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琉球(今日本冲绳县),明清时期为中国的藩属国,清光绪五年(1879)被日本强行吞并。中国与琉球,一衣带水,两国关系源远流长,特别是明清时期,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十分频繁。在这友好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官方文书档案,这些文书档案既是中琉友好往来的真实记录,也是研究中琉关系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中国方面保存的中琉关系档案主要分藏在三个地方:一是北京。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为国家级档案馆,专门保管明清档案。一史馆所保存的1000余万件清代档案,其中中琉关系档案大约在3000件左右;二是台北。台湾地…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琉球国为中国的藩属国.在与中国长达500年的交往的过程中,琉球国王呈递给中国大量的表奏文书,这些表奏文书不仅采用汉字书写,而且使用中国纪年和公文格式.这些特点,一方面反映中国与琉球国的君臣关系,同时也反映出中国汉文化对琉球的影响,是中琉两国友好交往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3.
清时,中俄两国交往频繁。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官方文书,这些文书既是中俄交往的真实记录,也是研究中俄关系不可或缺的宝贵史料。康熙朝,清政府曾两次退回俄国文书,本文通过研究退回文书的起因、经过及结果等方面内容,探寻清代外交文书制度以及这些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先生曾经说过:“古来新学问,大多由于新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徽学勃然兴起.其兴起原因显然是和大量新资料的发现有直接关系.而这些新资料就是有关历史上徽州地区的多达30万件的原始契约文书.由于这些契约文书绝大多数形成和被发现于历史上的徽州,所以被称为徽州文书档案.徽州文书档案中留存大批徽商原始资料.使得众多学者掀起了徽商文化研究的热潮.……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先生曾经说过:"古来新学问,大多由于新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徽学勃然兴起.其兴起原因显然是和大量新资料的发现有直接关系.而这些新资料就是有关历史上徽州地区的多达30万件的原始契约文书.由于这些契约文书绝大多数形成和被发现于历史上的徽州,所以被称为徽州文书档案.徽州文书档案中留存大批徽商原始资料.使得众多学者掀起了徽商文化研究的热潮.……  相似文献   

6.
吴元丰 《历史档案》2004,(2):131-132
自明洪武年间开始,中琉两国正式建立了以“封贡”为核心的交往关系。从此,在500余年间,以册封、进贡、贸易、海难救护和琉球官生入监学习为主要内容,中琉两国间开展友好交往活动,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从未中断。在这些交往活动中,琉球向中国派遣了大量  相似文献   

7.
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按照2003年12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日本国冲绳县教育委员会关于进行中琉历史关系学术交流的意向书的约定,今天,我们在北京举办第八届中琉历史关系研讨会.中日两国学者本着相互学习、增进友谊的宗旨,相聚北京,共同推进中琉关系史的研究.首先,我代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全体同仁,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远道而来的日本冲绳县教育委员会教育长仲宗根用英先生,以及所有与会的中日学者、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第八届中琉历史关系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8.
“第五届中琉历史关系学术研讨会”经福建省社科院、福建师大、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和华侨大学的积极筹备,于1994年11月24日至26日在福州市隆重开幕。来自日本冲绳和本土、我国台湾省及大陆的学者共计80多位到会;我馆徐艺圃馆长、秦国经副馆长应邀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宗旨是通过对中琉历史关系的研讨,取得共识,进一步推动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着重围绕中琉封贡制度、中琉文化交流、中琉关系文献档案资料三个问题,对中琉关系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多侧面的研讨;同时,通过本次会议,中外学者取得更大范围的共识,必将有效地推动中琉关系的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达到温故知新,促进中日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琉球国的历史关系,源远流长。据史籍记载,始于中国隋朝大业元年(605)隋炀帝派朱宽等出使琉球。此后数百年间,双方续有来往,因史籍记述无多,详情不得而知。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使入贡,从此,约500多年的明清两代,中琉之间的友好交往日益密切。随着中琉友好关系的发展,中琉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有关中琉关系的档案及资料,对清代中国和琉球之间的贸易往来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清代中琉关系档案选编》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两朝,中国与琉球国(今日本冲绳县)之间以“册封”和“朝贡”为轴心的友好往来持续了500余年的时间.频繁的交往在两国政府之间、中国的官府衙门之间,形成了大量的往来公文书和记录等历史档案资料,随着中琉关系史和冲绳文化研究的拓展与深入,中日双方就这一课题学术交流的扩大,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的《清代中琉关系档案选编》(以下简称《选编》)一书,也于1993年4月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了.  相似文献   

