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1 毫秒
1.
《西斯廷圣母》作于1512~1513年,是拉斐尔受教皇尤利乌斯二世之托为西斯廷教堂所作的圣坛画。画的左侧站着三世纪时的教皇西克斯图斯,与他相对的是年轻的圣女巴巴拉,她也是早期基督教的圣徒。拉开的墨绿色的帷幔展现了这神圣的一幕:教皇西克斯图斯身披金黄色绣衣,显示出德高望重的样子,他仰视着圣母,伸出右手,似乎在给圣母引路,并且告诉她:信徒们正在等待她的降临。跪在圣母脚旁的圣女巴巴拉双眼低垂,左手执着肩头披风的一角,虔敬中略带羞涩,更增添了她娴淑的风姿。画面的最下方,两个长着翅膀的小天使以惊  相似文献   

2.
圣母是基督教中耶苏基督的母亲,描绘圣母和幼小的基督在一起,是自基督教产生以来画家们描绘最多的题材。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几乎都画过圣母,但圣母画得最多画得最好的却是拉斐尔,直到现在,西方国家要称赞一个女人的美丽就说她像拉斐尔画的圣母一样。  相似文献   

3.
“卡拉汉和史密斯揭示了图案的颜色在不同角度观看时有轻微的变化,这种叫彩虹效应的现象,是一种不能被人手复制的技术。”这位科学家在1979年开始他的研究。他把圣母的眼睛放大2500倍,通过数学和光学手段,辨认出印在圣母眼睛里所有的人。这双眼睛反映了万达路普奇迹的见证经过,就是当万迭戈在主教面前打开他的剃麻布的景象,唐斯曼说。换句话说,圣母眼睛里的反影,就是任何人在她的位置上,眼睛里反射的景象。唐斯曼认为,在圣母的眼睛里,可以看出一个坐着的印第安人,在对着天空看着;而那个秃头,有白胡子的老人,很象米古卡布列拉画的万德祖马拉…  相似文献   

4.
油画名作《西斯廷圣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拉斐尔的代表作之一。拉斐尔(1483年—1520年)出生在意大利中部的乌尔宾诺,父亲是一位画家和诗人,他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哺育下,形成了他的艺术。拉斐尔只活了37岁便离开了人世,在他短暂的艺术生涯中画了近300幅作品,其中许多成为美术史上的名作。他卓越的绘画才能和在艺术上的光辉成就,使他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列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相似文献   

5.
圣母一直是西方艺术史中所有画家描绘的主题,每个圣母都被画家赋予这样那样的感情色彩.可为什么拉斐尔的圣母会被誉为历史中的典范,他的圣母为什么会让人如此痴速,本文通过与中世纪圣像画的对比,分析归纳拉斐尔圣母的基本特征,从而更深刻理解拉斐尔的绘画作品,达到观者和艺术创作者的心底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宗教性。其代表作《红字》中的海丝特·白兰隐含着《圣经》中的圣母玛利亚的原型形象。因此,本文结合原型批评理论,通过文本分析,论述《红字》中海丝特所体现出的圣母形象,从而进一步挖掘小说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7.
“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以一百余幅圣母像闻名于世,他笔下的圣母一反以往宗教画呆板神秘的面孔,形成了人性化、完美化、偶像化、民间化四大特征。  相似文献   

8.
《萨托里斯》(Sartoris)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第一部分充分反映密西西比北部环境与人物的小说”,在福克纳的“创作生涯中占有关键的地位”,它标志着作家开始转向他所熟悉的“密西西比州的那块小小的土地”,转向乡土和家族传统的题材,从而使自己的才华得到十分自然的发挥。《萨托里斯》为福克纳  相似文献   

9.
红影 《新读写》2008,(1):49-49
拉斐尔生于意大利的乌比诺。他8岁丧母,11岁丧父,之后跟随养父学画,17岁时就是家乡的“小大师”了。21岁,拉斐尔完成了成名作《圣母的婚礼》,养父对他说:“这个小地方已经容不下你了,去大师云集的佛罗伦萨吧。”  相似文献   

