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调查大学生的恋爱观、对性知识的了解、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及对性疾病的认识,了解男女大学生之间的观念差异.针对男女之间的差异性认识,科学地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恋爱观及性爱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福州大学至诚学院500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恋爱现象普遍存在,男生性观念相对比女生更开放,男女生对于婚前性行为都持比较宽容的态度,但是大学生的性知识都普遍缺乏.高校性健康教育有利于建立正确的婚恋观,有利于培养完善的性观念.  相似文献   

2.
四川地区大学生性心理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大学生性心理状况,为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艾森克性心理测试问卷,对四川地区高校大学生群体进行抽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的贞操观在性别之间存在差异;对爱与性的态度出现多元化分歧;性观念更加开放,仅有8.53%的男生和19.69%的女生明确反对婚前性行为;对同性恋、自慰行为等更加宽容;在性心理健康方面,有1/4的学生被神经症性反应所困扰;有部分学生存在性心理障碍,11.23%的学生为自己对同性的性感觉所苦恼,可能存在同性恋或双性恋倾向,5%左右的学生存在施虐和受虐倾向。结论:大学生性观念已发生较大变化,性心理健康值得关注。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性教育,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赤峰学院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性观念的调查、分析,为有针对性地在学院开展性心理及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赤峰学院235名非医学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少数民族学生持赞成态度者为20.65%,明显低于汉族大学生(23.7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明显低于其它地区的大学生;女生持反对态度者为65.73%,明显高于男生(52.6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赤峰学院非医学类大学生性观念的开放程度明显低于其它地区高校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的贞操观比汉族学生更强烈.因此,在大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性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完整、清晰地了解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性知识及性教育现状,可以为高校开展符合大学生自身要求的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调查问卷、网络调查等媒介,对烟台地区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共878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性观念比较开放,但高校性教育缺失。有30.98%的同学能接受大学期间发生性关系这一现实,有55.83%的同学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未婚同居。有77.14%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展大学性健康教育,有44.03%的同学认为当前大学生性教育活动开展得一般,还有44.27%的同学认为当前大学性教育开展得很差。结论:开展性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性健康教育应以性道德和性安全为核心价值,并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以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完整、清晰地了解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性知识及性教育现状,可以为高校开展符合大学生自身要求的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调查问卷、网络调查等媒介,对烟台地区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共878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性观念比较开放,但高校性教育缺失。有30.98%的同学能接受大学期间发生性关系这一现实,有55.83%的同学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未婚同居。有77.14%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展大学性健康教育,有44.03%的同学认为当前大学生性教育活动开展得一般,还有44.27%的同学认为当前大学性教育开展得很差。结论:开展性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性健康教育应以性道德和性安全为核心价值,并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以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与性观念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随机调查了180名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性观念及性行为现状。得出结论:1.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方面有显著差异(p=0.009),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不同年级间有显著差异(p=0.008),四年级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一年级大学生;在接受过扣没有接受过性教育的同学间没有显著差异(p=0.532)。2.大学生的性观念体现出更加开放前卫,更加多元化的趋势;3.大学生性行为发生比率为16.0%;4.男、女生在对待婚前性行为、贞操、发生自慰行为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自编问卷对四川省内5所高校的大学生群体共928人进行了群体亚文化对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影响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总体较为开放,宿舍和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的性观念及性行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8,(3):94-97
为了解广东地区90后大学生性知识、性心理、性观念、性教育现状,为90后大学生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我们编制了大学生性健康调查问卷,对广东地区1 1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就其中某些问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比较缺失,性知识获取渠道单一,性心理健康有待维护,性观念和性行为有待引导。高校应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恋爱与性心理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中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587名保山市高中学生的异性交往基本情况、恋爱态度、有关贞操的认识以及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62.5%的高中生渴望与异性交往,但男生比女生更害怕单独与异性待在一起;57,8%的高中生恋爱动机单一,仅为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79.9%的被调查者认为高中生谈恋爱对学习有影响,女生对此的认识更深刻;仅有30.5%的学生知道手淫并不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女生比男生知道的比例更少;77.3%的高中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并且女生比男生的反应更强烈。结论:高中生在恋爱与性心理方面确实存在性别差异,应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恋爱与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亟待加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在去年“世界人口日”前夕,郑州市34中对目前中学生性知识、性健康的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学校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0份。被调查者中男生占49.1%,女生占50.9%。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的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的青春期性教育,  相似文献   

