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事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而想象则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重新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一种思维形式.联想侧重的是人或事物间的联系,是由联系而引发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侧重的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联想的事物是现实中已经存在或已被感知的事物,想象的事物是现实中还不存在或还未被感知的事物,但两者都必须以现实生活为依托.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在描写瞿塘峡时,就自然想到了描写瞿塘峡的古诗、古歌谣;在描写神女峰时,就自然想到了关于神女峰的神奇而优美的传说.这些都是联想思维的结果.至于说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蒲松龄笔下的狐仙等,则是作者借助想象这种思维形式,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经过重新组合而创造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2.
一篇文章记叙的事物,有的是实实在在的,有的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写实在的事物加上联想,表达的意思往往会更深刻,更能感染人。所谓联想,一般地说有三种情况:一是类比联想。由于对某种事物的感知或追忆,引起了在性质上、形态上和气质上与它相似的事物的追忆,这种表现手法谓之类比联想。运用类比联想必须确切地抓住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使之产生真实可信之感。  相似文献   

3.
所谓“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它和“想象”极易混淆。“想象”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或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和想象在初中语文课文中的运用都很广泛...  相似文献   

4.
周.com语录:联想,是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也可指由于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对写作而言,丰富的联想是一个人知识储备的表现。当然,运用联想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要想得新鲜、独特。  相似文献   

5.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种事物的经验,又想起另一事物的经验这一心理过程。联想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它是发散思维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联想需要遵循接近律、类似律、对比律和因果律。所谓接近律,是指对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事物产生的联想。比如,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时,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怎样将圆柱转化成已经学过的  相似文献   

6.
求异思维是一种要求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它对创造性思维来说特别重要。联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的事物想起相关的事物的思维活动。联想虽然并不能直接产生有创新价值的新的形象,但它却为能够产生新形象的想象思维活动提供一定的基础。通过自由想象可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强制联想可找到实现预期目标的途径,从而开拓求异思维。联想的主要类型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  相似文献   

7.
小议联想     
联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功能.联想是指由于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某一事物,又想起其他事物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8.
<正>主题导读形象思维是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基础,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要求,是我们利用已有的表象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的思维。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以客观形象为思维对象、以感性形象为思维材料、以意象为主要思维工具、以指导创造物化形象的实践为主要目的的思维活动。首先,形象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客观形象,我们可以从自然景物和生活题材入手,借助熟悉的事物或现象展开类比联想、因果联想等,以获得形象化的感知。  相似文献   

9.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材料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人虽然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象的内容是来源于客观的现  相似文献   

10.
【能力定位】联想力 ,是指由某人、某事物或某事理联系推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维能力。联想 ,一般认为是抽象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见附图) ,但形象思维过程中往往也会有联想力的加盟。因此 ,联想力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写作等创造性活动中经常运用的重要思维能力。想像力 ,是指在已有表象材料(印象)的基础上 ,经过新的加工或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想像力属于形象思维能力中最常用的一种 ,是人们进行形象创造、艺术创造和文学创作等创造性活动时最重要的思维能力之一。联想和想像关系十分密切 ,…  相似文献   

11.
伍玉梅 《现代语文》2014,(8):140-141
从广泛的语文读物中得知,“形象感的语言”只不过是一种俗说。因为语言是由一系列文字或词组合而成,本身无形象可言。既然如此,怎么又产生了语言的形象感呢?这是因为语言本身虽然没有形象感,但却有描述形象、唤起人们形象感知的功能。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那么概念的存在也不是孤立的,它常伴随记忆中的想象中的事物形象而存在,而在人说话和听话的时候就出现了表象和引起了表象联想和想象,这就产生了形象感。  相似文献   

