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播曾因其特有的便携性风光一时。但在如今这个信息过剩的社会里。广播却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不被大众和广告商看好的弱势媒体。但江苏交通广播网(本文简称“江苏交广网”1在2001年7月21日开播后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就实现了江苏省内收听率第一、覆盖率第一、广告吸纳率第一以及“零事故率”的目标。如今更成为江苏境内广播媒体成功的典范,一“语”风行。  相似文献   

2.
周强  小峥 《视听界》2002,(2):5-5
南京地区的媒介竞争一向非常激烈,报纸如此,广播亦然。而于2001年7月21日呱呱坠地、诞生才半年的江苏交通广播网(以下简称“交广网”)却异军突起,节目的美誉度和收听率都节节上升,经济效益显著,令人瞩目。探寻“交广网”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
涂有权 《视听界》2011,(4):62-63
2011年7月21日,FM101.1江苏交通广播网(以下简称“交广网”)迎来了十周年台庆。作为引领交通广播发展的“旗帜”媒体,交广网发展的每一步都彰显着领驭者的创新主张,一系列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企划已成为广播媒体取悦受众的独门法宝。  相似文献   

4.
南京地区的媒介竞争一向非常激烈,在全国赫赫有名,报纸如此,广播亦然。而于2001年7月21日呱呱坠地、诞生半年多的江苏交通广播网(以下简称“交广网”)却异军突起,节目的美誉度和收听率都节节上升,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5.
常珩 《视听界》2010,(3):59-60
近年来,"窄播化"、"专业化"、"听众流"、"播出季"……广播媒介运营理念不断推陈出新。2010年新年伊始,江苏交通广播网(以下简称"交广网")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后,率先实施“播出季”在广播的应用,立足频率定位和受众需求,瞄准全年宣传任务和工作目标,生产和播出具有特定时间背景和主题的节目,并辅以特色活动作为支撑,向听众展现"播出季"订制内容的独有魅力。  相似文献   

6.
李顺扬 《中国广播》2006,(12):14-15
汽车社会的广播,其重要特点是“在路上”。交通广播应运而生,它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传统广播,而是一种移动新媒体,是移动空间的强势媒体,是中国广播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以江苏为例:江苏省有400多万辆机动车保有量、每年近20亿人次的流动人口,现在江苏交广网稳居江苏广播媒体榜首,车上收听率第一。交通广播作为移动新媒体的比较优势在于:首先,伴随性强决定其对移动人群的影响力优于报纸、电视、网络。其次,受众指向性强决定其优于一般大  相似文献   

7.
江苏交通广播网(简称“交广网”,FM101.1)致力于巩固江苏流动空间第一强势媒体地位,其创收规模、产业探索和媒体影响力广为业界熟知。这些亮点背后,是强大的节目创新能力和从不间断的品牌创造工程。  相似文献   

8.
2008年2月21日,在江西省设区市广电局长会暨先进表彰会议上,景德镇市广播电视台瓷都交通音乐广播(以下简称瓷都交广)被江西省人事厅、江西省广播电视局联合授予“江西省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并受到表彰。开播五年,瓷都交广锁定目标听众群体,以新颖激情的编排样式、入情入心的活动策划、灵活机智的营销手段,打造出可贵的广播品牌,经济实力以平均每年70%以上的增长速度快速壮大。总结瓷都交广的发展历程,最大的特点是善于做“发自于心、动之于情、施之于行”的活动,由此带动媒体公信力,扩展品牌影响力,促进市场执行力。  相似文献   

9.
王晓明 《视听界》2004,(4):96-96
今年是国家广电总局定下的“产业发展年”。广电既具产业属性,则产业的“游戏规则”广电亦须遵守谨记。陈昆、谢耘耕用“新浪潮”来形容中国广播影视业的公司化改造,文章中两位学者友情提醒,电视媒体公司化改造中谨防“一公司化就灵”等三大误区。安徽电视台副台长邹晓利、宣传科长王永连文章中力荐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学者李岚与上海文广总裁黎瑞刚对话中关于“产业链和品牌运营”的论述,江苏交广网总监孛顺扬笔下的“资本运作”,也都广征博引了其他行业的成败得失,以及这些事例对广电产业的示范和警示作用,表明广电从业者尤其是其中的管理者逐渐进入情况,正在完成“宣传干部”到“经理人”的角色置换。  相似文献   

10.
炎龙 《新闻传播》2005,(12):46-47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1999年的春天,一欢带着无数憧憬开始从事她所热爱的广播新闻事业。2004年4月,伊春人民广播电台实行频率专业化改革,她又凭借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竞聘为伊春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节目主持人,成为交通台四大“当家花旦”之一,相继主持了《交广资讯》《娱乐天空》《幸运时刻》《交广关注》《社会写真》《情感家园》等一系列节目。  相似文献   

