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报要办出特色,很重要的一关,就是要发挥办报者的创造性。我们讲的创造性,是在合乎党中央的路线和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对客观事物的正确理解,进行新闻报道,用生动具体的、新鲜活泼的典型宣传觉的政策和党委的意图。这样的创造性与接受党委的领导、当好党的喉舌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戴欣 《军事记者》2006,(2):20-20
先进典型是人民大众的榜样;出色的典型报道,是新闻传媒的旗帜。传媒应该加强典型报道,但更应注重典型人物的宣传绩效。什么是宣传绩效?宣传绩效就是典型人物报道在一段时间内宣传效果和成绩的综合评测。当今,一个典型人物的宣传绩效,往往是衡量一次典型报道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如何让受众知晓典型人物,关注典型人物,理解典型人物,喜爱典型人物,使典型报道更能吸引人、更具生命力、更有时代意义,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我们如果留心就可以发现,让典型人物报道充满“诗情画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诗情画意”写典型真实情…  相似文献   

3.
党的报纸都是为着动员人民,实现党的纲领路线而创办的,都要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作为首要任务。这是党报的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各个地方报纸由于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应该各有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完成地方报纸所担负的任务。报纸特色从哪里来?什么是塔城报应该有的个性和特色?这是塔城报办报人员正在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塔城报恢复了以本地为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办报方针,注重结合本地实际组织报道,使塔城报逐步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 用‘三个代表’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党的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体现和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更要率先垂范。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进一步提高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自觉性,特别是要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办报思想。 邓小平同志的办报思想,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平同志一贯重视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更是把它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提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  相似文献   

5.
企业报究竟应该姓“党”还是姓“企”?答案已日趋明朗,企业报就是应该姓“企”。我认为,当前应该在怎样才能真正姓“企”的问题上作深入的探讨.有人说,要让企业报姓“企”,只要把报社(或编辑部)从企业党委管辖下的一个部门分离出来,置于厂长(经理)领导之下就行了。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这不是简单地改换门庭所能奏效的,而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大胆改革,除旧布新,才能达到目的.首先,要更新观念。长期以来,我们受旧的办报观念的影响很深.一是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的观念.这个观念如得不到更新,企业报的宣传就不能顺  相似文献   

6.
1999年,沧州报社将是有较大发展的一年。在报纸工作中,我们将突出抓好四件事: 一、进一步明确办报思想。1999年,我们在办报上总的思路是:充分利用一社两报的优势,积极主动服务党,解放思想进市场,认真做好“规定动作”,努力做好“自选动作”,在实现“两个满意”(党委满意、读者满意)上下功夫。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求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积极主动是个态度问题,生动活泼是个形式同题。党报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中心工作不能满足于领导人讲话登过了,会议文件刊发了,名单没有出差错等等。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党委和政府的一些重要文件当然要发,名单当然不应出错,但仅仅停留在这一步上,还是消极  相似文献   

7.
办报要发挥记者、通讯员的主动性,这一点大家都有共识。报纸的编辑除了认真严肃地坚守岗位,把好报纸的宣传质量关外,还必须具备特殊的主动意识,因为主动意识是编辑创造精神的前提,创造精神是编辑优化新闻的重要手段。编辑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报纸精品才多,报纸整体质量才高。首先,编辑的办报指导思想要有主动意识。谁都知道,编辑是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办报方针来把关的。但是把关有主动积极与被动消极之别。一个好的编辑应自觉主动地站在党的立场上,高瞻远瞩,力求不让任何错误漏网。但又不能以当“铁门”为满足,还应该主动“进攻”,运用各种武器千方百计使报纸宣传取得最佳效果。其次,编辑应当根据当前的报道思想,从大量的稿件中进行相互比较,权衡其轻重缓急,“抠”出具体体现办报指导思想的内容,努力做到突出重要内  相似文献   

