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列宁创立社会主义可能在一个或者甚至少数国家中首先胜利的学说(以下简称为“一国首先胜利”学说)的依掘是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这种说法颇为流行,为一般人所接受。此说的理由是:列宁是在《论欧洲联邦口号》(1915年)一文中首次提出“一国首先胜利”学说的,其根据就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由于这个规律的作用,使得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从而使“一国首先胜利”  相似文献   

2.
两种制度和平共处以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胜利的学说为基础,列宁出于争取时间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考虑,将其作为暂时的对外政策策略;赫鲁晓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主张全球性的和平共处,并将其作为制定苏联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奠定了苏联“缓和战略的理论和策略”原则,为解决一些棘手的国际问题,缓和当时国际紧张局势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列宁真的提出过“一国建成”思想吗?》一文的批评进行了反批评,认为否定列宁在俄国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形成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即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思想是错误的,把列宁的“一国建成”思想混同于斯大林的“一国建成”论,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一国胜利论"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列宁“一国胜利”学说指引下,许多经济落后国家相继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随着走向社会主义的过程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普列汉诺夫所警示的各种政治经济后果在这些国家的很长一段时期中一再重复此出现。对此加以深刻反思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作出必要的战略调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一国建成”论评析刘文汇众所周知,列宁逝世不久,斯大林就提出了在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新理论,并导致了联共(布)党内的一场公开论争。对这场论争,我国理论界历来都肯定斯大林的观点是基本正确的,而且认为他的“一国建成”论进一步发展了列宁的“一国...  相似文献   

6.
在联共(布)关于“一国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中,多数派坚持苏联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而反对派则否认苏联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两派虽然都阐述了一些正确观点,但总的说来,他们都各执己见、各走极端,都没有区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和“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得出的结论都偏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胜利问题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7.
儒家学说对日本文化影响极大,中日文化一脉相承。但是,由于各自政治、思想、经济等环境的不同。两国的文化发展又各有自己的特点,本文作者对两国“恩”文化的政治背景,伦理道德,以及“恩”之性质等进行了粗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宋紫 《怀化师专学报》1996,15(4):344-348
“几国同时胜利”理论是马恩提出来,用于指导19世纪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国首先胜利”理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有关思想创造性的发展。“一国说”产生的是一般形态的社会主义。“同时说”产生的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形成过程;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理论,是应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抓住市场与计划这一矛盾的对立统一使它们有机融合起来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适时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主张,这一主张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理论。从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科学构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五四时期,我国又掀起了一次评孔高潮,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主将——陈独秀。不可能不对孔子及其学说发表自己的见解。陈独秀认为,评析包括孔子在内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及其学说,应遵循三大原则:一是“只当论其是不是,不当论其古不古,只当论其粹不粹,不当论其国不国。以其无中外古今之别也。”二是“一种学说有没有输入我们社会底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一《思想政治》(下册)第八课“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多次提到“优势产品”“比较优势”“优势互补”等名词。其实,这里包含着一个非常著名的“比较成本学说”。这个学说自产生以来,不仅对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对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简要分析如下。一、比较成本学说的提出比较成本学说诞生于英国工业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各有不同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的不同阶段应实行不同的分配原则;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是发展的学说,“社会主义两阶段分配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两阶段分配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究竟是科学还是空想──答对马克思的一种诘难张式谷“神奇的预言是童话,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①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学说究竟是神奇的预言还是科学的预言,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这一论辩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早在1883年3月...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思想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重大发展和突破,主要表现在:在实现国家统一方式上,突破了暴力手段的观点;在社会制度上,冲破了“一国一制”观念的束缚;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也保护非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6.
列宁“政治遗嘱”的思想主题就是要探讨象俄国这样的小农占多数的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问题。由此,列宁在“政治遗嘱”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观点、新构想。如不同社会主义类型与社会发展的多样性、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渐进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与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相容性、通过合作制建成社会主义的“合作制的社会主义”理论构想等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学说的新鲜独特的重要思想。列宁的这些创造性探索表明了其“政治遗嘱”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思想遗产,对于当代中国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无疑会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以德治国”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认真贯彻和实施。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光辉真理。马克思从其国家学说出发,阐述了“社会主人”到“社会公仆”演变的历史规律,认为充当“社会公仆”还是“社会主人”是无产阶级专政同剥削阶级专政的一个根本区别;“社会公仆”是社会主义国家公职人员的本质特征;从“社会主人”到“社会公仆”是国家消亡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吸收前人思想和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科学的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而中共第一、二代领导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本价值观,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和“七一”讲话则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20.
“九五”培训工作规划的基本思路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一支新型的管理人才和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九五”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第二个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九五”期间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新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