11.
汽车时代的到来,使广播找到了适合新的媒介竞争环境的发展模式,沉寂多年后迎来第二个春天——交通广播异军突起的时代,出现了独特的“交广”现象。美国传播学者雪莉,贝尔吉指出“汽车中每5位成年人里有4位至少每星期听一次广播”;哥伦比亚大学一份报告中则认为:“广播是一种几乎能够陪伴所有行为的媒体”。在汽车这样的流动空间内,广播的传播特性得到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12.
刘玮 《声屏世界》2005,(4):46-46
新余交通艺频率开办于2004年3月底.开播仅半年便以其实在、时尚的特色迅速占领本地广播市场,尤其是交通类综合节目“交广前沿”,开播至今接到了几百个热线咨询和投诉电话,基本上做到了桩桩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并且还发展了一些子栏目如“记调查”“警方在线”等,拓展了节目服务交通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3.
凌春建 《青年记者》2007,(3):131-132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业被电视业超过,广播慢慢被人们定义为“弱势”的媒介。而到了90年代后期,交通台、音乐台的崛起,中国的广播业开始慢慢回升。在这次反击中,频率专业化是打头前锋。浙江广播电台“交通之声”正是在这股大潮中于1998年应运而生,其办台之初就定位于“立足交通,做交通专业广播,定位出租车司机收听市场,做出租车司机爱听的节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李顺扬 《视听界》2006,(1):163-164
交广网是行业的领先者,领先的优势是基于先进的理念、优势的团队文化和永无止境地追求与行动。坚持“以人为本”,做现代新锐媒体的开拓者!“以人为本”是我们社会科学发展的主旋律。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实质就是社会人生存能力的提升以及各种社会需要的满足、价值的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需要通过实践的思考来带动社会一致的行动。作为专业交通媒体,交广网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时刻关注着、牵挂着交通人群,立足于节目和服务,用四年多的时间诠释着“以人为本、与您同行”的深刻内涵:收听率第一、覆盖率第一、广告吸纳率…  相似文献   

15.
常珩 《视听界》2011,(4):103-104
跨越十年发展的FM101.1江苏交通广播网,从2001年7月开播起就致力于品牌的培育与塑造,通过一系列针对性强、影响力大的活动强势启动品牌增长策略,以铁肩担道义的责任心积极打造公益形象与内涵,以持之以恒对移动人群的人性化关注铸就了高端受众的持续追随,受众资源的梯次开发又实现了交广网品牌的二次营销与增长,良性循环使得交广网在媒体发展的征途中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6.
涂有权 《视听界》2012,(2):103-104
“十年磨一剑”。历经十年发展,江苏交通广播网FM101.1《嘀嘀叭叭早上好》节目已经成为广播娱乐节目的标杆,备受业界推崇和模仿。  相似文献   

17.
亓欣莉,汉族,籍贯哈尔滨,出生于1969年1月。现任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新闻节目组组长,记者。独立采编播制作的"交广说法"连续三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新闻名专栏;直播报道的《雨中送考》获全国广播影视作品评奖一等奖;带领"交广爱心车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曾被评为全国广播十佳金话筒节目主持人、黑龙江省十佳新闻工作者、黑龙江省首届十大慈善公益人物等。  相似文献   

18.
郑敏书 《新闻实践》2005,(11):47-48
“在杭州开车,听自己的交通广播”——从2004年9月开始,这句宣传语逐步成为司机朋友选择收听杭州电台交通广播(原杭州电台经济之声)的实际行动。 据尼尔森杭城广播收听率调查数据表明,2005年3月,杭州交通经济广播的车上收听率已名列杭城广播车上收听第一位。 据另一家权威调查公司——央视市场研究(CTR)刚刚完成的《杭州市出租车司机收听习惯研究报告》表明,杭州交通经济广播在杭城出租车司机这一特定群体中的周到达率和日到达率分别高达93%和  相似文献   

19.
2001年7月21日,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省交通厅、江苏省公安厅联合打造的“江苏交通广播网”正式开播。从此,FM101.1这个生机勃勃的广播频率,精彩起航,尽显强势。90%以上私家车,出租车、公务车自发锁定;公交车、长途车、火车、轮船、加油站的人们倾情收听,商场、超市不约而同作为转播首选。只要进入江苏交通广播网的覆盖区内(江苏及周边省市)FM101.1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20.
“打开广播听晚报,大事小情全知道。”对于一些吉林市的市民来说,每周一至周五在FM105.3兆赫吉林市交通台7点30分播出的《交广早班车》听晚报已成为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