8.
典型宣传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作为党委机关报的日报已摸索不少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现在,日报和其他报纸纷纷借鉴“晚报风格”,在新闻的“软、杂、近、活”上下功夫,注意“微言中含大义”、“细小处见精神”。善于取人之长是我国晚报迅速崛起的“法宝”之一。作为直接面向广大群众、直接进入千家万户的晚报,也应学习日报使典型宣传成为晚报的一大优势。 长期以来,人们给晚报的定位是:知识性、趣味性、消闲性的社会文化生活类报纸。按照这样的定位,当然不会很重视报纸的典型宣传。 其实,宣传先进典型是我们党报的光荣传统。它是一种用来引导舆论、指导工作、催人奋进的重要的报道形式。诚然,晚报要讲究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但是晚报也是党报,也应坚持党的办报宗旨和党性原则,因此,作为党报的晚报必须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理直气壮地讲政治,责无旁贷地把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唱响主旋律。作为讲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晚报也应重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把典型宣传放在突出的地位,让广大读者通过对典型的认识,在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断深化认识,增添新的勇气和力量。  相似文献   

9.
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传家宝.好的典型是一面旗帜,一经报道,人们奔走相告,争相效法,产生撼动社会的重大影响.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经验,用典型引导舆论,依然是新闻宣传的主导方向.抓典型报道应注意些什么?怎样提高典型报道的质量?一、依靠党委 着眼全局 选好典型典型报道必须依靠党委,注重政策,把握全局,面向实际.无论是树立一个正面典型,还是揭露、批评一个反面典型,都要依靠党委的领导和支持.首先,只有依靠党委,典型才能选得准.典型报道一般是配合党在一定时期的中心任务发表的.因此,要敏锐地发现典型,准确地识别典型,就必须了解党委在某一时期的中心任务和为完成这一任务而制定的基本方针和具体政策.只有对这些了如指掌,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只有依靠党委的领导和支持,才能排除典型报道中的阻力和困难.正因为典型报道事关重大,所以在采写中经常遇到一些阻力和困难.1988年,我在采访荆门官钓现象这一反面典型之前,先请示了报社党委,征得同意后才开展采访活动;稿件见报之前,又送到市委主要领导审阅,赢得了首肯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企业法》的贯彻执行,厂长负责制的推行,许多企业党委宣传部门的精简撤销合并,企业报为“基层党报”的提法已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客观实际。企业报应该姓“企”。企业报转轨、改革宣传内容的方向应该逐步由“专”向“综合”发展,使其成为一种特殊性质的综合性报纸。由于它自身毕竟是企业报,与社会上的党委机关报和专业行业报相比,尽管带有某种专业性质,但它主要应以本企业为主,立足本企业,为全企业职工服务;同时要带有企业的特色,成为企业的信息总汇和新闻发布中心,发挥其它报纸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企业报要完成指导思想、宣传任务和开门办报方面的转轨,也要在体制上转轨变型。据调查,企业  相似文献   

11.
在新民晚报搞经济报道,常琢磨各报经济新闻的特色。人民日报——政策导向;经济日报——宏观分析;经济参考——硬软交替;解放日报——综合报道;文汇报——思辨阐述……对比上述各类报纸,晚报经济新闻应有什么样的特色呢?关于这个问题,报社领导和富有经验的老一辈晚报新闻工作者曾有过多次精粹的表述。我们的办报方针“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同样适用于指导经济新闻的采编;“信息化、群众化、生活化”和“时令性、多样化、可读性”的不同特色,同样是对我们经济新闻的要求。但是,上述这些要求,如果要在版面上体现出来,又能抓准关键,落实到某一“聚焦点”上的话,我认为:社会化是晚报经济新闻的主要性格特征。强调晚报经济新闻的社会化,一是时代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  相似文献   

12.
典型宣传是我国新闻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报道方式,也是中国新闻报道的一个特色。重视和运用典型宣传,不仅仅是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的光荣传统,更是现实生活的迫切需要。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有些典型人物宣传人为“拔高”,刻意追求“完美”,结果适得其反。因此,典型宣传...  相似文献   

