝月亮"的出现十分罕见,上一次还是在152年前的1866年3月31日。真相:事实上,"超级蓝  相似文献   

4.
蓝月亮升起     
如果有人告诉你以前有个蓝色月亮的时候,你一定觉得有些荒谬可笑,真有蓝色月亮吗?真有人过吗,什么时候过?在民间传说中倒是有个蓝月亮,那个蓝月亮是指阳历一个月中的第二个满月。通常,一个月中只有一个满月,但有时候也会莫明其妙地出现第二个满月。事实上这并不奇怪,两个满月间  相似文献   

5.
留心过日历的你,是不是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去年也就是牛年的最后一天(1月31日)是腊月二十九,没有“大年三十”?那么“大年三十”去哪了?都是月亮“惹的祸”农历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来计算一个月的天数的,在天文学中被称为“朔望月”。“朔”所在日为农历初一,那天人们完全看不到月亮;“望”所在日为农历十五,那天人们看到的是满月。从“朔”到“望”再到“朔”,这样的一个周期就是农历一个月的长度。  相似文献   

6.
正11月14日晚,全球迎来近70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满月,看起来比平常大14%、亮30%。乃常见天文现象"超级月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天文现象,在天文学中的准确称谓为"近点朔望月"。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呈非标准椭圆状,因此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并不恒定,平均距离约38.4万公里,最近35万多公里,最远40万公里左右。当月球处于"近地点"时就有可能  相似文献   

7.
正4月27日,2021年首次"超级月亮"现身北京夜空。"超级月亮"是1979年由美国占星师理查德·诺艾尔提出的名词,指的是月亮位于近地点附近时刚好出现满月。现在就让我们看一看这一美丽景象吧!以北京地区为例,4月27日19时25分左右,月亮会从东偏南方升出地平线,到了23时22分左右,月亮与地球距离大约为357300千米,此时我们会看到月亮已经运行到南方偏东的位置,且看上去又大又圆。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绝对是一次"天文盛宴"。不仅为2009国际天文年增添了一次"天文盛宴",更为世界各地的天文工作者提供了一次科学观测的良机。无论是公众,还是天文学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1月14日晚,地球迎来"超级月亮"的壮美景观,这是自1948年来满月最接近地球的一次。人们试图用镜头捕捉这一令人惊叹的美景。如果这次错过可能要等到2034年才能再次看见。一时间"超级月亮"变身网红刷爆朋友圈。  相似文献   

10.
正1月31日晚,丁酉鸡年最后一个满月夜,夜空上演了一场万众瞩目的月全食大戏———"血月+超级蓝月"。整个月食过程持续了5个多小时,其中月全食阶段的"血月"在20时51分至22时08分现身。罕见的天象作为2018年天象的开门大戏,这场月全食的看点不少。首先,这次月全食在我国全境可见,且大部分地区都能观测到全过程。虽然月全食几乎每两年就会出现一次,而且每次在地球上可见的区域都非常广,但像这次具有这么好的观测条件的情况并不多。其次,对于我国来说,这次月全食的可见时间集中在前半夜,且最精彩的月全食阶段在晚上9点前后。  相似文献   

11.
高博 《今日科苑》2007,(23):28-29
2007年10月24日,满载中国人探月梦想的嫦娥一号胜利升空。此前不久,日本发射了"月亮女神"进行月亮探测。其实,中日两国的探月科学目标非常相似:第一是探测月球的地形、地貌、立体图,第二是测量月球表面各种化学组成、矿物成分和岩石类型,第三是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和月球空间环境。而就嫦娥一号与月亮女神的设计与任务来讲,它们又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2.
《发明与革新》2014,(11):50-50
海上生"红"月,天涯共此"食"。10月8日晚,我国迎来一次观赏效果非常好的月全食,天气晴好地区的民众有幸观测到了一轮难得的"红月亮"。天文专家表示,未来4年内,我国公众还可欣赏到3次月全食。月全食的过程可经历2至3个小时,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5个阶段。此次月全食的初亏为北京时间10月8日下午5时14分,食既为晚上6时25分,食甚为晚上6时55分,生光时刻为晚上7时25分,复圆时刻为晚上8时35分。其中,最精彩的全食时间即从食既到生光长达近1小时。市民仅凭肉眼就可以看到像鸭最美一小时  相似文献   

