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发行工作延安的发行工作与出版工作同时开展。1937年4月《解放》杂志创刊时,党报委员会的出版发行科,就以新华书局的名义进行工作。冠以“新华”的名义不是偶然的,它与《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红中社改名为新华社同时而来。《解放》杂志通过党的影响和发行工作者的努力,份数很快突破一万,发行到上海、南京、武汉、重庆、西安等大城市及西北、华北和南方各省。国民党反动派嫉恨它,千方百计阻挠,于是在九十月间发生了封闭西安《解放》分销处的事件。国民党的教育厅长还气势汹汹地叫嚣要“封闭”延安的《解放》周刊和新华书店。从此时起,1937年10月,新华书局就正式改用新华书店的名义。这表示了书店是在斗争中创建的。从1937年4月,到1939年8月,延安新华书店就发行了80多期《解放》周刊以及《新中华报》、《前线画报》、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关心革命印刷事业曹予庭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和关心印刷出版事业。1937年4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创立了解放社,出版《解放》周刊和马列书籍以及中央领导同志的著作。1973年7月,中央又建立了中央印刷厂,专门印刷马列书籍等革命印刷品。解放社的书刊在当时受...  相似文献   

3.
唐帆 《青年记者》2020,(5):107-108
政党刊物是党派之间为了满足各党的宣传要求和争夺话语权的舆论工具①。1937年4月24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发行不定期出版的理论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该刊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推动抗战顺利进行②。同时段,国民党也由华北评论社发行了一份政党半月刊物《华北评论》。同属政党刊物,但两刊在内容上有较大差异,办刊特点也有异同。  相似文献   

4.
一本纪念已故老广播工作者、原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的创建人之一——左荧同志的文集《风范长存》,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左荧,1937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40年起,在延安从事党的文艺教育、新闻广播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在原中央广播事业局  相似文献   

5.
重庆《新民报》,是南京《新民报》“报系”之一。1937年11月下旬南京即将失陷时迁至重庆,1938年1月15日在重庆复刊。l941年11月增出晚报。1943年6月,《新民报》总管理处决定在成都创建一社,先后出版晚报和日报。1949年4月、5月,南京、上海相继解放,两地  相似文献   

6.
一阳 《军事记者》2011,(12):40-40
《新中华报》是中国共产党1937年1月29日在延安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 《新中华报》的前身是1931年12月1日在江西瑞金出版的《红色中华》,于1937年1月29日改为本名.一直是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编辑部是在长征中随党中央迁至延安的。  相似文献   

7.
1月1日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这本书香港三联书店以繁体字出版,15日在香港各大书店发行。※文化部发出《关于在协作出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的通知》。 1月3日文化部、教育部联合转发《关于对高等学校申请建立出版社审批情况和意见的报告》。※文化部复文河南省文化厅,同意成立中原农民出版社,社号394。 1月5日文化部出版局发出《关于实行<美术出版物稿酬试行办法>的通知》。  相似文献   

8.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理事、《读书》杂志副主编史枚同志,因患脑溢血救治无效,于1981年4月11日晚11时55分逝世,终年66岁。史枚同志于1914年lO月19日生于江苏苏州。1931年在苏州中学读书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在上海先后任共青团沪西区委宣传部长和沪东区委书记。1936年1月被国民党逮捕,同年11月出狱。1937年起开始从事党所领导的进步文化活动,先后编辑进步杂志《新学识》和《救中国》。1939年1月在重庆担任生活书店编辑,任《读书月报》主编。1939年6月去新疆任文化协会编审副主任兼新疆学院讲师,不久即遭反动军阀盛世才逮捕,又坐了四年半监狱。1945年9月回重庆重新参加生活书店工作,并于1946年起先后  相似文献   