12.
想象画教学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经验水平、理解能力及认识规律等实际情况,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充实想象内容,提高想象能力,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去与现实生活中感知的事物发生联系,产生推理、联想或幻想虚构,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想象训练. 一、无命题想象画的教学 我们可以把联想当作想象的初级形态.以实物启发联想是要求学生观察具体实物,把产生的联想表现出来,它与记忆画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记忆画教学侧重于对具体形象、场景、情节的回忆,而表现联想的面要广阔得多.它可以是学生产生的接近联想,可以是相似联想,也可以是对比联想,还可以在观察实物启发学生联想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形象.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的学生及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分别采用实物启发学生联想,以模糊的形象引起对具体形象的想象,以文字或语言描述引起想象三种方式启发学生产生联想.  相似文献   

13.
陆梅 《考试周刊》2013,(97):173-174
<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人总是通过听觉器官接受音乐信号,联想生活中的相关的事物,引发情感共鸣,进而在脑海中回荡作品旋律、节奏等,并从中体验到作品蕴含的情感。但是,小学生感知音乐往往依赖于视觉器官。这是由儿童的思维特点与生活经验决定的,他们很难仅凭借听觉就顺利地建立音乐形象。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视觉媒体帮助小学生感知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14.
在阅读和写作中,学生极易对联想和想象产生混淆。下面结合实例对二者的内涵及区别阐述如下: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其它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往往是由当前的事物想到其它事物。其主要特点是,两个事物之间有着某种形似或神似的联系,使我们在头脑中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  相似文献   

15.
你想把作文写得形象生动吗?如果想,那么就不能漠视词语的色彩。词语有感情色彩,比如褒义词、贬义词,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但还有一类词语具有另一种色彩——形象色彩,这一点可能许多人都没留意。“词的形象色彩”是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如:同是描写黄颜色,“鹅黄”会使人联想到小鹅绒毛的颜色,“杏黄”会使人联想到杏的颜色,“橘黄”会使人联想到橘子皮的颜色,“金黄”则会使人联想到黄金的颜色。这里每个词都会使人联想到某一事物的具体形象,这种联想就是词的形象色彩。在语言中,用摹状、拟声方法构…  相似文献   

16.
乐燎原 《当代学生》2011,(18):36-37
诗法指津比喻,又称譬喻,它不仅是增强古典诗词作品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也是描绘人、事、景、物的一种艺术手法。简单地说,比喻就是用某些有相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描摹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易于理解。古典诗词中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人物或事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联想,就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它相关的人或事物。我们可以在阅读文章中产生某种体悟,得到某种印证,这就是联想。在阅读中进行联想的主要方法有:相似联想。《天上的街市》第一节,诗人由“远远的街灯”的星星点  相似文献   

18.
事物和环境     
事物,是指文章中所涉及的一切物体和现象.它可以成为文章所叙写的主要内容或对象,也可以构成某一事物活动的环境。环境,是指文章中各种事物的构成情况,是人物活动或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具体场所。任何文章都要涉及一定的事物和环境。文章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或事物)活动的社会背景——社会形势、特点和时代风貌等。自然环境,是指人  相似文献   

19.
联想是一种既有目的又有方向的想象 ,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问题想起其它事物的心理活动 .亚里斯多德说 :“我们的思维是从与正在寻求的事物相类似的事物、相反的事物、或者与它相接近的事物开始进行的 ,以后 ,便追寻与它相关联的事物 ,由此而产生联想 .”在数学解题中有类比联想、可逆联想、对比联想、化归联想、数形联想、因果联想、接近联想、特殊化与普遍化联想等 ,解数学题就是不断联想的过程 .广泛联想 ,可以使我们的智慧插上矫健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联想可以发现、猜测数学规律 ,也可以用来寻求解 (证 )数学题的思维路线 .…  相似文献   

20.
一、示范法示范就是精选一些典型例题,通过剖析,为学生建立一个可以仿效的样板。二、联想法联想指由某现象某概念而想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能引发联想的现象或事物,往往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即在大脑留下深刻痕迹的现象或事物。三、类比法比较是学习初中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只有比较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及特点,才能获得准确、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类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从相似的事物中寻找差异;一是从有差异的事物中寻找共性,其目的是维护概念的真理性,防止概念的混淆。四、结网法以某物质、某产品、某概念为中心,建立有关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