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考的试题要求都说是以课本例题、习题为主要来源,同时要求是"源于课本而不高于课本,源于课本而略高于课本,源于课本之外的不常见新颖题".但是我们教者往往不注意,总是以高考卷最后两题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高考试题中有许多题源于课本例题、习题.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以课本习题为生长点,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课本习题进行探究与拓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一个原则,从近年各类高考试题中都可以看到课本中例题、习题的影子。  相似文献   

4.
<正>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题可以发现,在试题中能找到课本习题、例题的影子,来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因此只要抓住课本不放,强化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夯实课本教材知识,认真研究例题、习题,定能走出困惑的题海,变苦学、死学为乐学、活学,在备考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以部分试题来说明高考试题无论形式上还是方法上源于课本.例1(2015年湖南高考)设函数f(x)=ln(1+  相似文献   

5.
高考数学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这是历年高考试卷命题所遵循的原则,也是在复习迎考中应该坚持和探求的.通过对课本内容的深挖,对例题、习题重组,就能将课本、资料、高考试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  相似文献   

6.
高考数学试题的命制向来有“依据课本”的要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源于课本典型例题、练习题、习题或复习参考题的试题数量和分值都达到了较高的比例.尽管高考命题也有“不拘泥于课本”的说法,但由于课本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发展数学思维最科学、最规范的蓝本,  相似文献   

7.
高召 《中学理科》2006,(9):28-29
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和探究性,是课本的精髓。近几年的一些高考试题都源于课本。因此我们应重视课本的例题及习题,并对它们进行适当的变化、归类、改造与深化,探究总结出一些通性通法,有利于知识的网络化、系统化;有利于提高和培养思维的概括性、广阔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8.
高考数学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这是历年高考试卷命题所遵循的原则.因此,我们在高考数学复习时应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尤其对课本中典型的例习题更要注重加以引申、拓广、变形、发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充分利用课本例题和习题的价值,引导学生推广结论,探究解法,构建知识模块,提炼通性通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可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回避题海战术,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紧扣教材出题,是高考的命题原则.命题者以教材中一些重要的例题、习题作为基础,编拟高考题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每年高考中有不小比例的此类考题.高考题目大多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其中这"高"意味着对课本中的素材加以挖掘创新.课本素材是高考命题取之不尽的源泉.笔者就以2006年高考为例谈试题如何源于课本或变形组合、拓延而来,为考生提供启发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紧扣教材出题,是高考的命题原则。命题者以教材中一些重要的例题、习题作为基础,编拟高考题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每年高考中有不小比例的此类考题。高考题目大多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其中这“高”意味着对课本中的素材加以挖掘创新。课本素材是高考命题取之不尽的源泉。笔者就以2006年高考为例谈试题如何源于课本或变形组合、拓延而来,为考生提供启发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高考数学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这是历年高考试卷命题所遵循的原则。因此,我们在高考数学复习时应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尤其对课本中典型的例习题更要注重加以引申、拓广、变形、发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充分利用课本例题和习题的价值,引导学生推广结论,探究解法,构建知识模块,提炼通性通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可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回避题海战术,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全国高考试题评价组在《1995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评价报告》中指出:……试题中近乎有一半为书本的原型题,即由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引伸变化而来,这些常规试题的叙述和设问都参照课本要求,采用考生熟悉的语言,使基础扎实的考生可以顺利解答。因此教学中对习题进行深钻细研,引导学生多向剖析,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是有益的,现举一例谈点做法。  相似文献   

13.
尽管近年来高考物理出现了许多新题型,但所占分值比例较大的仍然是传统的基本题型,多数试题取材于教科书,试题的构成是在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阅读材料的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加工改造,加强条件或减弱条件、延伸或扩展而成的。可见,源于课本习题、例题的变式与引申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势。常见的类型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从近两年各省市高考题中可以发现,高考试卷中常常出现酷似课本上某一例题或习题的试题或能直接使用某些例题的结论的试题,作为这些试题,来源于课本,却高于课本,不但要求考生对例题  相似文献   

15.
搞好高考前的复习是每位授课教师重要的课题,“1996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评价报告”指出:近几年高考试题近乎有一半为书本原题型,由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引伸变化而来,这就给我们高考复习指出了一个方向:应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紧扣教材,注重对课本例题、习题的挖掘、引伸并适当加工改造,以促进学生对课本习题的训练,摆脱题海战术,真正回归教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考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使得中学教师回归课本,以达到“减负提质”之目的.历年的高考试题不是课本题目的简单再现,而是取材于课本,加以变式来得到.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课本上的例题、习题不能只停留在模仿,照搬的基础上,而应以课本知识体系为依托,进行变式教学,从  相似文献   

17.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源于课本例题、练习题的考题占了一定的比例.高考中选择题与填空题主要是对课本进行改编、引申,而综合题则主要是对课本例题、练习题或知识点及解题方法进行重组,符合重基础、考能力,源于课本、高于课本,两个有利的高考命题原则.  相似文献   

18.
<正>教材习题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特点,是许多高考数学试题的原始生长点.近几年来,各地的高考试卷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很多试题来自课本,"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题在书外,根在书内",很多试题是课本习题通过加工、综合、类比、延伸和拓展之后成为立意高、情境新、设问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中要注意立足于教材,要紧紧抓住课本.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典型例题的同时,还要  相似文献   

19.
正许多高考试题常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究其原因,它们都来源于课本例题、习题的组合、拓展、深化,体现了高考试题"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特点.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挖掘深层次的内涵,这样既能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与本质,又往往能在解题时帮助我们发现命题背景,揭示解法,甚至能从中找到某类问题的通解通法,成为自己的"秘密武器".2008年高考江苏卷第13题,就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材是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是形成基本技能的蓝本,教材丰富的内涵是命制高考题的不竭源泉。每年高考之后,我们不时会发现高考试题中总有几题是直接来自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或是由课本例题和习题经适当改编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