11.
清时,中俄两国交往频繁。为了便于交往,两国国君互递国书,这些文书既是中俄交往的真实记录,也是研究中俄关系不可或缺的宝贵史料。本文拟从清代两国国书的书写材料进行比较研究,了解两国外交文书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金悦  赵彦昌 《档案学研究》2022,36(6):136-143
照会是近代对外交往中最常用的文书形式。美国国家档案馆藏近代美国驻奉天领事馆领事报告档案中含有大量美国领事与中国东北当局的往来照会,这些照会内容丰富,中英文兼备且保存完整,其以外交文书的形式承载了丰富多元的历史内涵,因此具有极高的档案价值。本文通过细致爬梳领事照会档案,从发文方向、语言、事由、涉事方等角度对其进行细致分类,进而从文书体式及历史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该研究将有助于档案学、历史学更好地体认近代照会文书的程式与内容的演变以及其蕴含的深层历史脉络。中美往来照会逐渐由传统的繁复的程式向高效练达的风格演变,也成为中美外交文书和外交观念相互交融与影响的例证。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先生说过“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家帝王将相之家谱而已。”这些正史,描述的是帝王将相改朝换代的历史,鲜有社会大众的记录。若要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细致掌握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复原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民间社会生活,势必要掌握和利用百姓日常活动所产生的买卖契约、账本、家谱、书信、收据、分家文书等等各种民间历史文书。这些民间文书是普通民众在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与交往过程中为各自切身利益形成的原始凭证、字据、记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民众生产、劳动、社会交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状况的最真实、具体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徽州文书是历史上的徽州人在其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与交往过程中为各自切身利益形成的原始凭据、字据、记录,曾被誉为是20世纪继甲骨文、汉晋简帛、敦煌文书、明清档案发现之后中国历史文化上的第五大发现。徽州文书遗存至今的数量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徽州文书的数量当至少不下于35万份;还散落在民间、可资研究利用的徽州文书又该有10万~15万份,两者相加就是45万~50万份。这也许不是徽州文书在今天遗存的全部,但如此多的徽州文书的发现,为徽学研究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如果能够及时地整理、出版,供更多的学者研究、使…  相似文献   

15.
铁券文书是表明明代贵族爵位的凭证性文书,是明代封赠文书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认识明代贵族政治的一个重要角度。本文根据史料记载,结合现存的铁券文书原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铁券文书在明代不同历史时期的颁发及与当时政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铁券文书的形成、处理与管理,以期从政治和文书管理两个方面认识明代铁券文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琉球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之一,中国与琉球国的友好关系,可以上溯到公元七世纪的隋朝。隋朝末年,隋炀帝曾派遣朱宽一到琉球国访问,开创了中琉交往的先河,这是见诸史料最早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琉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不断发展,明清之际达到有史以来的最密切时期。清沿明制,对明朝政府与琉球王国建立的藩属关系,清政府加以继承、巩田和发展。本文仅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已查找到的清代中琉关系档案,对琉球国王所遣贡使、官生在中国病故及茔葬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7.
“满铁”档案资料的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满铁"是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建立的一个庞大的殖民和侵略机构.在其运营的近40年历史中形成了大量的调查报告、文书、图纸等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的形成,以及它们的内容构成都是比较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徽州文书的遗存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伯山 《历史档案》2004,1(1):122-126,136
徽州文书是历史上的徽州人在其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发展与交往过程中为各自切身利益形成的原始凭据和记录,它是徽州历史、文化、社会发展最真实、具体的反映。其大规模的发现并获得确认最初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事,当时就发现有近10万余件,其数量之多,研究价值之大,  相似文献   

19.
文书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表、声像及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记录材料.公务文书形成的档案,是档案的主体,档案大部分是由公务文书组成的,文书是档案的基础,大部分档案来源于文书.所以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在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等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与国家的安定团结、和谐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出土简牍中涌现出大量的秦汉至三国时期的律令条款及司法文书,其内容包括律、令、科、品、约,以及有关律令的问答解释文书、供办案人员参考的“式”等.这些法律条款涉及古代的刑法、诉讼法、民事关系、行政关系以及物权关系等,通过对这些律令条款及司法文书的研究,不仅能开阔学者的研究视角,而且也可以对传世文献的记载进行反省,尤其对法学史研究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