10.
西灵圣母是云南省楚雄族自治州首府鹿城西山的一位女神,传说她诞生于南诏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流传至今,绵绵千余年倍受楚雄各民族人们的膜拜。此女神由“倮黑妇”到西山圣母,到西灵圣母,至今成为一位民间草药医生的形象,反映了楚雄地区各民族文化交融,以及楚雄接受内地文化这样一种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1.
“圣母“在西方绘画中是女性温柔、美丽、纯洁、慈爱的最高象征。有趣的是,因为谁也没有真正见过圣母,所以在画家笔下就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圣母像。除了圣母上述的共同特点之外,每一位画家都  相似文献   

12.
梁进 《上海教育》2014,(12):70-71
文艺复兴艺术男一杰是米凯朗基罗。米凯朗基罗·迪·洛多维科·博那罗蒂·西蒙尼(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Simoni.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他举世闻名的传世之作有雕刻作品《圣母恸子》《大卫》《垂死的奴隶》,天顶画《创世纪》和壁画《最后的审判》等,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他的艺术风格影响了几个世纪,并必定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拉斐尔以塑造众多栩栩如生、美丽纯洁的圣母形像而久负盛名,他的圣母像一改往日威严、圣神的母性形象,取而代之的是温柔、端庄、美丽的世间平民女性形象。拉斐尔从这些美丽的平民女性身上看到了一种永恒的美,并把这些女性看做是爱与美的化身和载体,在她们身上寄予了画家拉斐尔心中最美的思想,同时也表现了拉斐尔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毛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是著名的荷兰版画艺术家。他的作品闪耀着一种精神上的光芒。《上升与下降》是他1960年创作的石版画。在这幅画中,我们遇到了一座楼梯,可以说是向上的,也可以说是向下的,其实高度并没有变化。如果我们亦步亦趋地  相似文献   

15.
圣母崇拜是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基督文化区域中的圣母礼敬相比,俄罗斯对圣母的感情更具深沉、热烈和人性特征,圣母的地位大大高出其他派别。这种独特性源自于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传统;也体现了俄罗斯人面对着与其他民族相比更多的更激烈的矛盾冲突,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激烈,集权主义色彩浓厚,人们生活具有悲剧色彩,以及抗争和屈服并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帕米加尼诺     
《中学生百科》2011,(8):F0002-F0002
巴米加尼诺是意大利画家,画风最纤细、优美,他的风格主要是受到柯列乔的影响,后来又受到拉斐尔的影响。他描绘的人物有修长的颈项和手,这种趋向具有反宗教改革的意味,《长颈圣母》即为一例。他的肖像画往往能深刻地表现出描绘对象的内在精神。尤其是他在维也纳时所创作的早期作品《凸镜中的自画像》,画中,他在一面凸面镜中凝视变形的自己。  相似文献   

17.
<正>花之圣母大教堂又名圣母百花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教堂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城区,教堂建筑群由大教堂、钟塔与洗礼堂构成,1982年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但丁·加布利尔·罗赛蒂是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的主要成员。在他从事绘画创作初期,曾创作过以宗教故事为题材的绘画,为数虽少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油画《圣母玛利亚的少女时代》,进一步认识拉斐尔前派和罗赛蒂的创作原则和风格。  相似文献   

19.
《圣母玛利亚的孩子》是格林童话故事中的一则。笔者以普罗普叙事理论为指导,分析《圣母玛利亚的孩子》这则童话的构成单位及其相互关系,按照故事情节发展顺序分析童话中功能项,得出这则童话故事的功能图示,并通过分析童话象征性语言,揭示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从无意识视角解读主人公心理,探讨童话对于培育儿童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拉斐尔·桑德罗(1483~1520),意大利画家。其绘画成就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齐名,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是西方美术史上最擅长塑造圣母形象的大师。他那一系列圣母像,把感性美与精神美和谐无间地统一起来,从而传达出人类的美好愿望和永恒感情。其代表作主要有《订婚》《坐着的圣母》《雅典学院》《圣礼辩论》《圣塞西利亚》和《西斯廷圣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