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现行人教版高语四册 (必修 )“知识短文”在论及我国古代小说的人物描写时 ,曾作出如下总结 :“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 ,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但人物性格单一 ,少变化 ,缺乏立体感。”这也就是说 ,我国古代小说 ,一方面着重描绘事物之间的外在联系和人与人之间比较明显的矛盾冲突 ,强调把刻画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而不主张直接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 ;另一方面 ,在塑造典型性格时 ,由于缺乏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凸现 ,人物的性格往往是由作者规定好了的 ,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往往只围…  相似文献   

2.
现行人教版高语四册(必修)“知识短文”在论及我国古代小说的人物描写时,曾作出如下总结:“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但人物性格单一,少变化,缺乏立体感。”这也就是说,我国古代小说,一方面着重描绘事物之间的外在联系和人与人之间比较明显的矛盾冲突,强调把刻画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而不主张直接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在塑造典型性格时,由于缺乏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凸现,人物的性格往往是由作者规定好了的,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往往只围绕人物的主要性格,缺少变化和行动的依据。因此,这样的人物性格比较单一,不丰满,缺乏立体感(散见该册1995年第2版第268—269页)。  相似文献   

3.
语言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独白、对话的描写,用来表明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表达思想情感的写作方法。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写作中,成功地运用语言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表达人物思想感情从而塑造人物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讲《普通劳动者》翻开这课的练习二,写着“举例说明作品是怎样通过人物的一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按照惯例,练习题是提示教学要点的,那么,练习二无疑是提示教师讲“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这个写作特点。再翻开《语文教学参考资料》,有关这一课的第三节写道:“本篇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例如……”  相似文献   

5.
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是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人们的言行不是凭空发生的,而是在一定的思想性格支配下进行的.离开了言行,就失去了认识人,了解人的主要根据.这就是记叙文常常用大量的篇幅写人的行动和语言的重要原因.那么,怎样来写好人物的言行呢?行动描写,首先要有所选择,要注意典型性.茅盾说:"既然人物行动(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  相似文献   

6.
<正>【技法指导】行动描写是指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动作去揭示人物性格思想的方法。黑格尔说:"能把一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见诸现实。"所以说,行动描写是刻画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行动描写呢?一、要精心选择恰当的动词。例如:"我看出眼前是一只受伤的小麻雀后,试着往前凑。"(老舍《小麻雀》)看上去这是一句非常  相似文献   

7.
通过肖像描写—即通过对人物容貌、姿态、风度、表情以及服饰等外部持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文艺作品中,作家往往注意到人物性格和人物肖像相辅相成的一面,并通过肖像描写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一个人的肖像并不一定与他的人品性格相符。通过肖像与性格的强烈反差的描写  相似文献   

8.
契诃夫是短篇小说大师。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他主要提出四个观点:一是运用个性化的行动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而不主张用心理描写;二是要写好群像,不要只突出个别人物;三是只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四是只写能突出人物主要性格的细节。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同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十分重视。他在《对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的讲话》中指出:“性格是各人不同的”,“写出性格来就会有不同的人物”。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如此。马克思批评拉萨尔的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我感到遗憾的是,在性格的描写方面看不到什么特出的东西。”恩格斯批评倍克的悲剧《绍尔》:“倍克——他那漫无边际的混乱的空想使他不能塑造出性格来”,都说明了这一点。由此可见,性格的塑造,在文艺创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清代戏曲家李渔说:“言者,心之声也。”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直接表现。由于人物的社会地位不同,所处环境不同,他们的语言自然也就不会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必须“适如其人之言”(章学诚《文史通义》),决不可“千  相似文献   

11.
小说以叙述和描写笔法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情节细腻完整地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主题。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人物、情节和环境三个要素。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允许进行艺术虚构。小说中的人物和真实人物不同。他是作者虚构的,而这种虚构的人物来自小说作者的心灵之中,是融有作者的血肉、灵魂、性格、气质的“臆造”的人物。小说中的人物生活在小说的国度里,这个国度是一个叙述者与创造者合而为一的世界,他来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一种是间接描写,以描写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来衬托、表现…  相似文献   

