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钓空竿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常见的事,即便是老手,有时也难逃厄运。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钓具组合不匹配。钩、坠、漂组合不匹配,最易发生空竿。许多垂钓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一到养鱼池就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钩、坠、漂稍加调试或不加调试就匆匆下竿。抑或在家进行过调试,但到鱼池后未加校验就垂钓;在一鱼池垂钓后,换一鱼池懒于重新校验调试就垂钓,都容易发生空竿。笔者有几次空竿的教训:一次和钓友到养鱼池垂钓鲫鱼和鲤鱼(前半时钓鲫鱼,后半时钓鲤鱼)。由于求胜心  相似文献   

2.
李勇 《钓鱼》2004,(17):19-19
在正常情况下,鲫鱼是送漂,鲤鱼是拉漂(斜大沉),但也会有其它现象发生。根据自己多年垂钓经验,就垂钓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谈以下几点个人看法,仅供钓友们参考。第一、鱼的大小不同,咬钩时送、拉漂的幅度不同,用细主线、小漂、小钩钓鲫鱼和鲤鱼,灵敏度就高,如果立漂上下小幅度地反复移动,说明是小鱼。吞不进钩,咬不住饵(一般指用蚯蚓)是中等鲫鱼,鲤鱼吞钩幅度就明显;如果立漂上送下拉比较缓慢,证明是大鱼咬钩。第二、不同季节鱼送、拉漂幅度不一样,初春季节鱼体发硬,游动和转弯不灵活,无论大小鱼咬钩立漂反应都不太明显,有时没看出漂动,  相似文献   

3.
初学钓鱼的人,往往对鱼儿吃钩时的提竿时机掌握不好,不是过早就是太迟。我在垂钓中,学习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了一个掌握提竿时机的方法,称它为“动态提竿法”,应用上易掌握并且上鱼率较高。 动态提竿法,就是在鱼儿吃饵钩引起的浮漂(竿梢)的变化过程中,不失时机的提竿,以达到获鱼的目的。首先垂钓中对浮漂(竿梢)的“三态”概念的明确:一是静态,就是钓组入水后,浮漂在无鱼吃饵钩时的固有状态。如星漂在水面上几星,立漂在视目出水几目,无漂钓,竿梢的固定形态等;其二是动态,就是当鱼儿吃饵钩时,引  相似文献   

4.
在正常情况下,鲫鱼是送漂,鲤鱼是拉漂(斜下沉),但也有个别现象发生。现仅就垂钓中几个具体问题,谈以下几点个人看法,仅供钓友们参考。 第一,鱼的大小不同,咬钩时送、拉漂的幅度不同。用细主线、细漂、小钩钓鲫鱼和鲤鱼灵敏度就高。如果立漂上下反复小幅度地移动,说明是小鱼,吞不进钩,咬还咬不住饵料(一般指用蚯蚓);中等个鲫、鲤  相似文献   

5.
台钓(这里指塘钓)主要特点之一是:鱼咬钩时,浮漂反应灵敏。究其原因,除了使用的钓线比较软和细以外,主要是由于台漂构造比较合理,垂钓的人既重视选漂,又讲究调漂,使钩、坠、饵与浮漂的匹配尽量调整得当。为了取得适当的灵敏度,选漂和调漂是缺一不可的,有了灵敏度高的浮漂,不等于垂钓时反应就灵敏,还要看调漂好坏,调得不好,好的浮漂反应也会不灵敏。 一、台漂构造特点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面饵炸弹钩”(又称“围钩”、“爆炸钩”)钓法是日本人小西茂林的一大发明,那么“糟食钓法”则是北京钓友对垂钓技法的又一个创造性贡献。多年来,“糟食钓法”约定俗成一直用于海竿,因此很多钓友看了本文标题可能甚觉新鲜,怎么又冒出来个“手竿糟食钓法”?其实呢,这确实是我反复实验、摸索总结出来的一个有效钓法,经实践验证,它效果颇佳。 具体方法:手竿,立漂,活砣。砣的重量应相对大些,一个是便于抛钩,免得坠轻用力抛钩时甩掉饵团;另一个,糟食饵入水化开,砣重可保证在风浪中  相似文献   

