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文歌词翻译成中国古诗形式是近年来对英文歌词的一种创新性译法,其审美价值与读者效应极高。音乐歌词与中国古典诗歌都具有极高的艺术相似性,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中的意境对等、风格对等和读者反映对等对英文歌词古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意境对等是对原作精神的领悟,风格对等是对原作审美上艺术的保留,而读者反映对等是对原作的观众效果的实现。本文试将从功能对等理论的以上三个主要方面对风靡全球的英文歌曲Someone Like You的古译版歌词进行分析,阐释这一视角在英文歌曲古译实践中所体现的可行性与独创性。  相似文献   

2.
2013年11月由武汉汉剧院改编并上演的《驯悍记》是我国第一台汉剧莎剧,也是该喜剧第一次登上中国戏曲舞台。改编者采用"中国化"的手法,在压缩原著情节与人物的同时,剔除了其中的闹剧成分,增添了媒婆的角色,很好地将"莎味"与"汉味"融合,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裘力斯·凯撒》,又译《凯撒大帝》,是莎翁写于第一创作阶段的一部罗马历史悲剧。凯撒(公元前100—44年)是古罗马帝国一员雄图大略、野心勃勃的统治者。公元前44年他率领大军班师回朝,在罗马广场上受到热烈欢迎。他最得力的大将安东尼深信罗马帝国需要一名强有力的独裁者,三次  相似文献   

4.
黄容波 《时代教育》2007,(10Z):116-117
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忠实地再现原作,使译作与原作实现对等,让“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作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奈达)。这就包括实现原作所要传达的思想内容,本身具有的独特的文学风格及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此,本文着重探讨翻译中的风格传译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原作风格与译作风格的矛盾统一性。  相似文献   

5.
听琴     
1 要是你问一个英国人,他爱不爱莎士比亚的乐府,他一定说莎氏的作品是非常的美丽而伟大,说这话的人也许这三十年来从不曾翻过一页莎氏的原作;也许十年前,曾经有一次他跟了朋友去看莎氏的戏,看了不到半幕便睡着在座中了;也许幼年在学校的时候,他也诚心的随着其余的儿童,时时地诅咒"莎氏乐府"这一门功课.  相似文献   

6.
语言功能的多重性,使它不仅传达信息,而且表达说话人或作的个人情感,并影响读的感情世界。译是原作的第一读。由于主观情感的介入,不同的译可能会选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原作主观态度与情感,同时,也多多少少流露了译个人的态度与情感。认识到此,对翻译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肖运初先生校注,蒋坚松、李亚舒等学者补译,由新世纪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6卷,以下称全译本),以崭新的风貌呈现于我国读者面前,为我国文学界提供了一套比较完美的全译本,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意义深远、可喜可贺的大好事。 肖先生选用朱生豪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校注,是独具慧眼的。因为在众多莎译本中,朱译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说,都是上乘的译作。 肖先生校注也有其独到之处。他不是将自己的东西混杂其中,而是在不动原译文的原则下,采用括号进行补译和注释订正的办法,原译文的面貌不做任何改变,将补译的内容用括号添加在内,并用5仿字体以  相似文献   

8.
等值翻译,即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争取全篇章的最大等值。在英汉互译时,有时需要译,有时需直译,但只有等译才能使译作与原作等值,才能使译文尽善尽美。尤其在英译汉的过程中,等值翻译可使译文最大限度地保留愿意,能使读者更深切地体会原作。  相似文献   

9.
学翻译应该以等值为标准,尽可能再现原作的面貌与神韵,但再创性翻译是不可译和难译性的存在对翻译提出的必然要求。同时,翻译的本质又对再创造的程度和范围给以限制,这是众多翻译理论家的共识,也已为翻译实践所证实。  相似文献   

10.
蔡华 《九江师专学报》2007,26(1):17-19,25
翻译家汪榕培的陶诗英译本是距离当下读者最近的陶诗英译本。他通览陶学研究成果,研究陶诗前译,有所创造地将原诗的音韵翻译出来,既尊重了原作,发掘了原作潜能,又满足并拓展了陶诗英语读者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的角度看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处理文化差异问题上,翻译界有两种对立的意见,即异化(alienation)与归化(adaptation),前者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后者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Venuti是异化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是:(1)翻译应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而且这也正是翻译的主要目的;(2)在目的语文化中移进源语文化将会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形式;(3)译文如果不能传达源语世界的现象,就不能算是“忠实于原作”。Nida是归化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概念,并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这一派的观点是:如果译…  相似文献   

