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61):145-146
各个学科的建设中教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对外汉语教材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中处于重要地位,对外汉语教材的质量和适用性对汉语的"教"与"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比较教材的异同优劣、总结教材编写经验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以《汉语教程》第一册(上)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为对象,从体例、语音、课文、生词、语法和练习等方面进行对比,比较分析这两本教材在具体编写上的异同之处,并提出编写建议。  相似文献   

2.
美国堪萨斯中南部教育服务中心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组织等三方面构建了一种以中国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既尊重汉字的教学规律,又注重发掘汉字的文化底蕴;既重视人伦日用的反复练习,又强化传统经典的朗读背诵;既重视经典的学习,又重视经典的力行教育。这一汉语教学模式对促进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在加强学生的背诵,强化汉字教学,以及在教材编写中加大中国文化的融入力度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科学性是编写对外语汉语教材的首要原则。从留学生习得"值得"的偏误入手,分析了目前对外汉语教材在生词注音、词性标注、词语解释及练习设计等方面的不科学性,进而提出了科学编写对外汉语教材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4.
《中文天地》是美国Prentice Hall公司出版的供大学中文选修课使用的一部教材,可供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使用,一年级部分在2010年1月出版了第2版,新版教材很好地体现了美国的5C外语教学目标和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文章同时选取另一部国内编写的供美国大学使用的零起点汉语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对两部教材的大学一年级使用部分进行比较分析。内容包括:(1)配套资源;(2)课本的结构与编排,包括全书的编排体例及每一课的结构;(3)课文形式,包括课文出现形式和注释形式;(4)语法形式,包括语法点说明和例句出现形式;(5)生词,包括生词注释形式、生词数量等;(6)练习形式,对课本和练习册的练习类型及数量进行统计;(7)文化的呈现方式及与课文的关系;(8)版式和装帧设计;(9)汉字教学。这九项内容都具体体现出教材编写者的语言教学理念,反映出编写者的语言教学目标。从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以及这些观点在教材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代睿 《现代语文》2015,(2):95-97
通过对两本科技汉语教材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以及课文、生词、句式、练习、科技汉语知识等各要素的呈现方式的阐释和对比,分析了其各自代表的以学科或话题为纲的编写模式和以功能为纲的编写模式的特点和差异。揭示出确定科技汉语教材编写模式的首要因素是需求分析,并要注意适用的不同阶段,同时,提出了各要素的内容和编排及相互的配合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正>本套丛书包括《国际汉语语音与语音教学》《国际汉语教学设计》《国际汉语文化与文化教学》《国际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国际汉语汉字与汉字教学》《国际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国际汉语课堂管理》。主要面向国内外从事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师,也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有志于从事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学的其他人员,可作为专业课教材、教师培训、个人自学等。  相似文献   

7.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素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很丰富。但目前这些研究成果很少在汉语教学的教材中得以体现。事实上,在中级精读教材的编写实践中,语素教学完全可以通过生词表的制定、注释内容的选取和处理以及练习设计等方面全方位地体现出来,如在生词表中解释构词能力强的语素的意义,在"注释"部分增加语素教学的内容,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根据词语的构词方式归纳某课或某几课的生词等。  相似文献   