11.
Teens' own thoughts on fostering safe sexual practice are important perspectives in promoting adolescent sexual health yet are relatively absent in the literature. This focus group study explored teens' perceptions about the supports and challenges that exist as teens strive to engage in healthy sexual practices. Seventy-five teens participated in 11 focus groups using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guide. School-based health centers provided the setting and facilitated sample recruitment. Focus groups were audiorecorded and transcribed verbatim.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focus group guide as a template and typologies, or clusters of concepts, were extracted to establish teen perceptions of the factors that support and challenge their ability to engage in safe sexual practices. The socio-ecological model provided the framework to identify these factors within the individual, family/parent, relational (peer/partner), community, or societal spheres of influence. Results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parents, the value of confidentiality, respect for teen decision-making, relationships skills, developmental aspects of the adolescent years, and social interpretations of gender. These findings revealed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as adults develop policies, messages, and programs designed to promote safe sexual behavior in teens.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编性心理和性行为调查问卷,以金华市742名大学生为有效被试,从性心理、性行为、性观念、性教育四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性心理及性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仍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性心理混乱或错误,学校有必要开展系统正规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13.
语言性别歧视在现实中大量存在,它固化性别歧视观念,构建女性思维模式,束缚女性自身发展,也不利于两性关系和社会和谐发展。语言性别歧视并非能随社会的发展而自然消失,我们必须构建非性别歧视文化氛围,修改性别歧视语言。  相似文献   

14.
学校性教育的历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西方性教育发展的简要历史进程以及我国性教育发展简史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目前性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学校性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将性教育纳入大学必修课程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在男性霸权话语下,中国古代小说关于男女两性有着各自对照鲜明的心态外化描写,具体表现为如下三个层面:在情感心理层次上,少男往往厚颜无碍,狂放不羁;女性常常薄面含嗔,颜红羞怯。在性-心理层次上,丈夫多在追求多妻多妾的过程中惧内;妻子多在恪守从一而终时怀妒。在处事心理层次上,男性往往多疑而猜忌,既毁了事业,又坏了家庭;女性往往狠毒而泼悍,既毁了名声.又误了终身.汶方方面面构成中国古代小说心态外化i寸程中富含文化气息的“性别诗学”。  相似文献   

16.
Sexuality health education is moving beyond the classroom, with technology expanding youth access to sexual health information. While text message servic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 peer education approach has yet to be incorporated. Results from this feasibility study support a sexual health textline (IOTAS), incorporating teens asking and answering questions. Our findings suggest IOTAS fills a gap for sexual health information, and the technology-based approach offers peer educators an opportunity to expand their knowledge of healthy sexual behaviors and educate an extended peer network. Further work to refine IOTAS will enable dissemination of the intervention model.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学生近十年性心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性文化调查问卷,于2000年调查了全国26所大学的5070名大学生,于2010年调查了全国53所大学的7829名大学生,对两次调查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近10年我国大学生性心理的变化趋势,并为高校开展性心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大学生异性化倾向较十年前有所改善;有过性幻想和性梦的大学生都较...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一些社会群体属性会在其面孔信息中传递出来,即便是具有隐蔽性的性取向也能在面孔特征中露出“痕迹”。文章介绍了面孔线索识别性取向的研究,归纳了性取向识别的面孔线索、加工机制和影响因素,指出当前存在社会关注度不高,实证研究深度不够、被试类型少、研究设计单一等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出生决定着人口构成中的性别比,社会应维持性别的均衡。近年来山西农村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分析山西农村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认识山西农村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危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均衡山西农村人口性别比,使山西人口、经济和社会和谐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基于对12所北京高校4381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交叉分析和多值逻辑回归的方法探究校园安全与校园性骚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学生对夜晚学校不同场所安全状况的感知低于白天,在控制相关变量的情况下,学生对夜晚校园安全状况的感知与遭受性骚扰的频率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同时,居住在校内的学生较之居住在校外的学生更不容易成为性骚扰行为的受害者,这说明高校的安全保卫对预防校园性骚扰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男生相对于女生更容易成为性骚扰行为的频繁受害者。基于这些研究发现,本文从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设平安校园和性别平等校园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