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宋运来 《教师》2014,(10):1-1
正曾几何时,李吉林、于永正诸位大师们的教育智慧令无数教师折服,我们模仿着大师们的一招一式,试图学到大师们教学艺术的精要所在,但是总感觉缺乏内在的精气。于是,我们开始追问大师们的智慧从哪里来。对于教育智慧,有人说是指一种态度,它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善良感,来自教师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有  相似文献   

2.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老师的信任和关爱无疑是转化学生的主要因素。老师的爱应该是闪光的爱、理性的爱。爱是老师工作的出发点,是老师良好工作方法支流产生的源泉。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老师,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题,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职业;也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职业;我在教师岗位上默默奉献了十几年,我却深刻的感受到教师的职业是充满爱的职业。  相似文献   

3.
人文素质最基本、最本质的精神就是“爱”,这种爱是广博的、本真的、自然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艺术就是善待学生的艺术。作为班主任,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必须要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博大的人文之爱去温暖学生稚嫩的心灵。才能谱写自己绚丽的教育篇章。  相似文献   

4.
爱的诠释     
高尔基曾说:“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的确,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有人说,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难的是掌握爱的分寸。由此看来,爱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它需要智慧。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充满爱的事业,是一门爱的艺术,没有爱就谈不卜教育:可以说,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灵魂。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在追求这样一种境界:让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用爱把自已的满腔热忱无私地给予每一个学生。爱浓缩在教学实践中就八个字:尊重、信任、严格、宽容。  相似文献   

6.
爱是教育的根基,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任何教育方法、技巧和师爱比起来,都显得苍白无力。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爱的源泉——理解、信任、赏识。正因为如此,学生才会感受到来自老师的那种博大而深沉的爱,在被爱中感动。所以说,真正有智慧的教育,就是对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7.
徐开星 《福建教育》2005,(9A):16-17
智慧来自热爱。罗素说,教师缺爱,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夏与尊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如果不热爱教育事业,仅仅把教书当作养家糊口的一种职业,情感上冷漠麻木,工作上敷衍应付,得过且过,就不会追求教育中的智慧,最终会与智慧擦肩而过;如果不爱学生,不尊重学生,对学生抱有偏见,没有善意,遇到调皮的学生不能与之平等地对话。遇到突发事件受埋怨情绪干扰,教师就不能灵活机智地应对。  相似文献   

8.
十七年的教育生涯,我曾反复追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是爱!爱太复杂了,复杂到不能用确切的语言来表达,但我深知,爱不能只作为一种理念挂在教师的嘴边,重要的是我们要用独有的智慧把爱这种情感物化到学生的心里。我已担任十三年的班主任,可以说,我与学生在一起交流的时间远远超过与自己的亲人。我时时关注着他们的成长与进步。"既要去爱,也应该学会去爱",这是我班主任工作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9.
<正>爱,有很多理解,有人说爱是爱情,有人说爱是亲情,有人说爱是友情。那么作为教师,我领悟到的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母爱,疼爱,包容,理解。用爱感化学生,用爱教育学生,用爱关怀学生,用爱陪伴他们成长。看过一个采访,采访者询问一所小学不同年级的学生"上学到现在最喜欢的老师是哪个老师?"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有的避而不答生怕该采访者去老师那打小报告;有的说最喜欢的是幼儿园的某老师;有的说自己班里最温柔的某老师;有  相似文献   

10.
师爱是班主任工作永恒的主题,教书育人不能没有爱,爱的教育不能没有艺术和教育的智慧,只有融入教育智慧的师爱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爱。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教育家之“名”,不在于“名”,而在于“明”。“明”就是智慧。也有人说,智慧是一条通往人生幸福和快乐的心灵之路。那么,教育家的智慧,便是给他们的孩子们以幸福、快乐和健康成长。教育家对教育事业的钟情,对学生的爱,就在于师生的共同成长。也就是说,在给予他人的幸福中寻找自己的幸福,中国需要教育家,中国的教育更需要智慧。  相似文献   

12.
学者罗素曾经说过,凡是教育工作者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受教育者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够充分或自由地发展。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有人说,爱的别名是理解与宽容。我以为,爱学生应该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真诚欣赏与宽容。  相似文献   

13.
王红燕 《成才之路》2012,(16):131-I0006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爱"是需要智慧的。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我想说:"给你一个支点去撬起爱的教育吧!这个支点就是智慧,有智慧地爱学生,才是教育的‘真爱’,有  相似文献   

14.
樊宇宣 《宁夏教育》2009,(7):126-126
爱可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爱可以开掘人的智慧,爱可以开阔人的胸怀.对于教师来说,爱学生就是爱自己的事业。有人说:“教师的爱似春风,能融化孩子心头的寒冰;似良药,能康复那些畸形的心灵;似火种,能燃亮失望者对人生的向往之光;似甘露,能轻轻地洒在孩子们那嫩嫩的渴望绿色春意的心田。”爱正是教师无声的誓言,它用教师的行动和心血写成。  相似文献   

15.
一、师德是衡量教师素质的标尺有人这样说过,"热爱一个学生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则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教育首先就是爱的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学生,他们时刻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所以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爱。对此,教师的职业神圣而伟大,为  相似文献   

16.
言沛勤 《文教资料》2005,(32):79-80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教育而言,爱更是其核心,其灵魂。西方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说得更直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学生是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教育艺术的核心。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全身心地爱学生,时时刻刻地眷恋着学生,学生才会有你这个老师。教师爱得深切、真诚,才能唤起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当然,教师的爱及其方式是因人而异的,我们讲“爱”,绝不是姑息迁就,没有…  相似文献   

17.
户学梅 《教师》2014,(13):46-46
爱是教师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教育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对孩子的爱,这是师德;但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英国诗人雪莱说: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我们说,师德最大的秘密是教育爱,而教育爱是需要智慧的。从教二十多年来,我深深地认识到,真心爱学生、让学生真正懂得老师的爱是需要技巧,需要智慧的。上课铃响过,我已经开始讲课。一名学生迟到了,我很生气,脱口而出:"没听到上课铃声吗?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西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使教育行为达到预期的目的。可见,热爱学生,是教育者的天职,也可以说是班主任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教育学生中,要严在当严时,爱在细微处.充满爱的严与表现为严的爱相结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理解,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才能走进学生那复杂的心中,引领他们在健康快乐的道路上前进.  相似文献   

20.
班级,就是学生生于斯,长于斯,变化于斯的领地,也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根据地。在这个根据地中,学生们不仅要学到知识,更要形成健全的人格。班主任要给他们健全而完善的思想教育,要为他们建立一个最科学、最温暖的根据地。关键何在呢?那就是身为班主任的爱的力量。这种爱应该是最广博的爱。在"广博"的爱的指引下,班主任要做到:用开放的爱包容学生;用睿智的爱点播学生;用细腻的爱了解学生;用欣赏的爱看待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