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小青 《新闻世界》2014,(10):195-196
只因为没有携带身份证而上街,孙志刚,这个有正当工作、合法住所的健康青年,竟然在收容过程中不幸被打死。该事件一经披露就像一颗巨型炸弹引爆了猛烈的舆论回应。也正因为"孙志刚事件",导致了施行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止。本文梳理了孙志刚事件的发展过程,并结合媒体报道,重探孙志刚事件中舆论流变的四阶段。  相似文献   

2.
孙志刚案件的真相据说已经侦察出来,主要是七八个被收容的人打死了孙志刚,与收容所的看管人员无关,他们的责任顶多是对孙志刚的收容不符合条件,责任是很轻的。打死人是要偿命的,这七八个被收容人员已经抓捕归案,厄运难逃。  相似文献   

3.
李书藏 《现代传播》2004,(3):133-134
20 0 3年4月2 5日,《南方都市报》以《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为题首家发表了有关孙志刚案的报道,该报道引发了其他媒体乃至全社会对于孙志刚之死的广泛关注,并最终促成了“城市收容制度”的迅速废止,由此成为新闻舆论监督研究中倍受注目的焦点。《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由于报道事件重大且极具代表性,因此获得了新闻界一致推崇,但是人们对报道中所蕴涵的理性色彩以及记者的自律成份似乎重视不够。实际上,这一篇报道是还新闻事实于最原始状态的优秀之作,是记者控制自我之“像”而忠于事实之“像”,由此完美地达到新闻记者应该达到的职业水准。…  相似文献   

4.
从最近的黄静案、高莺莺案到前几年的孙志刚收容案、海城豆奶事件、SARS危机等,这些事件都一度成为媒体和网络上的热门词汇.而之所以会如此,起到决定作用的是网络和舆论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27岁的孙志刚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工作,年初应聘来到广州一家服装公司。2003年3月17日晚10点,他像往常一样出门上网,因没带暂住证被带到黄村街派出所。当晚11点左右,朋友接到孙志刚的电话,要“带身份证和钱”去保释他。当朋友赶往派出所时,警方告知“孙志刚有身份证也不能保释”。朋友在一个办公窗口看到孙,问他“怎么被抓的,有没有不合作”,孙说“没干什么,才出来就被抓了。跟警察顶过嘴,但不严重”。3月20日,朋友被告之孙志刚死亡。 法医的尸检表明,孙志刚是“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皮下组织出现了厚达3.5厘米的出血,范围60 × 50厘米,整个背部“差不多全都是出血区”。按法医的说法,孙体内的大出血,是被钝物打击的结果,而且不止一次。另,孙双肩、膝盖都有被火烫得发黑的印记。 此事件引起全国公众的愤慨、讨伐,同时,人们也渐渐变得沉静、理智,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关于收容的法律问题思考。5月15日,人民网发布《从孙志刚案看有关收容的法规违反《立法法》》一文;5月1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三博士上书人大,认为现行的《收容遣送办法》有违宪法,建议人大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6.
李启松 《今传媒》2010,(1):76-79
最近,网上不断热传一个爆笑段子《千万别惹姓孙的!》:日前,上海"钓鱼"执法惹了孙中界,结果浦东新区道歉,数不清的"钩子"失业;数年前,广州收容打死了孙志刚,结果多人被判刑,"收容"制度被废除;  相似文献   

7.
谁该为孙志刚之死负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显示,广州市规定的收容人员范围,超过了广东省人大通过的法规确定的范围。而孙志刚,是这种违法行政的直接牺牲品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发展十分迅猛,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的网站就达到了287万个、网民3.1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在目前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舆论传播也产生了根本改变,舆论与网络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舆论形态——网络舆论。从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2007年的“华南虎事件”,到2009年的“躲猫猫事件”,网络舆论工作者真切地感受到网络的强大。  相似文献   

9.
从事新闻行业十多年来,笔者深深地感觉到,社会新闻不但是时代变迁的记录,好的社会新闻还能够参与生活、干预生活,甚至可以改变生活,成为社会正能量,也使新闻记者这一行业具有了崇高的意义。比如说媒体对孙志刚事件的报道结束了我国的收容制度,比如对城管粗暴执法的报道引发政府部门的整改,都是好的社会新闻的代表。下面,笔者就什么是好的社会新闻,如何采写社会新闻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论曾经作为积极的力量对社会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从"孙志刚事件"开始,网络舆论日益被人们关注。然而,一些热点事件经过网民的激烈讨论后,网络舆论往往偏离了人们所期望的轨道,走向了极端。它以一种具有巨大破坏性力量的面目出现,形成网络舆论暴力,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从传播学视角,着重解析导致网络舆论暴力形成的各种因素,以为探讨解决之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2003年孙志刚事件促使实施21年的《城市流浪人员乞讨收容遣送办法》被废除,到2005年佘祥林"杀妻"冤案推动死刑案件的审判程序改革;从北京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到女大学生卖身救母事件,诸多事件在网上引起强烈关注,进而延展到道德层面的反思、立  相似文献   