7.
张忠江 《钓鱼》2009,(19):13-15
一、钓具组合不合理。一些钓友在多数为鲫鱼等小型鱼而没有或少有大鱼的池塘垂钓时,仍用长竿、粗线、大钩、大漂、重坠。使用短竿、细线、小钩、小漂、轻坠的钓友于他们同池垂钓,获鱼是他们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而他们却收获甚微。问他们为什么用这样的钓组,回答说是十白碰上大鱼,这样的钓组有把握。试想,用钓大鱼的钓组,进行钓鲫,高温季节生口鱼咬钩猛时还可勉强使用,如在早春、晚秋温度低时使用,由于长竿线粗、漂大、钩大、坠重,钓点离钓者又远,鱼吃口很轻,用轻口漂尚不容易看清吃钩信号,粗大的钓组恐怕连信号都看不到,怎么能钓到鱼呢?  相似文献   

8.
垂钓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不论男女老少,一学就会。但它有很多技巧与奥妙。钓鱼不但要有主观条件,还要有客观条件。它和温度、气候、风力和钓饵、水质等有关。在此我浅谈几点钓鱼做法和体会:钓鱼首先要选好鱼具、鱼钩、鱼线等。鱼竿宜长不宜短,轻便、弹性要好;鱼钩一要锋利;二要坚固、柄稍长;三要倒刺明显;鱼线要根据所钓鱼的种类选择(钓青、草、鲤鱼用大钩、粗线;钓鲫鱼用较细线,较小钩),特别是钓鲫鱼,要把钩线漂搞平行。其次是根据季节确定钓鱼的位置,俗话说“春钓草、夏钓早、秋钓潭、冬钓阳“。气温在15~30℃之间,钓全天。钓位的好与不好,是钓鱼诸因素的首要因素。如:(1)经常喂鱼的地方(鱼有食吃);(2)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水域垂钓,大鱼小鱼会随时光顾,要么用小钩专钓鲫鱼,要么 用大钧专钓大鱼,而我竟用小小的5号钩制服了一条大鲤鱼,令钓友们刮目相看。 那是春季的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与钓友在漳泽水库大坝3米深水域用手竿垂钓。一开始用的是一种白色长柄钧,在钓了几条鲫鱼后,突然遇上了大鱼,只一个回合,大鱼便脱钩而去,钩尖上留下了一片大鱼鳞,再一细看,钩尖已弯秃,不能再用,便换上了5号挪威钩,2号“富司达”线,继续抛竿垂钓鲫鱼。钓着约着,浮漂不动了,窝内冒出了大气泡,大鱼又进窝了,我想,用小钧钓大鱼很难,一旦大鱼上钩难免…  相似文献   

10.
杨传昕 《钓鱼》2009,(7):49-49
前几年冬季垂钓时,我“发明”了一种冬钓的双钩系法及调漂法:即坠下一钩拖地,脑线长4—5厘米,坠上钩紧靠坠但不触坠,其脑线长4—5厘米:漂用七星漂三粒(空钩调漂),上边的一粒平卧水面,第二粒漂入水约一厘米,第三粒漂入水里,坠处刚刚触底状态。  相似文献   

11.
回答林权光钓友关于“使用拉饵时如何避免子线打麻花(缠绕)和分钩不理想”的问题。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拉饵时,子线为何会打麻花(缠绕)”?我们在日常垂钓中是经常会碰到您提出的这个问题的,我根据自己的一些垂钓体会以及请教其他垂钓高手,他们的经验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关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钓组搭配存在缺陷:有不少钓手在组装悬坠钓组(特别是使用拉饵速钓小鲫鱼的钓组)时,不太重视与子线相连的“连接环”的选用,特别是一些钓友喜欢使用一些自制的、较长些的那种“铅皮座、子线扣一体化”的东西来连接子线。这样的连接环不同于渔具商…  相似文献   

12.
一、海竿带漂水库钓鲤 前些年我还使用炸弹钩,近几年由于年龄的增长,总嫌带许多海竿和饵料太麻烦,于是我就改用海竿带漂法钓水库的鲤鱼。在大水面秋后气温较低,或近处钓不着鱼时,可采用此法。 竿:2.7米、3.6米海竿皆可,水深时要使用长竿。 钩:3号或4号钩 漂:用孔雀翎自制底部有过线孔的大风漂,太空豆用输液瓶的胶盖切制(15×5×5毫米)。  相似文献   

13.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6,(6):14-15
悬坠钓鲤鱼的四种调钓方法:a.空钩半水(水深的三分之一)调八目左右钓三目上下,也就是我们前面谈过的调高目钓低目。这种调钓方法适合于钓口生的鲤鱼(特别是开塘初钓时或是夏末、秋初鲤鱼的觅食旺季,鱼儿多表现为吃口凶猛,动作大的特点)。由于标目调的较高,饵重部分由浮标的浮力所承载,钓组自然处于相对较灵敏的平衡状态。因此,鱼儿进窝后的任何细微动作(表现),在标尖上都将“显露无疑”;而且在塘底泥浆较厚的水域垂钓时,也能有效地避免“虚底”将钩饵掩埋的可能。b.单饵半水调N目钓N目。在钓组的上钩,挂上垂钓时所用的正常大小的饵团,并通…  相似文献   