9.
知识与趣味     
第一本介绍延安的书在一般读者的印象中,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下的中国》)是抗日战争期间第一本向“国统区”介绍革命圣地延安的书,其实不然。据目前已发现的资料所知,第一本介绍延安的书是《活跃的肤施》(延安又名肤施),作者是赵荣声,署名为“任天马”,1937年12月出版于武汉,比《西行漫记》要早一个月发行。赵荣声于1937年春参加了北平燕京大学十几名进步同学组成的远征队。他们突破重重险阻千里迢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新疆地方当局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迪化乌鲁木齐建立了八路军办事处,陈云、滕代远、邓发、陈潭秋和毛泽民等同志先后来新疆工作,在新疆省各级政府机关、军队、新闻出版、文化教育、财政金融等部门和群众团体工作。其中,新闻宣传和书刊出版方面的业绩最为显著。当时,凡是在延安发表或出版发行的中共中央政策文件,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的讲话、著作和照片;其他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革命理论著作;苏联出版的马恩列斯经典著作和介绍十月革命及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消息,都可以在新疆公开发表或出版发行。一、新闻宣传1935年,共产党人王宝乾(赵实)、满素尔(维吾尔族)、万献廷(张逸凡)被派到《新疆日报》社担任正副社长和编辑长。1937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87年第11期载文介绍,毛泽东1937年1月30日写的《为徐特立60岁生日写的贺信》,最先发表在《全民周刊》1卷13号上。原来,1937年徐老奉中共中央指示,于11月26日由延安回湖南任驻湘  相似文献   

12.
吴妍妍 《出版科学》2016,24(2):123-127
中国共产党自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十年间,在延安先后创办了许多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文艺图书。延安文艺图书的大量出版得益于延安的出版体制,同时,延安出版体制也影响了延安文艺图书出版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9月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出版65周年(1923) 《实际应用新闻学》又名《新闻采访法》,邵飘萍著,《京报》馆出版。 9月1日《党报工作方针》发表40周年(1948) 9月1日《体育报》(现改名为《中国体育报》)创刊30周年(1958) 9月2日中央电视台正式播音30周年(1958) 9月25日廖承志同志诞生80周年(1908) 廖承志同志参加长征到达延安后,任党报委员会秘书,为党报、党刊和通讯社做了大量的工作。1936年12月到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社前身)负责外电翻译工作。后任《解放》周刊秘书并负责编辑《斗争》杂志。1941年在香港出版的《华商报》,也由他直接领导。1946年7月任新华通讯社社长,主持该社工作到1949年3月。在此期间还担任过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这一优良传统,体现于我们党在延安时期的全部活动,同样也包括党的新闻工作在内。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次年1月,《红色中华》即在陕北瓦窑堡复刊。1937年1月,《红色中华》改为《新中华报》,同时创办新华通讯社。当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理论刊物《解放》周刊在延安创办。其后,党中央又在延安创办以党建工作为中心的《共  相似文献   

15.
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英国记者贝特兰(James Bertram)谈话(后来题名《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发表于延安《解放》第1卷23期),贝特兰所记的谈话摘  相似文献   

16.
《叶剑英选集》出版发行 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叶剑英选集》,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5月13日起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陆续发行。《选集》收入了叶剑英同志从1937年至1983年间的重要文章、报告、讲话、谈话和书信等共85篇,43万余字,其中大部分文稿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于5月6日至10日在江西南昌、井冈  相似文献   

17.
1月1日《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一书,已由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公开发行。 1月3日文化部出版局发出《关于改进和加强职工中初等教材出版发行工作的通知》。 1月4日中共河北省委第一书记高扬就图书发行问题写信给省文化厅厅长,提出为适应城乡广大青年急于求知的新要求和干部学习的需要,要迅速改进图书发行工  相似文献   

18.
四.期刊出版从1937年到1940年,延安创办了许多刊物,繁荣了出版事业,使延安发展成抗战宣传中心,领导着各抗日根据地的宣传出版工作。《解放》周刊(后改为半月刊)是中共中央的政治理论机关刊物,创办于1937年4月24日,终刊于1941年8月31日,共出版134期。它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站在民族解放斗争的前列。1939年5月1日在该刊创刊二周年的编者文章中称:“中共中  相似文献   

19.
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四川省新华书店发行的《敬爱的小平同志》年画组画,在首届四川书市推出后,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四川省各级党政部门高度重视这组年画的宣传发行工作,先后在小平同志的家乡广安地区及泸州、丹稜等地举行了首发式。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的订单  相似文献   

20.
出版消息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辑、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闻年鉴》1984年版已于年前开始发行。该书在编辑方面有三个特点:一、经中央领导同志审批,首次公开发表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胡耀邦、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新闻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