12.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行于外。”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他外部行动的依据,外部行动则是他内心世界的具体反映。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情境中所产生的内心的想法、感触、情绪和意识等心理活动的描写。它是展示人物内在精神和思想情感的重要方法,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手段。心理描写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作品中人物的言谈举止是人物性格特征、精神面貌的具体表现。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必须十分注意从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入手来树立人物的形象。怎样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呢?下面谈点粗浅的意见。首先谈谈分析人物的言谈。老舍曾经说过:“要知道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清代戏曲家李渔对戏曲宾白提出过“词求肖似”的要求,他还说:“言者,心之声也。”这说明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语言是各有特色的。无论是写文章、编剧本,人物言谈都应当符合人物的身分、教养、经历,能透露出人物特定的思想观点、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人物的语言能够表现人物多方面的特点,作者也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来描写人物语言。在阅读教学中,分析人物的言谈,就必须着重研究具体作品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4.
人物的语言描写,是刻划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作家们总要在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上下功夫。同人物平时的语言一样,人物临终时,说出的最后的话,也应受其独特性格的支配,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死,是一个人性格发展的终点。人物死前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也与平时不同,所以,人物的临终之言对其性格发展往往有着特殊的作用。从一些外国文学名著中,可以看到高明的作家非常珍惜这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最后一笔。他们笔下人物的“临终之言”,或者使人物性格的整体更为完整、丰满,或者使人物性格的某一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在特定的条件下,还能使人物性格在临死之前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八五九年恩格斯在《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阐述了现实主义人物塑造的一个重要原则,刻画人物性格,不仅要表现他“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表现他“怎样做”。要写出人物“怎样做”,恩氏认为:“从这方面看来我相信,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些,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到损害的。”我国古典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与恩格斯虽生活于不同时代和国度,但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却“英雄所见略同”,都认识到人物性格的千殊万类,主张表现人物性格的千差万别,而且人物要作到千差万别,最  相似文献   

16.
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分析人物,不仅要注重研究人物的言谈举止,还要善于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他外部行动的依据;外部行动则是他内心世界的具体反映。所以,只有深入地剖析心理活动,才能更好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品质、命运及其社会意义,树立人物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是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的。要分析这种无声的语言,首先必须懂得什么是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精神世界的心理描写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常用的一种是披露心灵的直接描写。  相似文献   

17.
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人物性格、思想感情往往是通过人物外部动作透露出来的。有道是:行动就是人的历史。行动不仅影响到情节发展,更能表现人物的气质、性格,写好人物行动,人物也就写活了。怎样描写人物行动呢?第一,动中写人,这是我国写人的传统手法,即在事件中、在矛盾冲突中,表现出人物的动态来。例如:董存瑞向四周一看,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金瓶梅》人物塑造的模糊美:(一)肖像描写多是“略貌传神”让读者去“意会妙悟”;(二)用人物性格表象的多样化、复杂性合成性格的完整性;(三)借事件因果联系的扑朔迷离铺设一条模糊过渡带使读者去想象再创造;(四)借用不同人物互相抵牾品评去表现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19.
人教社九一年四月版的高中语文第四册,新编入一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征》。编写者列举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个特点,笔者认为其中第一个特点的一些说法不甚妥当,特提出来商榷。编写者认为:“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但人物性格单一、少变化,缺乏立体感。”而问题的原因是“由于缺乏人物内在世界的真实凸现,人物性格往往是由作者规定好的,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往往只围绕一个中心性格,缺少变化和行动的依据,因此,这样的人物性格比较单一,不丰满,缺乏立体感”。为了证明这一点,编写者还将古代小说与现代小说作一比较,认为“现代小说多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强调挖掘人物内心的潜意识”,意思是古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性格单一,不丰满,缺乏立体感”跟没有心理描写也有很大的关系。笔者认为以上说法有两点值得商榷。其一,是不是所有的中国古代小说都没有用到心理描写的手法,是不是所有的中国古代小说都没有挖  相似文献   

20.
柔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才华的青年作家。他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典型,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柔石从创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塑造人物时特别注重典型情节的描写、典型环境的选取和典型性格的刻画。情节和环境充分典型化,对人物性格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提供了人物得以表现自己性格的各种有利的机会,从而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