12.
朱墨轩 《青年记者》2009,(21):66-67
从2005年孙志刚事件促使实施21年的《城市流浪人员乞讨收容遣送办法》被废除,到2005年余祥林“杀妻”冤案推动死刑案件的审判程序改革;从北京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到女大学生卖身救母事件,诸多事件在网上引起强烈关注,进而延展到道德层面的反思、立法方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从3月份孙志刚事件(大学毕业在广州工作的孙志刚因没有携带证件上街,被送进广州收容遣送站,两天后"蹊跷"死亡,后经法医鉴定乃毒打致死)发生到4月份<南方都市报>率先报道,然后引起全国媒体连动报道,并形成强大舆论监督以促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深入调查并严厉查处"孙志刚案",可谓是在"非典"时期一次非常舆论监督事例.分析此次舆论监督传播事件,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次我国媒体监督互动及对舆论良好传播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4.
孙鹏 《记者摇篮》2010,(7):44-44
“近年来,网络舆论监督显示了巨大的能量,在“周久耕案”、公务员“出国考察门”事件、“局长日记”事件中,可以看到网络已经成为反腐败的重要渠道;在胡斌飙车案、许霆案、习水“嫖宿幼女案”等案件中,也可以看到网络民意对司法裁判产生的巨大影响;在孙志刚事件、“躲猫猫”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网络对行政执法的有力监督。  相似文献   

15.
朱文丰 《今传媒》2003,(4):54-55
从3月份“孙志刚事件”(大学毕业在广州工作的孙志刚因没有携带证件上街,被送进广州收容遣送站,两天后“蹊跷”死亡,后经法医鉴定乃毒打致死)发生到4月份《南方都市报》率先报道,然后引起全国媒体联动报道,并形成强大舆论监督以促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深入调查并严厉查处“孙志刚案件”,可谓是在“非典”时期一次非常舆论监督事例。分析此次舆论监督传播事件,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次我国媒体监督互动及对舆论良好传播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6.
从3月份孙志刚事件(大学毕业在广州工作的孙志刚因没有携带证件上街,被送进广州收容遣送站,两天后“蹊跷”死亡,后经法医鉴定乃毒打致死)发生到4月份《南方都市报》率先报道,然后引起全国媒体连动报道,并形成强大舆论监督以促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深入调查并严厉查处“孙志刚案”,可谓是在“非典”时期一次非常舆论监督事例。分析此次舆论监督传播事件,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次我国媒体监督互动及对舆论良好传播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7.
楼宁  辛忠  刘飞 《今传媒》2010,(11):104-10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网络发表言论,而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互动性、广泛性等特性使得互联网在言论聚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一系列网络事件的发生,如孙志刚事件、邓玉娇案、范跑跑事件、绿坝事件等,对政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都体现出网络在建构虚拟公共领域方面的可能性。本文以"绿坝事件"为例探讨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陈志光 《青年记者》2006,(24):75-76
网络从一开始起就不甘寂寞,无论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还是中国的孙志刚事件,以及诸多的公共事件,都表现强大的舆论力量。然而,网络并非一直从善如流,在其虚拟的表象下蜇伏着恶的一面。从去年9月的陈易卖身救母事件,今年2月的虐猫事件,4至6月的铜须事件,到8月的通缉流氓外救事件、脱衣门事件,网络群殴事件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一系列基于网络而形成的舆论事件让人们看到了网络舆论的力量。从“孙志刚事件”、“哈尔滨宝马车撞人事件”到去年的“华南虎事件”,再到今年的“家乐福事件”,这些事件无一例外都是首先在网络上传播的,而网络舆论给了这些事件不断扩大影响的最初和持续动力。很多难以实现的变迁也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最终得以实现,网络舆论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通过互联网,公众可以及时了解社会事件的细节,进而对事件的发展过程和解决方式进行监督。由于主动权的提升,公众的参政热情也极大提高,他们积极推动事件的发展,不但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影响着法律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苏苇 《新闻采编》2006,(2):21-22
“公共知识分子”近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钟南山,万人齐暗中第一个向媒体披露“非典”疫情;吴敬琏,坐镇央视《对话》批揭“基金黑幕”;许志永、俞江、滕彪三位青年法学家,有感于孙志刚事件而上书人大常委会,请求对收容谴送制度的违宪审查,更有众多专家学者在报纸、电视台开设专栏,或发表自己对某类事件的看法,或向社会提出意见或建议……。“公共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已吸引了媒体较多的注意。其重要性已经初现端倪。当然,“公共知识分子”也引起了诸多争议,尤其在2004年秋季《南方人物周刊》评出了“影响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50人”后,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