14.
江西钓友文宙来信称:他在垂钓中总感到有些东西琢磨不透,例如用同样的钓饵,昨天很灵,可今天就无鱼咬钩。还有在同一地点前几天可以说是最佳钓点,过几天还在这里下钩,漂子竟纹丝不动。有时用草钓草鱼,草鱼咬得很欢,可有时又不吃草。还有用鲤鱼钓饵,在这里很灵,换个地方就不行了。他说这许多异样的事物,一定有个什么东西在左右这些事。他非常想知道这些变化的原因和应付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海钓模式是指在施钓过程中所采用的包括渔具的选用、浮漂及钓组的连接方式、所用鱼饵的种类等具体内容的概括。我认为它有矶钓模式、半漂串钩钓底模式、全漂串钩钓浮模式、无漂串钩钓底模式、路亚模式等五项基本内容。这几种模式是人们从长期的海钓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根据垂钓不同品种的鱼类在不同环境下能达到最佳施钓效果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传昕 《钓鱼》2009,(2):49-49
“甩大鞭”的系钩及调漂方法,是获鱼多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在多年的“甩大鞭”垂钓的实践中,总结出如下的系钩及调漂法,钓效很理想,现推荐给钓友们。系钩:钩的大小要根据钓鱼的大小而定。坠下钩的脑线长4厘米左右;坠上钩靠近坠,但不触坠,脑线长4厘米左右。这样在拉动线时,坠下钩拖地,坠上钩靠近地面而不入泥,鱼儿易发现钩饵而吸吞,中鱼率高。  相似文献   

17.
读了《钓目多于调目并非笑话》(见《钓鱼》半月刊第10期,以下简称《钓》文)一文,有几点不同看法想商榷一下。关于调目的定义《钓》文对调目这样定义:“什么是调目?调目是指钓系在半水平衡时漂尖露出水面的目数”,我认为这样定义调目不正确。钓系在半水中的平衡是暂时的,只要水线的长度不确定,钓系在“半水中的平衡”就会因钓线长度的改变而被打破。就是说,在同样条件下,只要钓系在“半水”中的位置不同,标尖显示的目数就不同。这样的“调目”有什么用?在自然水域里垂钓时,钓友们用的主线常常较粗,只要漂尖稍细,水线长度对钓系平衡的影响是明…  相似文献   

18.
陈东明 《钓鱼》2014,(20):28-29
在金秋,垂钓鲤鱼若要有个好收成,要着重注意"四要素"。 一、出钓时间 鲤鱼一年四季都喜欢阳光,但又畏强光。所以秋天晴而不热、微风且光亮不强的天气,特别适合钓鲤鱼,因为它食欲增强,很容易咬钩。  相似文献   

19.
狡猾的鲤鱼     
在我垂钓过的淡水鱼类中惟鲤鱼最狡猾难钓,尤其是野生鲤鱼。 无论是在小河里钓那颇为斯文的银鲫,还是在那湖边与“大草”进行力的较量,都没有在自然水域里钓鲤鱼让我紧张、兴奋。那是因为没有相当的垂钓技术,不了解鲤鱼的习性及其常用的鬼把戏想将它钓上来真不容易。笔者涉钓30余年,钓到的鲤鱼不少,但让它逃掉的也不计其数。对鲤鱼的狡猾我是领教透了,对鲤鱼的机敏我尤为佩服。现追忆几例与友同乐。 1992年7月的一天我去城南小北湖钓鱼。我用手竿钓边,同时还往湖里约40米靠近荷叶的水域  相似文献   

20.
一般来说,用手竿在自然水域(湖、河、塘等)或在精养塘内垂钓,从具体的钓法来分,有抛钩与引钩两种。 抛钩:将挂妥钓饵的钩子送入“窝中”,待浮子有下沉或上浮的反应时,动竿起钩。也就是说等鱼儿上钩、有点守株待兔的味道。 引钩:将挂有钓饵的钩子送入“窝”中,每过3~5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间隔),轻轻提竿起钩(钩子不出水面),再轻轻放下,使钓饵在水中上下移动,引诱鱼儿吃饵上钩。 从几年的垂钓中我体会到,后一种钓法(即引钩)效果明显比前一种好,抛钩钓法在精养鱼塘内尚能有所收获,因为精养塘内毕竟鱼的密度大,会找上“门”来。而在不养鱼的自然水域中,鱼少且分散,此种钓法的收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