13.
光明日报的特点何在?光明日报是一张政治性的报纸,在对重大政治新闻进行报道的同时,又着重报道统一战綫工作,并且为了适应中上层知识分子的需要,为了适应文化教育工作的需要,要用较大的篇幅报道文化教育工作。这就是说,既要宣传党的总路綫、总政策,又要经常具体深入地宣传统战政策和文教政策;既要反映国内外的重大政治事件,又要系统生动地反映统战和文教方面的面貌。这就涉及到报纸的内容、风格和办报方法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领导上要求我们在编辑工作中为“社会主义多样化,突出特点,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而努力。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地研究和不断地创造。正因为如此,也是一项饶有兴趣、激发我们努力前进的工作。向着这个目标探索前进,我们对文教宣传的工作做得比较多一些,也略有一些经验和教训;而对于统战工作的宣传,更感不足,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全面总结突出统战和文教特点问题,我们的经验,教训和研究工作,都远远不够。所以,在这一篇文章里只能就光明日报如何宣传文教工作,谈几点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和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这几期讨论,企业报应该姓“企”,已日趋明朗,但企业报怎样做,才能真正做到姓“企”,这确实是我们需要深入讨论的一个问題.本期发表的三篇文章,就这个问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見.虽然他们谈的角度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企业报要按自身的规律办报.这不仅办报人要这样做,管报的和看报的也要以此管好报,用好报.但企业报的办报规律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內容呢?它除了具有一般报紙的办报规律外,它本身又有什么特殊规律呢?如果我们能根据自己的办报实践,从理论上归納出几点,写成文章寄给本刊,那我们的讨论,就会更活跃、更深入一步.  相似文献   

15.
一、热点、敏感问题宣传一定要做到帮忙不添乱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部队的改革项目也相继出台。这不仅使热点、敏感问题的宣传成为一种需要,而且也成为一种必然。要搞好热点、敏感问题的报道,办报人必须要有政治家的头脑。我认为,对政治家办报中的“政治家”,像军区一级的党委机关报,应理解为一个政冶群体,所有编采人员都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这样,才能在选题上把好关,才能抓住领导重视、官兵关心、部队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做到站在一定的高度,了解全局。单纯追求轰动效应去搞宣传,不应是我们追…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这几期讨论,企业报应该姓“企”,已日趋明朗,但企业报怎样做,才能真正做到姓“企”,这确实是我们需要深入讨论的一个问题.本期发表的三篇文章,就这个问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虽然他们谈的角度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企业报要按自身的规律办报.这不仅办报人要这样做,管报的和看报的也要以此管好报,用好报.但企业报的办报规律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它除了具有一般报纸的办报规律外,它本身又有什么特殊规律呢?如果我们能根据自己的办报实践,从理论上归纳出几点,写成文章寄给本刊,那我们的讨论,就会更活跃、更深入一步.·编者·  相似文献   

17.
为组织好对农村税费改革这一重大题材的报道,襄樊日报及时组织编辑、记者重温江泽民同志1996年9月26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报社的同志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坚持政治家办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登什么,不登什么,怎么登,都要从全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实践中,我们认真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因此,从2002年初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起,我们对农村税费改革的宣传一直把握得较好。其中有以下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先进人物的宣传,始终是社会主义新闻的主题。改革人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先进人物,他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开路先锋,是党的政策的最积极的体现者,做好改革人物的宣传,对动员亿万人民投入到改革的洪流中来,对我们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有很大意义的。对于报道改革人物,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一、要从全局的角度去发掘、判断改革中的人物。宣传典型是为了推动全局,而改革的全局是一  相似文献   

19.
王承英 《传媒》2000,(6):18-19
“党报姓党”,这是党报人自律的一句话。这句话实质上是要求我们党报人要以政治家办报的要求总揽报道工作,绝对服从和服务于党委,对党委、政府工作帮忙不添乱。我们也要看到,党报也是办给人民群众看的。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在报纸受众需  相似文献   

20.
郑健 《军事记者》2003,(10):24-25
所谓报纸与读者的需求互动,一方面指报纸应根据读者的需求,把握、调整新闻宣传,读者需要什么内容,就宣传什么内容,喜欢什么形式,就采用什么形式,而不是脱离读者,从主观愿望出发,搞一厢情愿;另一方面指报纸要通过新闻宣传,对读者发挥好舆论影响和引导作用,甚至吸引读者参与其中,提升读者的认识,从而达到团结、教育、激励读者的目的。互动才能夯实报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报纸宣传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办报的目的从来都是服务读者、影响读者,而不是为办报而办报。党委机关报更是如此。要服务和影响,就必须注重读者这个对象。对此,毛泽东同志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