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姚莉 《小学生》2013,(11):66-66
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强调":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习惯简单可以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很大,容易接受成人对他们的行为训练,更需要经  相似文献   

2.
当今幼儿基本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普遍较差,所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事实证明,一个好习惯可以造就一个人,一个坏习惯能毁掉一个人。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人类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可见,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对保护幼儿健康,培养幼儿良好意志和品质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大旗 《成才之路》2012,(1):11-I0006
正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幼儿期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幼儿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正>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有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害。"可见习惯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尤其对幼儿来说更为重要。本文结合多年幼儿教育实践,对农村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以下探讨。一、通过日常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讲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有关卫生常识。如故  相似文献   

5.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害."陶行知先生强调: "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可见,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相似文献   

6.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体验、理解、接受,逐步转化为幼儿自觉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习惯。教师要找到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另一位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由此可见习惯的养成在教育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现在,很多的家长也意识到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这不仅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益处,同时也减少了父母亲在日常生活教养上的困扰,因此习惯的培养已是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经过连续三年小班的实践,对  相似文献   

9.
一位教育家曾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九为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注意习惯的养成".-个人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遵守公德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等.  相似文献   

10.
陈鹤琴先生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从小班起,笔者发现较多的幼儿进餐习惯不是很好,挑食、偏食的现象尤为严重,直接影响了幼儿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76):161-162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认为,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这种习惯大部分在幼年时期养成。所以在幼儿阶段必须要充分重视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够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音乐学科属于艺术性学科,音乐教育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思维认知水平,切实提高审美能力与综合素养,使幼儿在栩栩如生的音乐情境之下接受情感教育熏陶。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增强幼儿的思维认知水平也是教育界探索的重点话题。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索幼儿园音乐教学对于幼儿行为习惯产生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旨在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2.
陈鹤琴先生曾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非凡注重习惯的养成。"所以,习惯对人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都是父母和爷爷奶奶手心的宝贝,因而得到了非常多的宠爱,使孩子们养成娇惯的习性,甚至有的父母注重孩子学习,忽略了道德的培养,导致了幼儿目中无人的个性。亚里士多德说过"幼年时形成的习惯可以改变一生",孩子的良好的礼仪行为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教育、学习慢慢养成的,因此要培养幼儿礼仪习惯,需要老师、家长做好榜样,并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让幼儿时刻学习礼仪知识,会用礼貌用语。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幼儿的健康成长,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行为与卫生习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然过程,也是必经阶段;因而幼儿教师和家长们最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巴金也曾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要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而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则是其他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因而从小就应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笔者在本文中从"引领示范的作用、卫生制度的形成、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一位教育家曾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九为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注意习惯的养成"。一个人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遵守公德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等。在诸多的习惯中,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最重要。而一个人良好的习惯的养成,不仅仅是课堂教育中的作用,学校的教育,家庭的熏陶,环境的影响,社会的锤炼都是缺一不可的。  相似文献   

16.
很多教育家都强调自幼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接触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相似文献   

17.
“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是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独生子女的现状令人担忧:任性、胆怯,特别是不能用礼貌言语与人交往。因此培养幼儿用礼貌言语与人交往的能力,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幼儿优良的道德品质,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笔者对培养幼儿正确使用礼貌语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幼儿阶段是人之初始,一切都正是打基础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强,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教育时机,会使孩子终生受益。教育实践表明,3到6岁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幼儿园教育担负着重要责任,应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来给予儿童引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9.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习惯、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感恩教育在儿童早期教育里具有特别的价值。我们必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的指导,让幼儿从小养成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20.
初晓玲 《山东教育》2011,(27):27-28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习惯则是从幼年起日积月累所养成的。因此,我们把幼儿的习惯培养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重视了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中渗透德育因素,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偶发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