8.
凌璧君 《现代语文》2013,(1):25-27,161
汉字教学历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已经不再适应新的教学需求,为了进一步加快汉语国际推广的步伐,我们必须对汉字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编写新型的汉字教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外国针对非汉字汉文化圈的零起点学生进行汉字教学应采取“先语文分进,后语文合流”的教学模式,并进而提出教学中应注重“多认少写、部件教学、提供汉字的使用语境、汉字复现率”等四条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编写教材时在选字排序和练习编写方面应采取的若干策略,重点强调了教材编写中应给出汉字的使用语境以及在初级阶段将汉字教学和阅读能力相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取得的成功基于其学术底蕴。教材学术性的标准在于教材编写基于研究、教材体现理论自觉、教材对学术问题有所突破。本套教材以研究为基本编写方式,在伦理观、德育观、教材观和教学观上都有学术理论的指导。本套教材探明了儿童经验进教材的路径,厘清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关系,摸索出了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体现儿童立场的方法,突破了一些学术难题。“内容至上”的倾向,“应试”化的教学氛围以及对“副科”的轻视,是发扬本套教材学术成就的主要挑战。弘扬教材的学术性,将教材的学术成就转化为实践进步,需要各方面教育主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正统编版教材在编写上改变了以往较为单一的识字方式,在编排上注重渗透字理文化。统编版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强调,汉语拼音不是认识、学习汉字的唯一途径,还可以通过字形、结构、偏旁部首等去识字。袁晓园先生在《汉语具有简短明确的特点》一文中指出:"世界上唯有汉字有字理。"字理,也就是汉字的构字理据和组成规律。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字理识字,对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两套医学汉语教材中词汇的编写设计,通过比较和分析两套教材中的词汇量、词汇重现率、生词注释、医学专用词汇等方面内容,探索医学汉语教材中词汇编写方法和原则,为医学汉语教材编写提供相应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本套教材是为外国留学生和海外汉语学习者编写的初中级汉语阅读系列教材。全套教材共6册,1-3册完成汉语阅读入门阶段的学习;4-6册注重培养和提高中级汉语阅读技能。每册教材可供30个课时左右的课程使用。教材特色●以训练学生阅读中国报刊、浏览中文网页和查询各种中文生活资讯的能力为教学目标。●所选课文均按相应难度进行编写和改写,风格多样,覆盖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信息、话题和热点问题。●特别强调信息检索,每一课都有大量"信息查找"练习,注重培养快速阅读的技巧。  相似文献   

13.
高级汉语教材编写中的选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文对教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14套"高级汉语"教材的调查,讨论了在编写高级主干课教材时选文的几个问题。认为高级汉语教材的课文在选择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个人好恶的影响,必须以有利语言教学为衡量标准。在选文时,有必要适当对原文进行干预,对生词和课文的长度、文化点都要有所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两省一市高中数学教材"对于我国高中数学教育具有广泛影响.本文研究这套教科书编写的政治、教育和数学教育的时代背景,回顾了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制订和教科书编写的历程,总结了本套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初级汉语教学中存在一些影响汉字认读教学的因素。本文从生词教学和课文教学两个方面,探讨在不影响"听说"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加强汉字认读教学的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设计,其特点是:拼音汉字分离、多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吴树平主编的《说汉语》第三版(韩文注释本)上册进行了评价。首先是对教材的总体情况介绍,包括它的类型、总体编写体例,主要内容等;其次介绍了本教材课文、生词、注释和练习四个部分的编写体例;最后对其作出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海外华文教育的日益繁荣,华文教材的编写研究受到海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语法知识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材编写的成功与否。本文以《美洲华语》前五册为研究对象,对课本中"句子练习"部分的语法点的编排进行研究分析。教材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语法编写原则,采用了多样化的语法编写方式,注重语法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效结合。但是,教材在语法点的总结归纳方面,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8.
教材语法项目的编写是汉语二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四套初级汉语综合教材语法项目的分布、呈现方式、内容和练习,发现:近期出版的教材语法项目覆盖率最高,呈现方式融入了图表等多模态形式,内容更加细化、简单、易学,练习比重和交际性增加,旨在为教材语法项目编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语入门》是赵元任先生在1948年编写的初级汉语口语教材。此教材针对美国初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编写,深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直接法、听说法影响。《国语入门》的课文内容多元,体裁丰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知识;练习的内容、形式和数量相对合理,能够起到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的作用。《国语入门》的课文和练习安排对当代的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都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解慧颖 《文教资料》2021,(3):6-8,43
本文选取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编写的《中文》教材和北京华文学院编写的《汉语》教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汉字编写模式。《中文》教材的汉字编写模式为:先集中识字,再随文识字;识写分流(注重书写);《汉语》教材的汉字编写模式为:先识写分流(多认少写),再随文识字;以“笔画——部首——整字”为顺序编排汉字。对华文教材汉字编写有所启示:重视汉字教学,编写华文教材用字字表,重视汉字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