13.
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绝对是一次"天文盛宴"。不仅为2009国际天文年增添了一次"天文盛宴",更为世界各地的天文工作者提供了一次科学观测的良机。无论是公众,还是天文学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4.
日食和月食     
凡是一个天体被遮没在另一个天体的阴影里面的现象,都叫做“食”,例如日食、月食、卫星食等等。当一颗恒星被月亮遮没的时候,特别称做“月掩星”(见本年五月号大众天文)。普通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日食和月食。  相似文献   

15.
<正>在古时候,人们观察到潮汐现象同月亮的圆缺有关,一些动物会随着月相不同而改变猎食习性,在满月时狼群有对着月亮嚎叫的习性……所以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古人都以为月亮具有某种魔力。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知道月亮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夜空中我们肉眼所能见到的最明亮的星体。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揭示太阳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性,而对月亮是如何影响动物的夜间行为的研究却为数不多,但这不代表月亮对动物生命就毫无影响,相反,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发现月亮特有的周期变化,对动物"夜生活"  相似文献   

16.
假如你有足够的耐心和精良的天文望远镜,你可以在遥远的土星周围捕捉到另一个“月亮”,这个月亮也会由圆变亏,再变成半圆,继而如月牙一样,最后完全消失不见,整个过程持续大约40天;然后它又以月牙出现,继而由亏转圆。两次“满月”的时间间隔约为79天,我们的月亮出现满月的周期约  相似文献   

17.
正西方人喜欢将古怪的行为与满月联系在一起。例如,在中世纪,人们声称月圆之夜可能会使人类变成"狼人"。到了18世纪,许多人又认为月圆之夜可能会导致癫痫或高烧。这种观念甚至还体现在造词上,英语单词"lunatic"(疯子、精神病人)的词根"Luna"就是古罗马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在今天,大部分人都恢复了理智,我们不再将灾难与疾病归因于月相变化,但有时你仍能听到人们用它来解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I0008-I0009
超级月亮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椭圆形,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在不断变化。6月23日19时09分月球过近地点的距离只有35.7万公里,是月球全年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刻,当天适逢满月,所以人们在当晚看到全年最大的月亮。  相似文献   

19.
所有的文化几乎都一致把月亮看成是美的天体.黑暗降临以后,她的银光普照世界,有人去问一位阿拉伯的宰相级高官,是太阳有用还是月亮,他的回答是月亮:"因为太阳在白天照,而白天已有光."当然,他的天文知识很差,因为太阳几乎是所有地球上光之源,包括月光.可是,在深夜之际,举头一望明月,谁不会被感动?再说,月有盈亏周期,人们常常拿这点来比喻人生中的崎岖,而自有文化以来,几乎所有的民族都用过月的盈亏相来作历法的准绳.月是多少古今中外诗人吟咏的题材,她是象征柔和及美丽的女神,从中国的嫦娥到西方罗马的露娜Luna.  相似文献   

20.
“月亮有自转,但所有的天文书上都说我们所看到的,永远是月亮的同一面。这是甚么道理呢?”这是一个我们时常遇到的问题,让我们在这里解释了它,作为对所有提出这个问题的读者的一个答覆。我们知道,月亮不单有自转,并且还绕着地球公转。看附图,假定在某时,月亮在A,从地球上看去,我们可看到月亮的甲的部份。经过四分之一公转后,月亮到了B;如果月亮没有自转的话,那末月亮应该是像B’的样子,我们就可以看到月亮的甲、乙部份各一半了,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