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东军 《科教文汇》2009,(32):146-146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巧妙地将读写渗透在"三个课堂"之内,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堂学习、课外拓展、生活实践三个语文课堂教学体系,以"第一课堂"为主体,精讲细读;以"第二课堂"为扩展,读讲演议齐并进;以"第三课堂"为延伸,深入生活和实践勤写多练,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从而使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成开放的教学,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能力,促成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小学语文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以及对于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我国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在新课程标准过程中经历的一个新的转变。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也适应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潮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进行自主的信息收集和处理,通过这个过程不断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本文将重点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林兵峰 《科教文汇》2012,(23):92-93
要改变中职学生漠视语文学习的现状,就要回归中职语文教学的"本然"——在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挥语文教学的"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袁同娣 《科教文汇》2010,(17):121-121,127
"可乐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填鸭式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拿来"了西方国家课堂的精髓,形式丰富多样,课堂精彩纷呈,学生学中有乐,乐中有学,把上课当做一种喝可乐的享受,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可乐教学"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熏陶,体现了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核心精神。  相似文献   

5.
廖文峰 《科教文汇》2011,(17):88-88,97
在新课标教学中要求学生敢于对教材进行质疑、探究,这种质疑、探究必须以个性化的阅读为基础,没有个性化的阅读与体悟就不会有质疑,可见个性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从张扬学生个性出发,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多种形式地读"、"畅所欲言地讲演说",在日常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互动途径切实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潘莉华 《知识窗》2013,(12):43-44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积累、运用,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就如何更有效地开展课堂小练习,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进行了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婷 《知识窗》2013,(3):39-39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教师应明确教学方向,努力打造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现代课堂。只有语文课堂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彰显个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职中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把握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就必须进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发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把课堂、课余都还给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提出"口语交际"一词,它是"听说、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训练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在语言的发展中,具有口语交际能力。在现如今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话题,充分利用生活中各种资源为教学服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从学校走进家庭、社会、大自然等更为生动、广阔的生活课堂情境中,边体验、边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口语交际课的实效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立足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重视实践,积极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萍 《科教文汇》2012,(15):109-110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闲暇学习能够给学生自主构建的机会,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这种"闲暇意识"渗透到数学课中,一定会给数学课堂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必将改变老师的教学观,也改变课堂那种程序化、神圣化的教学方式,还课堂一个自由、轻松、活跃的氛围,也必定能改变学生的精神状态,让学生高效轻松地学习,还学生以精神自由,还数学和数学课堂以常态。  相似文献   

11.
迁移能力应用于语文的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黄翠玲着重围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这一目标,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掌握和运用迁移规律、以及师生共同发挥课堂的积极性等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杨波侠 《今日科苑》2010,(16):250-250
在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精讲点拨、全面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形势下,学生读了几遍课文就匆匆上课,面对课堂上教师充分的准备,有些学生很难顺利地参与课堂,有限的40分钟往往是走马观花,或者完不成教学任务。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语文教学中怎样使"自主探究学习、教师精讲点拨"效果更显著,这就需要学生课前做充分的准备——预习。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幼儿师范学校语文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改变语文课堂教育疲软的现状,走出目前语文教学的困境,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落实好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培养幼师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探索一条可操作的课堂实践模式,以便在教学中能够得到实施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场地。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翻转课堂应运而生。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借助合作学习等方式,建立语文思维模式,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李青宇 《科教文汇》2011,(13):165-165,194
本文拟分析高职高专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为指导,应用为目标"的教学理念,"老师讲—学生练—学生评—学生讲"的课堂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法,促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国 《科教文汇》2010,(26):79-79,83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离开了感悟,学生对外部知识、信息就不能很好地吸收、消化,就谈不上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要重视感悟,在感悟中来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在感悟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在感悟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周淑娟 《今日科苑》2010,(10):244-244
面对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素质教育新课标背号下,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以突出学生“主体性”为主,以培养学生“探究思考”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模式以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董阔忠 《科教文汇》2010,(20):93-94
一个语文老师,如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把课教"活",那就是一位出色的教师。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艺术方法有:讲课要不拘一格,一切从实际出发;课堂艺术还反映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充沛的精神是提高课堂艺术的保证;教师讲课的语言艺术;教书的最佳途径启发式教学。  相似文献   

19.
"翻转课堂"是一种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颠覆,把它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理念的实施,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要抓住课前的学习、课堂的讨论交流以及课程结束的学习成果的点评和作业的点评三个环节,以学生的学习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曹幼林 《知识窗》2014,(10):50-5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堂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