12.
试论翻译策略的灵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把“等值”放在首位,要求译作尽量在内容、形式等方面与原作保持“对等”,但传统译论长期以来一直忽视了一点,即有为数不少的成功译作在分析原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原作做了相应的增、删、改等调整。事实上,国内外翻译界已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和国内黄忠廉提出的“变译理论”等。在实践中,译者应打破传统译论的束缚,从潜在读者的实际需要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用解构主义的翻译观,在否定有关译和原作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译通过译作表现他与原作的差异,他是原作在译语化土壤中创作生命的延续。  相似文献   

14.
<正>莎士比亚戏剧的中译是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史上的重要篇章,将莎士比亚文学引入中国,朱生豪有着不朽功勋。除了朱生豪才华横溢的心血之作,卞之琳和梁实秋的莎剧译本也卓具影响力。卞之琳认为,莎剧既然是诗剧,译文也要还其诗剧的本来面目,唯有如此,才能充分保持原作的面貌,以复制出同样或相似的效果。周珏良在《卞译莎士比亚悲剧与素体诗的移植》一文中说:  相似文献   

15.
燕南 《英语沙龙》2011,(6):12-13
是异化还是归化? 异化和归化是翻译界常用的两个名词,前者指翻译时以作者或作品为导向,尽量沿用原作的表达方法,因而使译文带有很强的异域色彩;后者指翻译时以读者为导向,尽量采用译入语的表达方法,因而译文极易为读者所理解。现从Jane Eyre一书中摘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6.
翻译作为语际交流,它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务必洞悉由于“文化距离”而设置的重重陷障,以使译人语读者在阅读译品时与译出语读者在阅读原作时所获取的信息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7.
《驯悍记》自1913年以来就被我国戏曲改编,最近一次改编是2013年11月武汉汉剧院推出的同名汉剧。对比汉剧《驯悍记》与同名原著在人物行当设置、唱词与唱腔、文化植入等方面的异同,可以发现汉剧改编在保留原著"悍味"的同时,巧妙地追求与原著的美学对等。汉剧《驯悍记》改编的成功,说明只有在莎剧框架内彰显剧种风格,与原著各显特色,才能达到戏曲移植改编莎翁名著的目的,解决容量不对等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在本文中,作者探讨了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使命以及实现这一使命的方法和途径,认为译者的使命是达到"善译"——使其译文与原文"曾无发毫出其间",读者"阅读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善译"的途径有三:在语言层面上采用归化原则;在文化层面则采用异化原则;当译者遭遇"不可译"的情景时,则应以原作的意境为依归,再创造出一个可以与原作"赛跑"的译作,以延续原作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曹明伦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集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最优秀的诗歌作品是他一生所写的十四行诗,共计154首(出版于1609年)。密尔斯在《智慧女神的女管家》(PalladisTamia,1598年出版)一书里曾提到莎士比亚的“甜蜜的十四行诗流传在他亲密的朋友之间”(“hissugaredSonnetsamonghisprivatefriends”)。关于莎翁十四行诗写作的年代,尚无定论。有些评论家认为写于1594-1596年之间。另一派意见是大部分写于1598-1603年之间。还有人认为写于莎翁创作的各时期。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说法。莎翁十四行诗体(又称英国十四行诗作)不同于传统的意大利十四行诗体(又称被特拉克[Petrarc…  相似文献   

20.
陈奇敏 《培训与研究》2009,26(4):121-122,133
唐诗英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跨文化传播活动。译者既要考虑唐诗的音韵、结构和修辞等语言特征,又要准确传达诗的整体意境和文化内涵。本文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竹枝词》的不同译文入手,比较、分析了各译作的语言艺术及整体效果,认为唐诗英译应遵循以意为先的原则,以传达原作的整体神韵为第一要务,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弥补诗歌翻译中音美和形美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